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回 黃雀在後
鄭伯梁的說法印證了當日赤霄觀傅三思的推斷,楊湛於是問鄭伯梁是否知道趙思燕這個人,鄭伯梁的回答卻令楊湛大為意外。
「雁門關守將趙善循曾多番向我推薦過此人,而我也見過他一次,雖然年紀輕輕就文武雙全,但我總覺得他太有城府,不似青年人有之,所以就沒有重點採用。」鄭伯梁答道。
「那此人後來如何?」楊湛追問道。
「我沒有啟用他,自然不會關注與他,你為何對這人如此在意?」鄭伯梁好奇問道。
「此人就是收買江湖刺客血洗侍郎府的主謀。」楊湛激動的說道。
「難怪朝中那些議和派能如此輕易調動江湖人士,原來是由趙思燕在後面操作。而他能參與的這麼深,想必也是得到那些人的充分信任。」鄭伯梁恍然道。
但忽然的,鄭伯梁卻警覺道:「侍郎案本屬黨派爭鬥,涉及之人自是朝堂官員,唯獨這個趙思燕沒有位列其中,難道他能調動的了金使?這也是金使前來侍郎府唯一能夠說通的解釋。」
如此一說,鄭伯梁便忽的萬分警覺起來。楊湛也覺得驚愕不已,這個趙思燕難道還有比當朝皇帝還要大的面子,能對金使呼之即來?
「如果趙思燕能夠調動金使,至少說明他與金主關係非同尋常,這樣一個人竟然還與當朝大員、邊關守將有諸多往來,細細想來實在恐怖。」鄭伯梁臉色發白的說道。
楊湛原本只一心關注為外祖全家報仇雪恨,但現在聽到鄭伯梁這般話語,卻也隱隱覺得膽寒,畢竟這樣一個人物如果真潛伏在朝堂,那麼趙宋離亡國也不遠了。楊湛見鄭伯梁面露不安之色,便說道:「我曾多番打聽過此人,據說當年結案后與其他一同參與血洗侍郎府的江湖人士離奇失蹤,只怕也是被那些朝中大員暗地裡做掉了。」
「趙思燕召喚金使去侍郎府,實在大大超出議和派計劃,朝廷自然也不會放過這樣一個心思險毒之人,若要殺他也是理所當然之事。但如果趙思燕能夠調動金使,其能量自然大的出奇,只怕朝廷也未必奈何得了他。」鄭伯梁說道。
「你說趙思燕沒有死?」楊湛震驚道。
「我只是更相信他還活著。」鄭伯梁說道。
「為什麼?」楊湛嚴肅的問道。
「他敢貿然改變議和派計劃致使局面失控,便說明此人極富野心;他與諸多將領親近,又能調動金使,便說明此人宋金兩國都吃得開,這樣一個人豈會就此輕易死去?」鄭伯梁說道。
楊湛卻也希望這個歹毒之人還活著,如此便能一報外祖全家被害之仇。但鄭伯梁卻沉思一番后說道:「當年金使悉數被殺后,金國竟然沒有發兵南下,看得他們也是在刻意掩蓋此事。」
楊湛聽不大懂鄭伯梁的話,便追問道:「你這話是何意?」
「金國未因此南侵,必定受人阻攔,但金主覬覦南疆久矣,卻是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條件能夠令其放棄發兵呢?」鄭伯梁困惑的說道。
楊湛猛然警醒過來,當年侍郎府舊案絕非單純的黨派紛爭,其中還是裹挾著一個不可告人的秘密。楊湛於是盡量剋制住自己的心情,然後將這些線索慢慢回湊,才發現外祖一家被害,也不過是被這個野心之人順道利用罷了。
「既然推定趙思燕有野心,而金國也坐實了發兵理由,為何事情又突然停止了呢?」楊湛好奇問道。
這個也是鄭伯梁想不明白的地方。
「或許老天有眼,弄出些不湊巧,好讓他這般歹人無法得償所願。」楊湛說道。
鄭伯梁聽罷卻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前後一番聯繫便覺得與此有所關聯,遂急急說道:「當年侍郎案尚未了結,趙善循外出巡關時遭流箭所傷,死於任上。而侍郎案后朝廷又調離了許多軍官職位,其中與趙思燕有往來者悉數被冷處理。此事突然停止,定是趙思燕失去軍中勢力,使得一些事情無法開展。」
鄭伯梁的話說到這裡,便就沒有什麼太多懸念了。一個在軍旅多有枝葉又與外敵串通之人,其所企圖早已昭然若揭。若再把事情往前看,其餘主戰派受害官員的遭遇也因與他有關,畢竟只有宋金開戰才能成全他的美夢。如此一想,楊湛心中卻多了一份對江南百姓的隱憂。
只是趙思燕在侍郎案后就徹底失蹤,完全不見任何蹤跡,若他還活著,莫非是躲到金國腹地去了?
