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載灃的困境
就在京城被請願團攪得地動山搖之時,朝堂之外的風雨仍舊沒有停歇,載灃接到「速開國會」的請願書後,同一時間,各地督撫開始紛紛致電中央,要求中央朝廷依照輿論,即開國會,這種公然和中央唱反調的做法,等於變相地向載灃施壓。
得到消息的載灃不由得惱了火,他雖然不反對立憲,上台之初也三令五申的宣布,會遵守九年立憲的章程,施行立憲國體,對開國會設內閣也不反對,但他對督撫大員們的越權行為卻有種天然的反感。
自從平定太平天國起義后,漢人官僚取代滿人開始日漸崛起,靠軍功發家的湘淮集團,長期控制南方省份的總督人選,通過袍澤之情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雖然慈禧採取了一系列分化措施,但仍然無法遏制住國家日益分裂的離心力,再加上洋人時不時的摻一腳,這些疆臣們更加有恃無恐,特別是庚子拳亂,李鴻章,劉坤一等督撫施行東南互保之後,中央政府權威一落千丈,地方趁機做大,而這種尾大不掉的現實狀況,無疑是留給後任者載灃的一個巨大難題。
所以,載灃剛剛上台沒幾天,就下旨剝奪了督撫大員遙領兵部尚書、侍郎的榮譽稱號,企圖用這種方式打壓疆臣們的兵權,但從實際效果看來,這種做法不痛不癢,而前一段時間度支部主導的中央財政改革也幾乎破產,政策的落實在地方遭到了巨大的阻力,地方官員們陽奉陰違,而利益鏈條一旦形成,就很難革除,上層稍稍打擊,底下就會抱團自救,這次的督撫大員聯合起來施壓中央的行為,讓載灃重新看到了這層危機感。
先集權,再改革,只有這樣才能打破利益集團的枷鎖,這種做法本身並沒有錯,但問題是,你的集權在民眾的眼中是專-制,是毒瘤,是頑固,在革命黨的眼中是違背世界潮流,是倒行逆施,是無可救藥。就這樣載灃一下子站到了輿論的對立面,千夫所指,成為一個腐敗沒落王朝背書人。
到最後,權沒有集成,因為他根本沒有慈禧那樣的手腕和權威,立憲也沒有搞成,因為所有人根本沒經過一段鋪墊期和必要的思想準備,只有那些疆臣代表下的地方勢力偷著笑,江山白白丟了,他們權力再沒有了約束,利用手中的軍隊和財權自成一體,然後短短几十年間,中華大地出現了數也數不清的大小軍閥,中央和地方,民間輿論和政府政策,這兩種矛盾,是載灃怎麼也走不出來的困境。
拿著這些電報紙,載灃的神經一刻也放鬆不下來,這些致電督撫的名單中,一個人的名字讓他的心頭突然一顫。
直隸總督岑春煊。
端方被罷免之後,幾易其人的直隸總督被又空缺了下來,按照葉開的主意,新的人選擇定為岑春煊,因為丁酉政潮之後,岑春煊斗敗被趕出了京城,於是乎這位赫赫有名的「官屠」就和奕-劻、袁世凱結成了政治死敵,所以,這次調岑春煊入津純粹是噁心奕-劻,外帶著借他的手肅清殘留在直隸府的北洋集團勢力。
交給岑春煊的任務辦的十分順利,北洋軍要麼已經被葉開的軍諮制度同化,要麼被外調東北,蒙古,少了北洋集團賴以生存的土壤,岑春煊做起事來就更加沒有顧忌,到任之後,充分發揮「官屠」本質,一口氣彈劾了七十多位官員,而載灃也見縫插針,彈劾書看都沒看就一一恩准,到此京畿之內,北洋集團蕩然無存。
這件差事幹得好,並不代表岑春煊徹底倒向了載灃,岑春煊什麼牛脾氣,恐怕沒有人不知道,他能讓慈禧又愛又恨,也能讓慈禧狠下心來拋棄,歸根結底,是因為岑春煊有自己的政治主見,在請願團的問題上,這位「官屠」顯然就和載灃產生了重大分歧。
岑春煊與立憲派內外呼應,上奏順應民情,速開國會,並嚴詞提醒朝廷「大局危在旦夕」,一旦「湮之決之,奔潰千里」,呼籲儘快實行立憲,攝政王不應拖延觀望。
看到這句話的時候,載灃怎能不火冒三丈,把這些電文一通看下來,裡面寫的無非都是一個意思,請攝政王審時度勢,順應輿論,以免犯下眾怒,好像自己才是唯一阻撓改革的人,盯著這些矛頭暗指的字眼,載灃就差說一聲本王心裡苦啊,你們要罵罵別人去。
費盡心思卻依舊擺弄不好的局勢,正深深困擾這個現年只有二十六歲的年輕人。
他嘆了一口氣,抬頭望向窗外,高牆禁錮下的紫禁城上空只有那麼一小塊,視線也到了盡頭,而在那同一片天空之下,那更廣闊的地方,是一大幫人山人海的民眾請願的場面,而他們聲嘶力竭喊著的,是載灃怎麼給不了他們的東西。
改革的主導權是應該掌握在政府的手中,還是應該掌握在請願團的手中?這個問題放在今日似乎不難得出答案,但在當時,這就一個政治死結。
載灃的對立面是龐大的士紳,作為溝通上層階級和底層勞苦大眾的群體,它是中國特有的一個階級,既位於統治階級的最低端,也是被統治階級中的佼佼者,既可以通過科舉制往上走,也可能經營不善走下坡路,特殊的時代背景和身份致使他們走上了歷史舞台,在這場全民立憲的歡宴中扮演了急先鋒的角色,一旦國家立憲,他們是最大的獲益者,統治階級的盤剝從此消失,而他們也可搖身一變,通過國會政-黨成為國家的主人,所以他們才會這麼急迫的製造一起又一起請願活動。
以士紳為主體的請願人士,憑藉著他們手中有巨大的社會資源,和極廣的人脈,讓這場在京城裡爆發的大規模活動不斷發酵,影響力一天比一天蔓延,除了各地督撫之外,在請願團發起人張謇的撮合下,各省組建了咨議局聯合會,以聯合會的名義要求朝廷尊重民意,速開國會。與此同時,民間請願活動也愈演愈烈,已經不僅僅局限於京城範圍內,各省份的商會,學會,農會也紛紛發出聲音,京津學生跟著加入了請願團,不斷朝載灃吶喊,事情發展到最後,就連洋人也加進來湊熱鬧,用報紙連篇累牘的報道請願團基本訴求。
所有人都在等著載灃的抉擇。
外有督撫的施壓,內有請願團呼聲不斷,局勢對政府也來越不利,載灃不可能視而不見,一場涉及清廷最高層成員的緊急討論會,就在這種背景下展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