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章 臘梅香中評英雄
當初為張頜求親的時候,韓俊是費了一番力氣的,也算是欠了甄家一個人情。但是此一時彼一時,韓俊絲毫也不懷疑,只需自己放出一點風聲,甄家便會屁顛屁顛的主動把閨女奉上。一來此時的韓俊雄踞北方三州,麾下兵強馬壯,遠不似之前為張頜求親時候的前途未卜。二來郭嘉雖是出身寒門,但勉強也稱得上是天下名士,與甄家結親的話其實某種意義上講還是甄家高攀了。
對於郭嘉的那點小心思,韓俊其實多少能猜得到一些,但也懶得說破,不耐煩地擺擺手轉移話題道:「幽州新得之地,民心不穩,更兼幽燕乃是四戰之地,如何為之,你有何建議?」
郭嘉一臉陶醉地嗅著牆角處淡淡的梅花香,感嘆一聲道:「主公胸中已有錦繡謀划,又何必來問我?」
韓俊不滿道:「正是擔心思慮不周,籌劃不密,所以才向你問策,你要是不想說我也不勉強你,自個兒去子龍那兒報道鍛煉身體去吧!」
郭嘉頓時慌了,連連拱手陪笑道:「主公學究天人,睿智無雙,郭嘉本不想在主公面前班門弄斧,既然主公要聽,那我自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絕不敢有藏私的念頭。」
韓俊冷哼一聲,撣撣雪在石凳上坐下了,手在石桌上畫了一個幽州的輪廓,抬頭問郭嘉道:「我的意思還是先留著袁紹,一來相比於北方各部異族,我們和袁紹之爭乃是我大漢內部之爭,內外有別,不可同樣對待。二來留袁紹在我們南邊,也可以起到屏障的作用,為我們擋住中原的糾紛。」
郭嘉在韓俊的對面坐下,眼望著韓俊畫的草圖沉吟道:「主公難道就不怕袁紹坐大?若被其趁勢一統中原之地,再想除之可就不容易了!」
韓俊笑著反問郭嘉道:「若是袁紹有這個能力,奉孝又豈會離他而去?」
郭嘉頓時語塞,沉默半晌之後才搖頭道:「我觀袁紹雖不似成就大事之人,但畢竟袁氏四世三公名頭太響,其麾下能人異士也是不少。若是被其成勢,也是很難對付的。」
韓俊心裡靈光一閃,生氣了一個惡作劇,笑問郭嘉道:「奉孝以為,如今天下何人可為英雄?」
郭嘉愣了一下,半晌之後才搖頭苦笑道:「天下太大,英雄輩出,郭嘉不過一介寒門書生,又焉敢妄論天下英雄?」
韓俊自然不肯就這麼輕易放過他,擺擺手道:「今日之言,出自你口落入我耳,並無第三人知道,奉孝盡可放寬心大膽評說。」
郭嘉苦笑了搖了搖頭,沉思片刻之後緩緩道:「以我觀之,當今天下英雄,本有三人,但如今卻只剩了兩人。」
韓俊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另外一人,應該是孫堅吧?」
郭嘉面帶惋惜地點了點頭,「沒錯,江東猛虎孫文台剛烈勇武,膽略過人。昔日十三鎮諸侯討董之時,董卓唯一忌憚者便是這孫文台。可惜壯年早逝,自不必提。」
韓俊也是嘆了口氣,對於孫堅的遭遇頗感同情,但同時心裏面也更加好奇了,繼續問道:「那另外兩人呢?」
郭嘉看著韓俊笑嘻嘻道:「其中之一自然就是主公,年方弱冠便名動天下,文韜武略俱是天下翹楚,自然當得起這『英雄』二字。」
韓俊心裡得意,臉上卻強作鎮靜擺擺手道:「奉孝言過其實了,還是說說另外一人吧。」
郭嘉長吐出一口氣緩緩道:「陳留,曹操,曹孟德!」
「果然是他!」韓俊心裏面並沒有太多的驚訝,儘管這個時候曹操僅是一郡太守,名義上還是袁紹的部下,但韓俊這個穿越眾自然明白曹操的未來遠不止於此,而郭嘉作為歷史上曹老大的頭號謀主,自然也能看出來曹操身上的不凡之處。
郭嘉稍作停頓繼續道:「坦白講,若無主公,郭嘉恐怕此時已投在曹孟德帳下了。儘管曹孟德出自閹宦之後,但觀其平生,少時便機警過人,志向遠大。任職洛陽北部尉之時不懼權貴,剛正不阿。出任濟南相之時為政嚴明,於民秋毫不犯。汝南許子將曾言,曹操乃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如今天下,亂象已生,亂世將至,以我判斷,曹孟德必將崛起於中原之地。而且如無意外,將來和主公隔河爭鋒的也必將是這個曹孟德!」
