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建設盛唐> 第七七三節 吃魚

第七七三節 吃魚

  公元六九四年是中國農曆的甲午年,十二生肖中的馬年,又是武周長壽三年,延載元年。


  對於東方的武周朝的子民們,亦即是唐人來說,馬年,當龍馬精神,百尺竿頭更上一層樓,把事業努力做好。


  以「甲午」而言,唐人自然不知道另一個平行空間中被一個從唐朝起就認他們作為帶頭大哥的小倭子把天/朝於甲午年間打翻在地,讓天/朝狼狽了許久!


  而在這個「甲午」年間,狼狽的是白衣大食,是一個恥辱的年份,受辱的時間從初春開始!

  大馬士革,白衣大食(倭馬亞王朝)首都,號稱人間的花園,地上的天堂,那裡的房間、花園、溪流和橋樑等繁盛一時,極為輝煌。


  阿拉伯古書有云:「人間若有天堂,大馬士革必在其中,天堂若在天上,大馬士革必與它齊名。」


  每一位到達它的旅者都會稱頌它的美名,讓駐守東門的老軍頭易卜拉欣倍感自豪,他也曾經為王朝所取得的勝利而一次次地振歡呼。


  但在今天清晨,他目送著一個龐大的馬隊離開,他那渾濁雙眼裡沾滿清澈的淚水!

  大馬士革啊,你蒙受了奇恥大辱!


  這個馬隊,裝滿了歷朝歷代,好不容易從各地搜刮來的,甚至付出了鮮血與生命去搶來的無數奇珍異寶,黃金白銀,還有精心打造的大馬士革鋼刀等等,用來充當哈里發阿卜杜勒·馬利克的贖金!


  東方的唐人開價一百萬兩黃金的財貨,相當於一千萬兩白銀或者一千萬貫銅錢。


  且慢!


  財貨的標準以唐人說的為準,例如絲綢能當贖金不?從大唐高價買來的陶瓷能當贖金不?


  唐人說木有問題,但是價格以出產地為準!


  於是白衣大食市面上價格為十兩白銀的絲綢只值一兩白銀!(可見絲綢之路的商人的心是多麼的黑)


  湊不夠數,唐人不會釋放哈里發,而且給定期限,是在六月底,過時就送神都洛陽展覽,白衣大食人想見他老人家,可以,買票進場參觀,幾時到了一千萬貫白銀,可以釋放他老人家自由!

  呃,真要是公開展覽的話,大食人將派刺客去……哈里發不能自殺,那麼就由別人幫他解脫,免得大家都沒臉。


  韋晞勒索大食人贖金之事給大食人出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難題,皇家、權貴間的各種勢力有的要保哈里發,有的欲廢哈里發。


  保哈里發的人說他乃一代明君,過往的戰績可嘉,換上別人也不一定能夠做得比他好,就熟不要生。


  廢哈里發的人則說他給大食人丟臉,害大食人死掉上百萬之眾,還有什麼面目坐回寶座上!


  都是為了利益!


  保哈里發的人多是既得利益者,新哈里發一上台,他們的利益難保,因此他們必須保住哈里發。


  一方欲保,另一方欲廢,大家各有實力,爭吵是誰都說服不了誰,然後準備動刀子,千百年間就是這樣政治風雲變幻,


  打了幾下,還沒往死里揍的時候猛醒過來,原來還有一個「吃瓜群眾」端著小板凳在那裡看戲!

  不能讓他看笑話!

  韋晞在讓大食人準備贖金的時間裡,他的部隊非常的老實,以阿姆河為界,絕不過界攻打大食人,以免刺激大食人。


  但他包藏的禍心,哪怕是再眼瞎的大食人都清楚。


  他想白衣大食內亂!


  太狠了,不給贖金,內亂的結果是白衣大食實力再損,他進攻時輕而易舉。


  給贖金,他掙上一筆,反手充當軍費,明眼人都知道,過得六月三十一日,即是他進攻的開始之日。


  ……


  白衣大食人不鬧了,他們咽下了一枚苦果,這邊積極籌備,花費巨額財富贖回哈里發,那邊積極地備戰,城防加固,屯積物資和食水,訓練士兵。


  整個國度都被動員起來,同仇敵愾,絕不屈服!

  ……


  相對於大食人的苦大仇深,民間怨氣深重。已經重回前線,駐蹕阿姆河邊的韋晞生活輕鬆,他正在河邊與參謀長姜咨一起釣魚。


  沙漠中的河流阿姆河的河魚非常肥美,幾乎都沒有什麼人去捕捉它們,所以它們又大又笨,不一會兒韋晞與姜咨收穫甚豐,得到了一大堆胖乎乎的魚。


  然後韋晞來了個「新疆式烤魚」,把大魚從背上剖開,去掉內臟,從魚的上部和下部橫穿兩條小木棍,再用一條稍長的木棍由下穿到上,把穿好了木棍的魚插入河邊的沙灘上,排成一大排,在魚的旁邊點燃炭火,進行烘烤,時間為一個小時。


  然後在魚身上撒上細鹽、孜然、波斯胡椒、花椒末(仰天長嘆,還沒有辣椒啊)等調料。


  不說什麼君子遠皰廚,也不假手他人,兩個大人物親自動手,他們一個是王爺,一個是郡公,身份不低,不管軍國大事,不說他們分分鐘百萬上下,只是緊緊地盯著火炭中的魚,注意火侯。


  魚受熱,魚皮在收縮,白嫩的魚肉露出來,裡面的脂肪化了,滋地一聲接一聲地滴到烤架上,香氣撒放,引來了好幾個不勞而獲的傢伙。


  楊成獻、王孝傑、帕羅特、史萬超、牛六郎五個傢伙施施然到來。


  魚剛烤熟,他們不請自來,還不等主人吃第一口,就自來熟地拿起來吃了!


  我拷!


  韋晞和姜咨齊翻白眼,有種想火併他們的衝動。


  真要是這樣,大食人為百萬兩黃金都沒打起來,唐人大將們卻為了幾條魚而干起了架!

  大家吃魚,這種烤魚,魚烤到冒油(主要是它們肥美)、亮光光的,看著就誘人,吃起來特別地清甜爽口,加上好酒、好朋友、好風景,真是十分的好心情。


  他們甚至達到了這樣的良性循環:打魚窩子。


  把吃掉的殘羹冷炙扔在水裡,很快一群飢不擇食的肥魚過來吃經過加工的它們同類的肉,然後釣起來,再烤,魚始終不見少。


  只有累壞的嘴巴,沒有吃得盡的魚!

  「三弟,你曾說過,我們往西方走到盡頭是一片大洋,叫做大西洋?」楊成獻問道。


  「對!」韋晞正往嘴裡塞魚肉來個簡短回答。


  「那我們幾時可以打到大西洋呢?」楊成獻再問。


  「三年之內,解決白衣大食再加上君士坦丁堡,接下來五年,解決歐羅巴,我們就可以作福酬神了!」姜咨代韋晞回答道。


  「那麼說十年後,我們就能夠回到家鄉,坐在洛水邊上這樣烤魚吃了。」楊成獻與大伙兒都憧憬地道。


  「不能!」韋晞搖頭?

  「為什麼不能?」大家奇怪地問道。


  「因為城管,你在洛水邊上這樣烤魚,嚴重污染環境,城管會把你給捉起來!」韋晞嚴肅地道。


  哄堂大笑聲中,一騎趕來,送來一份公文給姜咨,他看畢后道:「(哈里發)的贖金送達!」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