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玄幻奇幻>龍戰野> 第三十七章、信不可違

第三十七章、信不可違

  于吉、左慈,這師徒倆都已達到結丹的層級,邁入地仙境界,他們之間有什麼特別的通訊手段,可以隔著千里傳音,那也是很正常的事兒吧。說來也巧,就在左慈跑去上廁所的功夫,突然得到了老師的訊息,說他已經到了江東啦,約著師徒二人近日在會稽山中相會。


  左慈因此趕緊跑來告訴張祿,說你不是打算找我老師嗎?那就跟我一起去會稽山吧。


  張祿皺皺眉頭,心說於老仙兒你也太詭異啦,從中原過來,渡江南下,首先該經過吳郡哪,為什麼不約在吳郡,倒要跑會稽郡會稽山去?難道我猜錯了,從前他在廣東,所以是由南往北,先到的會稽?我跟幾個同伴約好了在吳縣會合,你要是跟左慈約在吳郡,那差不多順路啊,可是偏偏跑去會稽山……


  他心說我可不敢單獨一個去見南華仙啊,讖言的由來,「天淵」之所在,就連裴玄仁、張巨君他們都不清楚,于吉八成想隱秘其事,那麼自己開口就問,會不會惹惱了他呢?左慈是他的弟子,隨手來一招自己就擋不住,更何況于吉了……他真能把自己不定流放去哪個幻境,一直拘禁到死……


  當然不能把這種理由跟左慈說,他只是沉吟:「吾與同行相約吳縣,共訪令師,今不告而獨去,可乎?」


  左慈笑笑,說你這人還挺講信用的嘛。然而你可想好嘍,我不清楚師父這回到江東來,會呆多久,都打算去哪些地方,你先往吳郡,會齊了友朋,再想找的時候,他要已經不在了呢?張祿心說不能,于吉且得在江東傳好幾年的道呢……就算這回匆匆而來,匆匆而走,他也遲早還會回來。嘴上卻說:「隨緣可也。」


  然後扯著左慈的袖子,說請你幫我一個忙:「以子之能,必能傳訊於我……」我要找你不好找,你要找我應該不難吧?等你跟令師會合之後,倘若打算離開會稽山,再到別處去,拜託先給我發條簡訊成嗎?別等我跑會稽山,你們早閃人了……


  左慈點頭應允。那邊嚴氏兄弟不淡定了,跪拜行禮,請求左慈也把自己帶上,一起去求見南華仙于吉。左慈搖搖頭:「張伯爵修道一脈,其師亦將登仙也,吾故敢引之謁師也……」張祿跟你們身份不同,他是正經的修道人,師門還挺烜赫,所以我可以不打招呼,直接帶他去見老師。你們倆就差得遠啦,沒得老師的允許,我敢隨便什麼阿貓阿狗都往回帶嗎?

  再說了——「賢昆仲乃肯舍此基業乎?」你們偌大一產業,良田數百頃,依附近萬人,還有妻妾兒女,你們肯都扔下,離開烏程,跑去找我老師嗎?我估計你們前腳一走,盛郡守後腳就能把你們莊院給抄嘍,把你們家人全都鎖上囚車。


  嚴氏兄弟面面相覷,只得打消了往見於吉的念頭。當日晚宴盡歡而散,完了張祿又扯著左慈討論道術、神通,一直聊到翌日凌晨。二人隨即離庄而去,嚴氏兄弟都來相送,還請求說:「二師得無一語遺我耶?」


  左慈只是搖頭,不說話。張祿心說這倆傢伙對自己挺恭敬,招待水平雖然不怎麼樣,那熱情的態度還是值得鼓勵的,於是沉吟少頃,告誡嚴白虎說:「且記此言:『信不可違。』」


  他打算裝裝神棍,透露點兒未來之事,可是一怕自己本來就不怎麼讀史,結果記岔了,二怕輕易改動歷史,會不會釀成什麼難以預料的後果哪?所以乾脆,裝神棍就裝徹底,拆字拼字、假義借義,編幾句讓聽眾一頭霧水、莫名所以的預言出來。從前對曹操他就是這麼乾的,這回又用到了嚴氏兄弟的身上。


  「信不可違」四個字,表面意思,是讓嚴氏兄弟要誠實,要篤信,不可違背約定、誓言,可其實這裡面埋著孫策的名字哪!《說文》有云:「符,信也。」符之本意,就是證明文件,以示可信——那意思:要是碰上孫伯符,你們可千萬不能違扛他的命令啊,該降就降,可保無虞。