除了感慨一句「鬼才」之外,韓俊還能說什麼?心裏面滿滿的全都是佩服。
「既然如此,那我何不趁其羽翼未豐之時先下手為強?」
韓俊眯縫著眼睛,神情中閃過一絲殺機。
郭嘉苦笑一聲,搖頭道:「曹操其人,堅韌頑強,百折不撓。昔日討董之時,曹操一慘敗於徐榮,二險亡於營嘯內訌,可是他都能硬挺過來。若是無十分把握,臣下並不建議主公現在就出兵渡河南下,稍有差池便可能勞而無功,還會憑空給主公樹立這樣一個可怕的敵人!」
韓俊想了想,最終還是放棄了這個有些瘋狂的想法,因為他和曹操之間,還隔著一個袁紹,若是因此把曹操和袁紹徹底捆綁在一條戰船上,並不是什麼好事。
長嘆了一口氣,韓俊只能是努力把自己的目光往北方看去,抿抿嘴唇道:「前日鮮於輔曾向我建議出兵烏桓,打通幽州和遼東之間的聯繫,奉孝以為如何?」
郭嘉想也不想便搖頭道:「甚為不妥。」
韓俊拱拱手道:「願聞其詳。」
郭嘉站起身來,在臘梅樹下來回踱了兩步才開口道:「如今匈奴之患已徹底消除,扶余,濊貊等小種部落更是不在話下,困擾我大漢北疆的異族僅剩下鮮卑和烏桓。兩者之間,臣下建議先圖鮮卑。中部鮮卑已經不足為慮,西部鮮卑和東部鮮卑之間,應先取東部鮮卑。對於西部鮮卑和烏桓諸部,暫且以拉攏迷惑為主,待得掃清鮮卑,再圖烏桓不晚。」
韓俊細細思考著郭嘉的建議,眉頭時而蹙起時而鬆開,顯然內心還處在猶豫不定的狀態。
郭嘉繼續道:「如今主公麾下可用之兵,除卻用於并州,冀州兩地的防禦之外,能用之兵也只有北征中部鮮卑的兩萬騎兵,若是鮮卑和烏桓聯合起來,我軍即便能夠取勝,損失也必然大增。因此,必然要製造一個假象讓烏桓人認為,我們所針對的,只有鮮卑人。甚至,我認為主公也可以叢烏桓調兵協助我們征討鮮卑。兩族之間,仇怨必多,如此一來,也定可使烏桓人相信我們!」
韓俊輕輕敲打著石桌,眼神漸漸堅定了起來,霍然站起身來道:「傳軍師,文若,鮮於輔來見!」
郭嘉拱手贊道:「主公英明!」
沮授對於郭嘉的提議並沒有異議,鮮於輔有機會參與到韓俊核心圈子的議事自然倍感榮幸,也自然不會冒然開口反對,唯有荀彧皺著眉頭搖頭道:「主公要繼續出兵我不反對,可是如今府庫之中的存糧已經不多了。兵法雲,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可是幽州府庫的存糧本就不多,還必須留出一部分來用於青黃不接之時備用。」
韓俊和郭嘉互視一眼,彼此都很無奈,再完美的計劃,沒有後勤補給做保障也全都是空談。
可是沮授眼前卻是一亮道:「大軍不是叢盛樂城帶回了很多牛羊么?何不宰殺之後浸鹽風乾,一樣可用作軍糧啊!」
荀彧苦笑一聲,擺擺手道:「兵士所用之糧,東拼西湊總是能湊足的。可是問題在於戰馬所食用的乾草,黑豆,麥餅等物資如今嚴重短缺,這才是讓人最發愁的事情啊!」
和異族作戰,必須出動騎兵,而且并州鐵騎向來都是一人雙馬的配置。也就是說,如果韓俊出動兩萬騎兵作戰的話,那麼最少要準備四萬匹戰馬的草糧。易城一戰,劉虞幾乎搬空了幽州的府庫存糧,如今維持幽州的安穩所需要的糧草還需要叢并州調撥,這也是為什麼荀彧滿臉愁容的原因了。
韓俊皺著眉頭,沉吟問道:「那何不用戰馬叢中原之地換糧?」
荀彧嘆口氣道:「如今中原盜匪橫行,十室九空,民間哪裡還有存糧?各路諸侯倒是缺馬,但他們手裡面同樣也沒有糧草啊!至於荊揚之地,倒是不缺糧秣,但是路途遙遠,損耗巨大不說,短時間內也難有成效。」
韓俊心有不甘道:「難道我們只能幹等著異族熬過這寒冷的冬天么?」
郭嘉安慰道:「我們也不是乾等著什麼都不坐,大軍無法出動,小股精騎想來還是能派出去的。這段時間,我們大可繼續挑撥烏桓,鮮卑兩族之間的矛盾。聽聞如今軻比能已經在烏桓人的地盤上鬧了個天翻地覆,只要我們再加上一把火,擴大他們之間的仇恨,讓他們完全失去聯合的可能,只會爭著搶著求取我大漢的庇護。到時候或許不用我們出兵,這兩族之間就已經拼了個兩敗俱傷,你死我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