「那趙思燕與趙善循是何關係?」楊湛問道。
「趙善循引薦之時說是他族人,但軍中卻有人稱之為小將軍,看來關係必定非常親密。」鄭伯梁答道。
「可惜趙善循死去多年,否則應該查得出二人關係來。」楊湛遺憾說道。
「這件事情應該有人去辦過,想來也不算太難之事。」鄭伯梁笑道。
楊湛稍稍一想,卻也明白過來。畢竟趙思燕當年擅自改變計劃差點令趙宋傾覆,侍郎案后與之親近官員皆被革職處置就看得出朝廷是在出手了,而作為此案主審官之一的監軍史裘光寒,豈能不有所動作?
鄭伯梁對著楊湛點點頭,卻連連讚賞說道:「楊少俠武功了得,又心思靈敏,方侍郎泉下有知,也定會感到欣慰。裘光寒也是位耿直坦蕩之人,他所作的調查必定客觀公正,一定對你有所幫助。」
但楊湛卻開心不起來,此刻在他心中,除了最開始單純的仇恨之外,還多加了一份對蒼生的憂慮。因為趙思燕若還在人間,他的計劃就一定不會終止。而這一點,卻也是鄭伯梁所擔憂的。
「楊少俠今日不取老夫性命了?」鄭伯梁笑著問道。
楊湛只得略顯慚愧的嘆了口氣。這位歸隱的吏部尚書並未陷害外祖,而一路言談下來也極盡忠良本質,楊湛卻哪裡能對他下手?
「鄭大人身在其位,有些事情也是身不由己,何況你也並未做什麼傷害外祖之事,晚輩豈能亂殺無辜。」楊湛說道。
「你不取老夫性命,老夫便又一事相求。」鄭伯梁坦誠說道。
「鄭大人但講無妨。」楊湛說道。
「趙思燕當年敢如此作為,身後必定有一股強大勢力支持,老夫便求楊少俠在找出此人之時,再將他身後陰謀昭告天下,否則,我大宋危矣。」鄭伯梁懇求道。
「這一點我答應你。」楊湛朗朗說道。
楊湛於是帶著花玲瓏離開臨川穀,待策馬行出三五里后,卻正巧碰見之前與鄭伯梁在涼亭暢談的清瘦老者。原來眾人散會後,這清瘦老者覺得楊湛來找鄭伯梁似有不善,擔心之餘便折返回來,如今見到楊湛急急前行,便在道路中間以身相阻。
「鄭大人可還安然無恙?」老者警惕的問道。
楊湛覺得此人問的奇怪,便說道:「我楊湛只是請教了鄭大人幾個問題,又沒拿他怎麼樣?」
清瘦老者見楊湛答得坦坦蕩蕩,便只好放行。但楊湛想不到的是,就在他離開之後,另一個持刀男子便潛入院中,將正在感慨的鄭伯梁一刀斃命。
清瘦老者回到臨川穀小院,卻遠遠望見涼亭東面的一根立柱被攔腰截斷,便大為驚奇的沖了上去,正好看見倒在血泊中的鄭伯梁。清瘦老者大為駭然,連連呼喊老友起來,但鄭伯梁卻再也沒有了回應。
清瘦老者第一反應自然是楊湛殺了鄭伯梁,遂急急奔走相告。但臨川穀位置偏僻,待清瘦老者徒步找到一干友人後,楊湛早已騎著馬出了廬陵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