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漏底
張祿從木匣里取出珍藏的絹帛展開,大致一瞧,已知此物確實珍貴,然而……他心說此事轉折還真是多啊,先以為「赤明符」所指藏寶,價值定不在「青景符」所藏之下,結果卻讓自己大失所望;繼而發現了甬道中猛獸的遺骨,猜測別有珍貴之物隱藏在寶藏之中,果然被他發現了一方上鎖的木匣;打開木匣,找到這塊絲絹,然後又得再然而、但是一下……
這絹帛保存得很完整,展開來竟有七尺見方,上面以黑、紅兩色墨筆描繪了一副地圖。張祿曾在黎劍池的藏書中見到過天垣朝的總圖,繪製的精度和準確度,都不亞於十八、九世界的地球水平,所以他能夠一眼就瞧出來,絹上地圖最上方那條曲線,正是天垣大陸的南方海岸線。
如此說來,絹帛主要描繪的,必然是南海地理了。只見大大小小的島嶼星羅棋布,某些島嶼之間還有虛線相連,應該是指成熟的航道。那些大的島嶼上,往往還簡單繪出地形,旁邊標註島嶼名稱,以及——人名和數字!
那肯定是海寇首領或者集團之名,而數字則代表了海寇人數。堂陽季本來就是七百年前南海蠻寇中勢力最大的一支,極盛時黨羽上萬,戰船數百,相信他對各路依附者和競爭者,一定下過相當功夫去探查、了解,最終繪成了此圖。這並不僅僅是一幅南海地圖,更是南海海寇的分布圖,其價值就好比《智取威虎山》中的「先遣圖」一般,真正是千金難換的至寶!
猜測堂陽季當年接受招安,欲將四島所藏全都進獻給朝廷,其中並不僅僅包括了大量財寶,以及武功秘笈、神兵利器等等,也包括了這張海寇分布圖。天垣朝若是按圖索驥,大有機會將南海群寇一掃而空……只可惜,因為背信棄諾,而且東西沒到手呢就先誘補了堂陽季,導致無論寶藏還是海圖都整整七百年不見天日,海寇之禍乃始終延綿不絕,直到最近幾十年才算略微消停一點兒。
然而金子埋得再久也總會發光,但這幅海圖珍藏了七百多年,卻根本無法再維持原有的價值了。那些著名於上的海寇首領,哪怕入了無人境巔峰的水平,這會兒也肯定連骨頭都爛光啦;那些著名於上的海寇集團,也沒有數百年始終不滅的道理。至於海寇的分佈、數量,估計每十年左右就會有一次大的變動,更何況七百多年……
就好比邁入二十一世紀以後,你再找到「先遣圖」,除了有點兒史料價值,可入博物館外,對於穩定東北局勢能起個屁的作用?曾經價值連城的寶物,時移事易,就徹底地變成了一張廢紙。
不過張祿又仔細想一想,這份七百年前的海圖倒也未必真的一錢不值。首先原本能夠吸引海寇入駐的那些島嶼,除非崩塌、沉陷,否則無論地理位置還是內外環境,到今天仍有很大幾率適合人類聚居。那麼海上都有些什麼人呢?幾百上千年前是蠻族海寇,如今亦然——則那些島嶼仍為海寇淵藪的可能性依舊很高。
若是唐府能為這份海圖找到合適的買家——比方說南部沿海各王府、侯府——多少也是能夠換點兒金銀財寶回來的。當然啦,其價值未必能夠抵得上暗藏木匣的那一箱子古代銀錢……
好吧,這張海圖的發現,最多使此處藏寶總值從「青景符」藏寶的五分之一提升到九分之二——張祿不免輕嘆一聲,就待將圖重新疊好,放回木匣里去。
然而眼角偶爾一瞥,看到角落中描繪的一座無名小島,張祿卻不禁心頭微微一動。
這座島非常之小,繪在絹帛上也不過半個指頭肚大,而且遠離航道,周邊很大一片範圍內只有汪洋,別無島嶼。關鍵是島嶼形狀比較眼熟——張祿曾在「青景符」藏寶的小島上枯居了半年多的時間,幾乎每個角落都走遍了,島嶼形狀更是被深深鏤刻在了腦海之中,此際正好與眼前這絹圖上的小島相重合,並且是完美重合……
啊,這便是「青景符」藏寶之島了,卻不知身之所在這座「赤明符」藏寶之島,又在圖上哪個位置?
張祿猛然反應過來,有了這張圖在手,我還用畫什麼星圖啊,直接把此圖交給唐麗語不就完了?依圖航行,估計唐府的船隻用不了一個月就能找到自己!
趕緊把絹帛隨便疊了幾折,揣入懷中,然後興沖沖地奔出山洞,很快便找到全島的最高處,放眼俯瞰,並且與海圖相對照。不過數十息的時間,就被他找到了這座小島在海圖上的位置,同樣遠離航道,並且周邊相當大範圍內都沒有別的島嶼存在。
張祿藉著即將消失的落日餘暉,又將這幅七百多年前的海圖仔細觀賞了一遍。他用「遠離航道」、「遠離它島」和「面積狹小」三個條件來搜索,很快就又找到了七座小島。就理論上來說,堂陽季的另外兩處藏寶地,就應該在這七島之內——那還需要什麼「碧焰符」和「紫陽符」啊,按圖索驥,必可尋見!