  左慈挺會做人,即便嚴氏兄弟送至十裡外揮淚而別,都走了,他也不問張祿剛才說那句話是什麼含義。二人先是並肩向東,然後一南一北地分了手,張祿匆匆地就趕往吳縣而去。一路上倒還算太平,終究中原戰火這會兒還沒有蔓延到江東來,雖說民不聊生,普天下全都一樣,但只要沒有兵燹,光一些佔山據水為王的草寇,還對他張伯爵構不成什麼威脅。


  這年月穿郡過縣都需要「傳」,也就是通行證,好在這東西不難偽造,而張祿理論上還有官職在身,那套郎官服飾就是最好的「傳」,一般戍卒都不敢過問。只是順利進入吳縣之後,他就開始茫然,我該去哪兒等著郄儉他們才好呢?


  他們倆都是中原人,步爵來自江北,白雀兒來自荊南,也就魏伯陽是江東土著。可是即便江東土著吧,又長期隱居在吳郡南方的富春山上,他也沒正經前往過吳郡。這年月不比後世,即便大城市裡旅店也很少,更不可能滿世界做宣傳,電話預約、網上訂房更是沒影的事兒。其實吳縣也就中等城市而已,但居民加流動人口估計也上萬啦,張祿心說我要隨便找個犄角旮旯蹲著,郄儉就絕沒可能找得著啊!

  也跟他當初跟陽城門外等我似的?天曉得要等幾天。這人來人往的,就跟路邊一坐半拉月,還不被人當瘋子逮起來啊?


  不過既然自己能夠想到這一點兒,估計郄儉也不至於犯渾,不如找個比較有特色的旅店歇腳吧——全城旅店就那麼幾家,他一家家地問也遲早能夠找著自己。


  要說漢代的旅店大多是官營的,有傳舍、郵和亭舍等,主要招待來往政府公務人員,就跟張祿小時候那些機關招待所似的,沒有介紹信你根本進不去。好在也出現了極少數的私營旅店,或名「逆旅」,或名「私館」,不看身份證,有錢就能進。張祿攔住一個貌似本地人打聽,這才知道,敢情吳縣城內私營旅店只有兩家,一在城東,一在城西——這倒簡單啦。


  再一打問,城東的私館去不了,那是郡守盛憲延攬賓客的所在,不但不收錢,而且還倒貼錢,你得有一定聲望的士人才可能住得進去。城西那家倒是正經私營旅店,可惜規模很小,前前後後也就六七間房,外帶收費昂貴。


  張祿心說我去撞撞大運吧,便即大步前往城西私館,一進門就先有僕役笑臉相迎,問他:「客自何來?食耶宿耶?」敢情這兒前鋪后宿,還外帶經營酒食。張祿進城的時候穿的郎官服飾,這會兒早脫下來啦——郎官再小也是官,官員不住公家旅店,而跑來私營旅店,未免啟人疑竇——一身常服,隨口便說:「吾自河南來遊學。」然後就問了,你這兒住一天多少錢哪?

  僕役比劃出一枚手指來:「廉耳,止百錢。」張祿心說百錢還「廉耳」,還「止」?平年百錢就夠買大半斛谷,夠一家三口吃上小一個禮拜了好嘛?還真是黑心店啊,你怎麼不去搶……沒辦法,偌大一個縣城,私店僅此一家,他都不好意思不獅子大開口。


  雖然腹誹,表面上卻雲淡風輕,笑一笑說:「可,先居五日。」說著邁步就往後面走。


  僕役趕緊抬手攔住,說您得先登記,然後希望能夠押點兒錢、物在柜上。張祿說登記可以,至於抵押——「喚汝主來,吾自與言之。」僕役一撇嘴,說主人不在,我就能拿主意,您跟我說好啦。張祿一瞪眼:「吾有寶貨為質,汝何等人,如何識得?!」


  僕役沒辦法,只好一溜小跑入內,沒多久就領了一個老頭兒出來。老頭兒朝張祿拱手,說我就是店主,先生叫我出來,不知道有什麼寶貨要抵押在柜上?張祿淡淡一笑,盯著那老店主渾濁的眼睛,一字一頓地說道:「吾即為寶,何須質押?」


  老店主聽了這話先是一皺眉頭,隨即上下打量張祿,越瞧就越覺得不對——這人大有來頭啊!不但得罪不起,而且若能給他一定的幫助,對於我將來的生意……不,對我子孫萬代那都有數不盡的好處哪!趕緊哈腰擺手:「何必言質?貴客請進。」


