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誅紅與八十紅論> 八十紅論:探春(二)

八十紅論:探春(二)

  八十紅論:探春(二)

  在脂硯齋的批語裡面多處有對曹雪芹寫書手法的描述,例如第二十七回回末有「《石頭記》用截法、岔法、突然法、伏線法、由近漸遠法、將繁改簡法、重作輕抹法、虛敲實應法種種諸法,總在人意料之外,且不曾見一絲牽強,所謂『信手拈來無不是』是也」。曹雪芹精善書畫,脂硯齋就告訴大家曹雪芹以書作畫的寫書筆法,這確實是一種讀書趣味。常見的就是隱現真假了。


  在書中關於賈府改革應該有隱現兩次。隱沒的是鳳姐在第五十三回除夕宴左右的籌劃,顯現的是第五十六回「敏探春興利除宿弊」。不論是世家還是商業機構在經濟上隱現危機時的應對措施往往都是開源節流。探春的方法同樣如此,而鳳姐的想法可能就廣泛一些涉及賈府整體變動,因為利益牽扯交流之下被賈母否決了。家族性經濟危機是牽連物性的,這裡面可以對比一下。第三十九回劉姥姥說:「這樣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錢,五五二兩五,三五一十五,再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兩銀子。阿彌陀佛!這一頓的錢夠我們莊家人過一年了。」這是飲食上的對比。第七十八回晴雯逝后「剩的衣履簪環,約有三四百金之數,他兄嫂自收了為後日之計」,第七十二回鳳姐拿出去兩個「與宮中之物不離上下」金項圈暫時押了四百兩銀子。這是用物對比。「物」從社會事物上看有人覺得稀罕稀少稀缺,有人則不以為是。第五十七回邢岫煙訂與薛蝌,探春仗義送了碧玉珮作賀,這種百金計的物事對於寶釵就是「這些沒有用的東西,只怕還有一箱子」,寶釵自己有、邢岫煙將來也會有。所以,第二十八回寶玉為黛玉求王夫人配藥或許是難事,對於薛蟠就沒有什麼了。而王夫人、鳳姐謀求「金玉良緣」是有原因的,作為對等則是以薛蟠謀求黛玉。但古代有一個名篇是《觸龍說趙太后》,在《紅樓夢》第三十三回是因為寶玉挨打情節反轉賈母反叱沒有口舌的賈政,若是真正將黛玉許配反差巨大的薛蟠,以薛蟠的文識又還沒有顯示出第六十六回「冷二郎一冷入空門」后的「真性情」,恐怕賈母真會如趙太后所說「老婦必唾其面」。書中確實提供著這種可能性,如同第二十八回「薛寶釵羞籠紅麝串」寶玉見「寶釵生的肌膚豐澤……雪白一段酥臂,不覺動了羨慕之心」,第二十五回「魘魔法姊弟逢五鬼」薛蟠「忽一眼瞥見了林黛玉風流婉轉,已酥倒在那裡」,脂硯齋批語是「此似唐突顰兒,卻是寫情字萬不能禁止者,又可知顰兒之丰神若仙子也」,這是伏線筆法。第五十七回「慈姨媽愛語慰痴顰」寶釵明確提出「真箇的,媽明兒和老太太求了他作媳婦,豈不比外頭尋的好?」,這顯示王夫人、鳳姐和薛家一直希望通過利益交換的方式完成舊有的四大家族內部利益良性運轉使得權與利有機的進行結合,賈府暫時也許就不會存在危機了,薛家也能夠獲得進一步的官場支持。然而情之為物使得愛你的人、你愛的人、真正一起生活的人構成複雜的情字陷阱,這些在賈母和寶玉、黛玉面前顯得沒有意義,其中的疑問和遺憾以及後來的悲劇成為書里書外人們徘徊的心結思緒。在書中黛玉與紫鵑都沒有考慮到這個層次,薛蟠或許不會賈府內含賈寶玉那樣捧起黛玉,但是薛姨媽與寶釵在此作保,對於黛玉質弱不足病體薛家是可以擔起來的,可惜結果只是薛姨媽對黛玉以女兒相待,抄檢大觀園后這層保證都沒有了。這就是曹雪芹現實主義筆法的一種自然延展。


  依本文主旨管理來說,賈府管理層有開明自然、理所當然、雷厲風行、中規中矩、運籌帷幄等等類型:賈母管理時期正值賈府盛世當是開明管理內部自然優化;王夫人管理時期正值賈府中期沒有衰落處理事務理所當然的「蕭規曹隨」沿用賈母舊例就可以;寶釵管理的薛家處理事務同樣的屬於權力使用理所當然類型,因為薛家作為皇商世家已經做到相當大的規模,獲利應該是不困難的;鳳姐處理賈府事務已經不得不雷厲風行因為第十六回說的明白「咱們家所有的這些管家奶奶們,那一位是好纏的?錯一點兒他們就笑話打趣,偏一點兒他們就指桑罵槐的報怨。『坐山觀虎鬥』、『借劍殺人』、『引風吹火』、『站乾岸兒』、『推倒油瓶兒不扶』,都是全掛子的武藝」,看看都是江湖話般的能為,鳳姐不耗心思是不可能的;李紈管理賈家希望通過中規中矩的方式達到無為而治的目的,但效果不理想,她在大觀園面對的是金陵十二釵這樣高度文明的知識分子,賈府下層僕役若依此辦理有些異想天開,所以第六十五回興兒說「我們家這位寡婦奶奶,他的渾名叫作『大菩薩』,第一個善德人。我們家的規矩又大,寡婦奶奶們不管事,只宜清凈守節」;探春管理賈家不得不運籌帷幄,從駁回趙姨娘到革減兄弟寶玉和賈環的費用再到府內責任承包使得賈府內部有所改革,雖然不能扭轉賈府下滑總體趨勢但確實取得了一定成效。


  探春從書中軌跡看確實是朝氣蓬勃不斷進取的正面女性形象,自始至終堅持使賈府向上的發展方向,可惜生不逢時。書中有三句與探春相關的未來警示詩分別是元春判詞「三春爭及初春景」、秦可卿警語「三春去后諸芳盡」、惜春判詞「堪破三春景不長」,可見探春的發展高度也是賈府榮衰的一個關鍵節點。


  2016.9.11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