想不到自己手持一枚符契,就為唐府找到了三處藏寶,唐侯這回可算是賺大發了。即便這座島上只有銀子,想必其餘二島上必有武功秘笈和神兵利器吧,我也不求三樣,各給我一樣,這要求應該不過分吧……只可惜,他們未必肯讓我親手挑選。
紅日墜落於海平面下,四外變得昏黑起來,於是張祿把這張寶貴的海圖摺疊好了,貼身珍藏,然後從虛空鐲里取出相應物事,開始搭建帳篷。上回在「青景符」藏寶的島上,他是被迫尋著一處淺淺的山洞,跟古人似的穴居,如今卻可依山傍林,搭個帳篷居住——唐府確實考慮得周全,不枉自己為他們立此奇功。
當夜星光燦爛,可是一想到不必再辛苦巴拉描繪星圖,張祿就覺得點點繁星更顯絢麗,心情大暢之下,便抽出「電光影里斬春風」,在帳外林間繼續修鍊起「流雲十三劍」來。這套劍法雖然已經學會快一個月了,但因為此前長期局促於海船之上,真沒有太多功夫實際演練,本來還奢望著能在這「赤明符」藏寶中發現更適合自己的劍術秘笈,卻不想撲了一個空……那暫時也就只好承風赫然的情,練這流雲宗劍法啦。
等自己在唐府做上三五年的客卿之後,是不是乾脆就轉會去流雲宗呢?下次見面,可得先向風赫然好好打聽一下他們宗門的情況才是。
距離下次穿越玄奇界,也不過還有六天的時間,將將夠把這套劍法練熟而已,至於其中精要,也只能等見著風赫然再向他討教了。
張祿就此開始刻苦修鍊,一直到穿越之期到來,想著再臨陣磨槍也沒什麼用,這才換上一套乾淨衣服,揣好包括海圖在內的一應物品,重新返回藏寶的石室。自從他上回取走海圖后,就再沒有進來過,箱籠全都敞著,尚未發黑的銀錠、銀錢在風燈映照下熠熠生輝。雖然既非烏鴉,也不是惡龍,但見著那麼多亮閃閃的東西,任誰的心情都會變得舒暢起來的吧。
只是,倘若沒能發現海圖,也沒能想到可以按圖索驥找到另兩處藏寶地,估計張祿的心情不會好,只會覺得這些銀子礙眼、可厭了。
一口口地合上箱籠,以免將來被唐府的人懷疑自己有所私藏……張祿突然想到,自己大可以把全部寶藏全都收入虛空鐲內,在玄奇界碰面的時候,直接連鐲交給唐麗語就行了。但就怕這麼一來,唐府上屋抽梯,不肯再費心尋找和接回自己啦——不妥,不妥。
眼角一瞥,見到了前幾天被隨手拋在角落裡的那具木匣,於是隨手撿起來,正打算找個合適的地方擺放,卻突然間心中一動——還是不對!
想當日自己被那幅地圖吸引了全副心神,就沒有仔細掂量,如今再把木匣端在手中,卻隱約覺得分量有異——就張祿如今無我境的水平,對於細微的重量差異都很敏感,以這木匣的材質和尺寸來判斷,就不應該有這麼重啊。
——起碼要重了將近七錢的份量。
於是雙手捧起木匣來仔細端詳,發現匣底要比包括匣蓋在內的其它五個面都厚上將近一倍。張祿老實不客氣,手上稍一用力,「咔嚓」一聲,便將木匣正面的木板徹底掰了下來,定睛一瞧,果不其然,就見匣底乃是雙層木板,中間還空著一道淺淺的縫隙。
這裡面會有些什麼呢?將木匣略略一傾,果有一物從匣底的縫隙中滑落出來,「啪」的一聲掉在地上。
張祿正待細看,並且彎下腰去檢拾,卻不料眼前驟然一黑,隨即重放光明——特么的老子又穿越了!你丫多等個幾秒鐘,等我瞧清楚堂陽季在海圖下面又秘藏了些什麼,難道會死么?!
悻悻然抬起頭來,同伴們俱已聚齊。唐麗語見到張祿后,第一句話就問:「張兄可找到了藏寶么?究竟有些什麼?」
張祿一皺眉頭,斜眼一瞥黎彥超與風赫然,心說你怎麼能當著那倆的面提起此事呢?我還在琢磨著該怎麼悄悄地把海圖遞交給你,還得抽時間跟你講講自己的猜測,誰想大小姐你一張嘴就把底兒全給漏啦!
唐麗語笑道:「既為同伴,自然不能隱瞞黎兄和風兄……」
張祿心說大小姐你四海得有點兒過頭了吧……相關你個人之事,自然不好隱瞞同伴,但這是你唐府的家事啊,怎能隨便泄露?他還跟這兒發愣,風赫然卻撇著嘴,幽幽地說:「難道你們不開口,我們就猜不到么?」
張祿「哼」了一聲:「有些事情,你們還真就猜不到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