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五四節 大決戰(六)
隨軍中的大食貴族中有人帶有大塊的純凈水晶,貢獻出來,給磨製成一個單筒望遠鏡。
先前有一箱哈里發的水晶為練手,大食工匠的技藝越來越好,這個望遠鏡望得更遠,更清。
英明的君主哈里發倒不藏著掖著,而是將它交給了部下使用,當中眼力最好的一個老斥侯名叫尼薩爾的,經驗豐富,跟隨著哈里發南征北戰,他拿著望遠鏡,即時帶著助手,直趨前路最高的一座雪峰。
山峰高峻,他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上山勢高處,拿起望遠鏡往前路一望,清清楚楚地望到之前根本看不到或者影影綽綽的情景,一覽無遺。
尼薩爾汗就出來了,他看到了遠處東方天際那邊,唐軍陣營上是一片人的海洋,到處是人,到處是馬匹牲畜。
再望后望去,他看到了讓他揪心的一幕:已軍陣列龐大,不遜色於東方唐營,但唐軍各路部隊在側邊有如一條條的惡蛟,到處圍攻已軍。
更遠的地方,有休整的唐軍,與進攻的唐軍,對已軍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包圍圈!
當然,以目前大食軍的實力,唐軍除了前面的部隊,其餘部隊都是薄弱的束縛,對大食軍造成損傷,但無力阻制唐軍主突方向,真正造成危害的,還是擋在前路的唐軍。
尼薩爾下得山去,不敢怠慢,立即回營把情報講述,層層上報,哈里發急召他進來講明情況。
聽過他的講述,哈里發和一干臣子們非常憤怒!
「懦弱的唐人,他們不是勇士!」
唐人有足夠的實力,卻避而不戰,他們仗著馬多馬快,不斷地纏戰,消耗大食人的軍力,居心叵測!
大食軍想戰,但唐人騎兵多,處於(大食)騎兵不敢深入追擊、步兵無法追上唐人騎兵的猥瑣場面。
起初以為唐人因為實力不足,採取這樣的戰術,現在看來,唐人是在「疲憊」大食軍,甚至想消滅大食軍的補給。
目前雖說補給不匱乏,但正向此趨勢發展。
「你們說,怎麼對付唐人?」哈里發沉聲道。
還是卡爾金給出了答案道:「派出軍使,要求決戰!」
「哦?」哈里發感興趣了,這麼簡單就可以解決?
「對!」卡爾金解釋道:「彼若不戰,則名聲如秋天裡的落葉(大食說法),若是敢戰,正合我們心意!」
之前沒有派出軍使,以為對方避戰,實力不濟,故不敢戰,大食逼之無用。
今天得到確切情報,可以放心一試!
哈里發採納了他的建議,著卡爾金寫了國書,大意是大食、大唐皆天下大國,我(哈里發)你(韋晞)同為天下英雄,難得有此機會,各統大軍對戰,何不擇日一決高下(決戰),以免天下苦矣!」
「是英雄好漢,就戰!不是英雄好漢,滾回東方去!」
「玉門關以西,盡屬大食!」
信寫完,一式兩份,一份阿拉伯文,另一份是中文,哈里發帳下,自有熟悉漢語之人,亦即是知己知彼。
蓋上御璽,差了軍使,打了一面白旗(不是投降,乃國際通用旗語,用於交涉),往大唐軍營而去。
……
韋晞很快接到了挑戰書,以書示諸將,嘿然道:「大食人倒是將了我一軍啊!」
書中對於韋晞倒也是推崇,與哈里發並列。
「你們說,打還是不打?」
眾說紛紜,不打有不打的好處,畢竟現在持續給大食人「放血」的戰術卓有成效,大食人難有寸進。
打的話,爽快!
但軍情瞬息萬變,大食軍強盛,戰鬥起來勝負難料。
「參謀長以為呢?」韋晞詢問姜咨道。
「府公(韋晞被封為開府儀同三司的簡稱)自有明斷,何須問我?」姜咨微笑道。
「好!」韋晞遂批複道:「三天後上午日出后決戰!」
他寫了回復,著人帶著大食軍使,去看了決戰場地,乃一處廣闊大平原,地勢平坦,雙方誰都不佔誰的便宜。
大食軍使離營后,韋晞乃軍議道:「明天決戰!」
大家驚嘆起來,真的要打啊?
打,確實要打,可是姜咨布置出來的作戰意圖,卻是頗為奇特。
在作戰示示意圖上,韋晞為中軍、楊成獻為左軍,范無傷統了右軍,唐甜為後軍,出動騎兵三十五萬,形成了寬大的正面,縱深也非常廣闊,各部隊之間較為鬆散,鬆散到打不過時可以從後面部隊形成的通道中逃離到遠處,重整旗鼓。
「沒錯!」姜咨解釋道:「明天決戰,乃分批進行,三軍中搭起高台,由主將指揮進止,對敵人形成波次攻擊!」
大家開始明白了,決戰打是打,但有點變味,實質上還是將以前的騎兵戰術使出來,上前放箭,敵人追擊,立即就逃,待到敵人疲軟時,就砍敵人的刀子!
姜咨告訴大家最起碼的原則:「對付步兵,條件不合適時不要衝突,只須放箭,重點是打擊敵人的騎兵,騎戰騎射由主將決定!」
他狡黠地道:「我們不是不作決戰哦,我們與他們的騎兵是真刀實槍的干開來,他們的步兵追不上我們而已!」
眾人哈哈大笑,姜咨按照韋晞與參謀部的決議,一一分派諸將作戰任務。
一個接一個雄糾糾氣昂昂地上前領命,悍將史萬超在隊列里,聽來聽去都沒聽到他的名字,不由地納悶起來,心忖難不成之前與大食人硬p一場損失過大,導致府公不喜歡用他了?
忍不住想叫,卻給王孝傑止住他道:「行了,我們另有重要任務!」
……
任務下達,事情驟然多了起來,雙方都派員到大平原上仔細察看,檢查場地,畫出地形圖,預備各路軍隊部署。
劃分中界,各自先頭部隊進駐。
韋晞也不為已甚,不再騷擾敵軍,不用下作手段。
他這是胸有成竹,就不用齷齪方法,以免有損他的名聲。
雙方積極調兵遣將,待到第三天天明時,部隊陸續注入了那個註定要載入史冊的大平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