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回 後山探秘
各大門派在收到武林大會的請帖后皆重視非常,要麼已早早動身趕到臨安城,要麼便是在赴會的路上。天下群雄畢至,三教九流雲集,可想而知接下來的武林大會將是何等的熱鬧。
但在熱鬧的背後,卻又潛藏些許詭異氣氛,不得不說是此番盛事里的小小雜音。因為臨安城本地的知名幫派之中,便有潛心武林大會以外之事的,比如丐幫,比如閱星樓,比如……
丐幫因潯陽一役而發覺有人要設計挑撥他們與三江堂的紛爭,自然對此看的非常重,甚至遠超即將召開的武林大會。於是郭元剛在潯陽調查完畢后,便直奔臨安城的閱星樓。因為據丐幫弟子回報,正是閱星樓的妙筆生訪問三江堂后,這一系列太過巧合之事才發生起來,如果有人指使,那麼妙筆生必定脫不了干係。
只是郭元剛似乎運氣不大好,兩番前去閱星樓,皆不見妙筆生所在,而閱星樓隨從亦三緘其口,但凡問及樓主之事,皆以不清楚敷衍了之。
他們越是說的含糊,郭元剛便就越覺得妙筆生有異,如此便就註定他不會輕易罷休。但後面趕到潯陽的郭元剛在經過數日調查后都已返回臨安,難道一早便離開潯陽的妙筆生還未趕回?
事情當然不是這樣的。妙筆生固然獨來獨往,時有遊歷四方之舉,但閱星樓往往會事先告知江湖,以免耽誤來訪之人,畢竟閱星樓的生意都是預約好了的,輕易改不得。而這一次非但沒有公布妙筆生要離開的事情,也不見閱星樓的生意有受任何影響,唯一的答案便是妙筆生早已回到居所。這一點,郭元剛細細一想便也明白。只是這妙筆生既然回來,卻為何尋他不到,或者說他為何要避而不見呢?
郭元剛經過潯陽調查,認定是有人故意栽贓丐幫;而妙筆生與滿江紅打撈寶船之後,亦覺得其中蹊蹺諸多,單是看那沉船物品情況,便知其中問題重重。而在這些問題之中,一直有兩點困惑著他:一是那地圖上標記沉船的地點,竟然精準的絲毫不差,而這點是連世代居住於此的漁民都無法做到的;第二是船上物品顯然在不太長的時間內已被成功打撈過一次,既然能打撈大部分的財寶,為何獨獨要留下剩餘部分?
妙筆生本就是個心思細膩之人,再加上他女人般敏銳的直覺,內心推敲下去,卻也覺得細思極恐。因為將整件事情串聯起來實,便就是:有一個能耐通天之人,早已掌握寶船這個驚天秘密,並瞞天過海的完成其中打撈工作;並且早早布局,故意留下一部分財寶,等著他與三江堂的人去挖。妙筆生只覺得自己彷彿掉入圈套之中,又隱隱有不妙之覺。直到他回到閱星樓,聽說了三江堂與丐幫結緣之事,才確認自己此行確是被利用了,也更確定這挖寶之局遠非當前所見。
妙筆生想著想著,卻忍不住暗自傷懷起來,因為這件事情是趙承宗交代他去做的,難道他便這般狠心要將自己推到危機邊緣?妙筆生當然不願意相信這樣的事實,一則是這樣一個人必須能耐通天,趙承宗固然本事甚大,但在妙筆生看來也還達不到這樣的標準。原因非常簡單,當年朝廷動用國力尚且辦不到的事情,一人或一門一派更不可能做到。
如果不是趙承宗,那麼便是有人指使趙承宗這樣做。如果是這樣,豈不是趙承宗也成為他人手中的一枚棋子了?但普天之下能夠驅使趙承宗的能有誰呢?妙筆生越想越不妙,心裡便越發擔心趙承宗的處境了。
便是處於這樣的一種好奇與擔憂,妙筆生在回到閱星樓后,便悄悄的調查起來。江湖之事,知之莫如閱星樓,妙筆生翻邊藏書,讀盡百十年間武林典藏,卻也查不到任何有益的線索。
妙筆生卻忽然豁朗起來,只得暗自無奈道:「能有這般通天徹地之能者,必定隱世甚深,當不會落人口舌。」
「但那地圖年代甚久,想來此事也預謀極為深長;而那地圖的標註手法多有官府痕迹,莫非這個人與朝廷大有關聯?」妙筆生反覆推敲道。
再聰明的人,只面對這一兩線索也得愁眉不展。妙筆生雖然還想不通,但心想既然最有可能的是有人指使趙承宗,何不暗自調查一番?
