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其他小說>始皇聖劍> 第三十六回 群雄歸心

第三十六回 群雄歸心

  眾人不禁對這個青年人刮目相看,只因他是紅蓮教弟子。紅蓮教始創於安史之亂,以祈求太平,庇佑眾生為教義,經兩朝發展,如今已遍布湘、贛、閩越諸地,教眾信徒眾多。尤其是那紅蓮教主司馬重城,堪稱隱世之高人,只是紅蓮教亦教亦派,常以方外居處,外人對其更多只是道聽途說,如此便更加顯得神秘起來。


  經此一試,眾人對趙承宗的武功修為嘖嘖稱奇。高致遠見此情形,雖沒有更多的辦法,但委實不想兄長首領之位旁落,便站出來說道:「趙莊主神功蓋世自然無人能及,然我等現在行軍打仗,必須內外兼修,小弟不才,略習射藝,特來獻醜。」語畢一個翻身躍入場外,扎穩馬步后,取出背上銀色巨弓,長喝一聲后便將這百石之功拉至圓滿,引得全場皆齊齊喝彩叫好。高致遠瞄準當空雁陣放出一箭,只見白羽箭破空而去,不一會便有人從遠處撿回一隻中射大雁。眾人無不誇耀贊絕,高致遠於是得意洋洋的看著趙承宗。


  「高家二兄弟箭法一絕,今日果然大開眼界。」


  被趙承宗在眾下屬面前如此誇讚,高致遠著實臉上有光,難免要沾沾自喜起來。


  只見趙承宗走向高勝寒,向其借來金色鐵鉉弓,又走下台來。眾人無不好奇期待,皆睜圓了眼睛盯著他。此弓比銀色巨弓更加粗大,非過人臂力而不能開弓,放眼當今江湖之射箭高手,也就只有其兄長能用,高致遠不禁暗暗得意。卻見趙承宗不急不緩的來到場中央,忽然一個轉身便完成開弓射箭,待眾人反應過來時候,已經有飛雁中箭從天而降。場中立刻有人跑去撿來,了不得,趙承宗以一支箭連中兩隻大雁。高致遠駭然不已,唯有深深折服。


  「今日我於雁陣中射下雙雁,純屬運氣上佳,高家兄弟不必愧疚。倒是高家兄弟千里傳音的絕學趙某今生都無法勝出,馴馬之術我亦自愧不如。」一席話下來,高致遠頓時拜服在地,再無人敢質疑趙承宗了。


  「行軍打仗,自然不比江湖單打獨鬥,對於時勢掌握需十分準確,尤其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趙承宗隨即說道:「這一點高首領做的非常到位,故而時有斬獲。但是恕我直言,咱們初來此地,而金賊據此久已且人數眾多,我們以寡敵眾實難有更大作為。」


  趙承宗一席話深得高家兄弟認同,北上這幾年吃過的虧,他們比誰都清楚。場下義士也頗為認可,但該如何辦,卻誰也拿不出主意來。一來是朝廷與金兵時戰時和,政策動向不明讓義軍十分的掣肘;二來是缺乏后源,朝廷無論戰時和時,都不會允許有強大的地方武裝存在,江湖門派亦然。兵源只靠各路義士來投,殊為不易。


  「我知道東有泗州石橫生八百勇士、西有大散關薛自在上千豪強,其他游勇亦不計其數,如能聯合縱橫,必能大有作為。「趙承宗指著地圖分析道,眾人亦頻頻點頭贊同。


  「但是我等去投,做何職位?」「人家會否接納我們?」場下頓時便有許多疑問出來。


  「諸位稍安勿躁,我等抗金所為何事?乃是以男兒之軀許國,薛自在、石橫生等也一樣。我等皆有共同的目標和敵人,所以一定能夠聯合。再者,未必需要我們前去,咱們可以讓他們來投奔我們。「趙承宗看著地圖一邊思索一邊說道。


  眾人似乎不以為然,高家雙雄亦覺得難以置信,畢竟自己的隊伍不過三五百人,且過往功績亦不如上述豪強光彩,讓他們來投自己,實在不大現實。


  趙承宗早已料到大家會有這樣的反應,便將自己的看法和盤托出:「薛自在、石橫生的實力確實比我們強,但據我所知,薛自在所在的大散關不僅要抗擊金賊,還要抵禦西夏襲擾,時常陷入兩面交鋒之境,難於持久有效制敵;而泗州石橫生所部直面金賊大部隊,區區八百人終究是杯水車薪,稍有大戰即有覆滅的危險。相信這些情況他們也是明白的。反觀咱們七里鎮,正面金賊壓力不算太大,而此去百餘里便是金賊主要糧倉之一,可大有作為。」


  「趙莊主所言不虛,前陣子賊寇壓境,若非朝廷部隊趕來,石橫生那八百人只怕無人能還。但是他們來投,我們高家軍如何定位,兄弟們一直跟隨高老大,只怕聽不得他人使喚;而薛、石二人想來也不願甘於人下吧?」高致遠終於講出合併部隊的最大困難。


  「這個簡單,只要趙莊主擔任首領一職,論武功聲望自是無人不服。」高勝寒舊話重提,看來他是打定主意要將首領讓與趙承宗了。高致遠和眾人經過剛才一看比試解說,皆知趙承宗文治武功非常人所及,便都默許了。


  「趙某有言在先,我此行只為殺敵,不為功名,高老大切莫再提此事。」趙承宗言辭切切,主意已決。


  高勝寒只好作罷,但如果趙承宗不擔任首領,前來投奔的英雄如何能服高家雙雄調度呢?這著實是個問題。


  「承蒙諸位不棄,趙某擔任軍師一職如何?」趙承宗思索片刻之後答道。


  「此舉甚妙!」高致遠脫口而出。妙在哪裡?大家都沒有反察覺。只有高勝寒明白,趙承宗屈居軍師之職,乃是力鼎自己。因為眾英雄來投之日,看到堂堂迎龍山莊莊主,打遍各路豪傑的趙承宗竟然也是自己的部屬,必定願意心悅誠服的聽從高家號召。高勝寒遂向趙承宗深深一拜,以示感激。高致遠亦向趙承宗作輯。


  計劃安排好之後,便是勸說薛自在、石橫生等人來投的問題。或許這本不算什麼問題,但在行伍之間要找出文采卓著之輩,便就難於登天了。而這一點,卻難不倒趙承宗,一盞酒的功夫,一篇洋洋洒洒的文章就面世了。高家兄弟相互勘閱,不禁拜讀起來,頓時覺得文字之間寓情於禮,豪氣衝天。


  「趙莊主文武全才,世所罕見。這篇義文發出去,想必薛、石等人必然來投。」高勝寒嘆道。


  趙承宗亦不做謙虛,只在一旁得意的點頭。此時的趙承宗,搖身一變成為一個滿腹經綸的才子,在一幫武夫之間超然而出。


  確如趙承宗料想的一樣,其他各路義軍人馬在收到義文後紛紛趕赴七里鎮匯合。一時之間,小小的七里鎮便囤積了成千上萬的抗金義士,場景蔚為壯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