  張祿心說慚愧,還真被我矇混過關了——看起來我的境界經過左慈一招「靈台蜃景」,確實有所長進啊,這種蠱惑旁人心智的花樣,以前應該沒有玩得那麼溜……想當初回趟老家,我那時候若就會這招,有這威能,張浩、張富他們哪兒還敢奓毛啊?不過仙法神通,竟然被用來住白店、吃白食,我也真真算是修道者之恥……


  老店主特意給安排了一間上房,請張祿住下。張祿關照說你每日只送一餐來便可,沒事兒別來打擾我,我也不定要住幾天……要是有人來店裡找我,須即刻領來相見。老店主連聲應喏,還滿臉堆笑地說,您願意住幾天就住幾天,哪怕住到地老天荒也沒問題啊。


  此後一連好幾天,張祿都窩在旅店裡,閉門不出,每天打坐養氣,以鞏固自己才剛提升上來的境界。郄元節倒也沒讓他多等,很快就摸上門來,見了面一商量,郄儉就說了,難得這麼個大好機會,要是咱們耽擱久了,于吉離開了會稽山,就算有左慈幫忙傳訊,再想找他都比較困難啦。要不咱們不等那三位了,先去訪訪如何?


  張祿問這算不算失信啊?郄儉笑道:「既約在吳,留書與之可也。」你是這趟旅程的主角,包括我在內,都是受了師門所命,前來幫助你的,那麼只要你留下書信,指點他們前往的方向就足夠啦,你我還是先走為是。


  張祿心說就怕咱們兩個人去,會遭了南華仙的毒手……其實于吉弄死他們的可能性很低,但終究存在著一定的危險哪。他沉吟少頃,就問郄儉:「此行吉凶,君可占否?」你算算咱們這趟往會稽山跑,究竟是凶是吉啊?


  郄儉雙手一攤,說我自己的事兒從來都算不準啊。張祿慫恿道:「但算吾可也。」你別把咱倆綁一起,就光算我好了——我若是有危險呢,估計你也跑不了;我若是無危險呢,你八成也沒什麼事兒。郄儉猶豫了一會兒,當不起張祿連番催促,只好應允。於是先焚起一爐香來,然後潔面、凈手,端坐凝息,從囊中取出了蓍草……


  蓍占之法,是先要在心中冥想求問上蒼垂示的問題,然後用五十枚蓍草,先取出一枚擺在案側,以象太極,然後把剩下的四十九枚蓍草隨意兩分;其中一堆也取出一枚來,然後四枚四枚地計數,得到從一到四不等的餘數;再四枚四枚地計算另一堆,同樣得到從一到四不等的餘數……


  可是才剛把蓍草兩分,突然門上響起了「嘭嘭」的敲擊聲,就聽有僕役在喊,兩位先生,我送晚餐來啦。這本來無聲的靜室里猛地響起這一嗓子,郄儉忍不住就左手一哆嗦,兩枚蓍草飄然落地……


  張祿這個氣恨啊,他跟這兒也住了好幾天啦,知道店主一共雇傭了四名僕役,照管私店,其中三人(包括當日領他進門的那個)都是好脾氣,日常輕聲細語的,只有這一個是急脾氣、大嗓門兒。怎麼今天就偏偏輪到這小子來送飯了?

  只好開門出去,接過食案,然後厲色關照,不得再來打擾。等關上門,返回屋內,就見郄儉正重新把蓍草都攏在一起。郄儉解釋說:「占斷矣,心亂矣,須重為之。」民間傳說,蓍占是求取上天的垂示,所以一定要虔誠;其實哪來的什麼有意識的上天啊,蓍占不過是修道者溝通天地靈氣、梳理事物脈絡的一種神通而已,根本不需要虔誠,但絕對需要聚精會神,全身心的投入。剛才那一嗓子,郄元節的腦子當場就亂了,雖然只是一瞬間,但若繼續算下去,也必然得不出準確而合理的結果——算了,我重來吧。


  於是重新凝神靜氣,歇了好一陣子才再度拈起蓍草。張祿正屏住呼吸,盯著郄儉的動作瞧著呢,忽聽門外院中又是一聲大叫:「西宅回祿,速往相救!」


  郄儉忍不住又一個哆嗦,然後直接把手裡蓍草給拋在了案上,對張祿說:「算不得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