妙筆生知道趙承宗光明磊落,若知道別人這樣追查自己,必定氣憤不止,但念及他的安全,妙筆生還是下定了決心。
妙筆生於是暗中調查趙承宗最近接觸的人,卻在此時,他發現這個自己心儀不已的大英雄,卻如鬼魅一般的少有記載。似乎趙承宗所有的一切,都發生於妙筆生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對於妙筆生如此,對於江湖亦是如此。
「承宗哥哥自幼深山學道,卻不知師承何門何派?」妙筆生暗暗念道。
趙承宗果然交友甚廣,上至朝堂大員,下至綠林草莽,皆雲集迎龍山莊。但一一參研,皆不見其中能有驅使趙承宗之人。原因非常簡單,趙承宗單刀救下高宗后,皇帝感恩頗深,乃御賜許多珍寶,這些達官貴人前來,無非是攀附與他;而趙承宗武功蓋世,更不可能為江湖人士所用。
雖然毫無收穫,但妙筆生堅信趙承宗後面還有人,便想到迎龍山莊去探看一番。妙筆生於是放下手中之活,便親自造訪去了。
見到妙筆生前來,趙承宗卻稍稍吃了一驚,因為他早有言在先,凡事只有他去閱星樓,卻不許妙筆生來迎龍山莊。
「你怎麼來了?」趙承宗不冷不熱的問道。
「武林大會在即,我便前來預訪,好做相關筆撰。難道趙莊主不歡迎?」妙筆生卻一改清高口吻說道。
趙承宗與妙筆生約定好,妙筆生只在閱星樓無旁人之時才可隨意呼喚,若在外面,必定公事公辦,馬虎不得。
但來者皆是客,何況此刻已有些許賓客駕臨迎龍山莊,趙承宗只好點點頭,裝作滿臉客氣的樣子領著妙筆生進去了。
妙筆生見趙承宗如此殷切的歡迎自己,卻也是心中歡喜不已。但歡喜歸歡喜,妙筆生此行的目的,還是要在山莊內調查一番,所以一跨入迎龍山莊大門,妙筆生便留心起周遭事物來。
但妙筆生此來終究讓趙承宗心裡不太踏實,卻也是處處留意著他。這一點,妙筆生僅憑女人般的直覺就能感知出來。只是妙筆生並非懷疑趙承宗,所作一切無非是一廂情願的想讓他脫離困境而已,如此便也說不上心中有鬼,趙承宗多看幾眼之後也不覺得有何不妥。
趙承宗當年救駕有功,朝廷除了御賜財寶之外,還賜給迎龍山莊良田千頃,只是趙承宗並未拿來租種莊稼,反而是圍起來做了個養馬的地方,而此次武林大會便在這馬場舉行。
迎龍山莊是此次武林盛事的東主,陸陸續續趕來的江湖門派,皆第一站前來拜訪,熱鬧之狀猶勝當初前來比試場面。或許是人多,趙承宗總覺得妙筆生與自己在一起多有不便,又或者是其他什麼原因,趙承宗必須支開妙筆生。
趙承宗忽然一想這妙筆生既以預先探訪為由,自然是要去哪裡看上一圈的,便匆安排下人帶著妙筆生趕赴馬場去了。妙筆生倒也不失望,因為他習慣了趙承宗這樣的臉色心態,當然也因為他舉得在山莊內暫時無法得到有用的信息。
妙筆生便跟著下人在後山匆匆前行,這迎龍山莊的下人果然大方得體,除了對妙筆生畢恭畢敬之外,還偶有話語相聊,便也不讓妙筆生覺得沉悶。只是妙筆生稍稍旁敲側擊的試探些緊要話題時,下人便就三緘其口的笑而不答了。
但妙筆生心機何其敏銳,目光何其凌厲,豈會是他人不開口便就無從下手之人?卻在經過後山之時,妙筆生忽然在落落古木之間發現一處極其隱蔽的小宅子。妙筆生故意仰頭望天,卻用餘光看見這古樹一側的枝葉太過整齊,卻如被刀修剪過一般,殊為奇怪。妙筆生於是暗暗用心感知一番,卻隱隱能察覺出其中有個高手居住,便悄悄用心記下其中位置來。
在外人看來,這茫茫後山有一座小宅並不算太過奇怪,但在妙筆生心中卻不然。一則是迎龍山莊自從得到皇帝御筆題詞后規模擴大,上上下下百餘雜役皆在山莊內有自己的居所,甚至以後前來投奔趙承宗的各路英雄豪傑,也都被安置在山莊之內。二則便是這裡還叫懷德山莊之時,妙筆生便多有造訪,也不曾發現有這麼一座宅子。
妙筆生雖然好奇,但卻不做聲色的繼續沿著道路前行,便不需多久時間就來到了馬場。
這裡與其說是馬場,倒不如說是狩獵場更為恰當。因為在六七個山頭的掩映之下,這山間開闊地上大小設施一應俱全,飛禽走獸時時出沒其間,著實讓妙筆生驚嘆這臨安城外還有這般莽原之地。
妙筆生粗粗查看了一下場地,又煞有其事的旁觀正在場地上施工搭台府役作業,卻是不忘大讚一番的說道:「本屆武林大會得趙莊主周詳籌備,得能工巧匠大力支持,必定辦的有聲有色。」
妙筆生白日參觀完馬場,夜裡便喬裝去了迎龍山莊的後院。他敢這麼冒險,除了心繫趙承宗,不得不去之外,還因為他自認與趙承宗至交,就算有什麼差池也不大會有性命之虞。
但妙筆生卻忽略了一件事情,便是這小宅藏的如此深,必定藏著迎龍山莊不願他人知道的秘密。
妙筆生繞遠道直接從莽原來到後山,但他卻並未直接上去,而是細心的對周遭盤查一番。妙筆生不愧為極具江湖閱歷之人,便在俯身查探之時,他發現這後山的山林草叢間放置著許多細絲暗引,每一段細絲盡頭都系著一個小小的鐵環,一旦觸動細絲,這鐵環便會抖動,從而加劇細絲傳遞聲波的幅度。
妙筆生再沿著這暗引細細搜尋幾次,便明白其中規律,乃是按易經八卦之原理布置。如此便放心的使出輕功直奔那小宅去了。可這小宅里除了一副床鋪外便就沒有其他東西了。妙筆生稍稍撫摸了一下床沿,卻不見有任何灰塵,顯然這裡是有人居住的,或者居住之人並未走遠。
妙筆生於是再摸索一番,竟從床底下找出一個長長的盒子來,打開一看,裡面確實一長一短兩把刻滿大雁的倭刀。妙筆生當然認得此物,此乃倭國國主賜予東瀛第一劍客的七十二雁陣刀。
「原來是東瀛第一劍客宮本仲義居住於此。」妙筆生默默說道。
忽然,後山道上傳來一陣細微腳步聲響,妙筆生心中一驚,趕緊把雁陣刀放回木盒內,待恢復原來擺設后他才御起輕功急急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