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建設盛唐> 第六百節 告密風潮起

第六百節 告密風潮起

  韋晞的預感是對的,很快地,洛陽成為了政治的旋渦中心,而大唐,也進入了一個黑暗年代。


  現有皇帝已經成年,武則天卻還臨朝稱制,牝雞司晨,引發李唐皇族親貴、大臣和民間在私底下的種種議論與不滿,武則天深患之。


  她想知道民間之事,百姓風評,卻不知如何行動又或者是不方便親自決定。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待御史魚承曄(就是參與審理裴炎的那個)下朝回家,有點唉聲嘆氣,與家人談起太后的想法,說太后想知道言路,對御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御史畢竟人力有限,公務繁忙,難以滿足太后的要求。


  講者無意,聽者有心,魚承曄的兒子魚保宗為人機靈,萌生了獻媚太后的想法,於是他上書請置匭(諫議箱),以受四方之書。


  名稱好的叫做意見箱,不好聽就是告密箱!


  就是一物多用的銅箱,分為東南西北四個格,每格都設置一個投書口,東格漆成青色,叫延恩箱,獻賦頌,求官位者投之;南格漆成紅色,曰招諫,言朝政得失者投之;西格漆成白色,曰申冤,有冤抑者投之。


  南斗主生,北斗主死,北格漆成黑色,叫作通玄,這不祥的顏色意味專門用來告密!


  看到了告密箱的好處,武則天連聲稱讚,對魚保宗提升為工部郎中(五品高官),賞賜絹二百匹,銀子千兩!立命工匠打造,然後於三月八日,令置銅匭於宮門前,寺人大聲宣佈道:「太后廣開言路,有事者皆可投書入箱!」


  路過的官民都驚異地看著這個巨大的有如怪獸般的銅箱,竊竊私語,有的人顯得很興奮,很快地,一個書生站在了銅匭前,從容地把一份書柬投進了東格中。


  然後一個商人模樣的,鬼鬼祟祟地把一張紙投入了北格里!


  當天下午,飯點剛過,看到無人,守衛的御林軍仰天打了個哈欠,眨眼功夫,面前站了一群人!


  他們爭先恐後把各式各樣的紙張投進了四個格子中,其中,北格投入的最多!

  到得下午太陽快下山時,看到無人,守衛的御林軍又仰天打了個哈欠,眨眼功夫,面前站了幾個人。


  上次是人多給他壓力,這次人少,但壓力更大。


  朝廷的正諫、補闕、抬遺官三個官員齊至,他們陰沉著臉,拿出銅箱鎖匙,開箱取投書!


  ……


  皇宮裡,看著陳列在她面前的四疊投書,武則天笑開了顏。


  其實不用她親自察看,讓官員們記錄后匯總給她看就行,但第一天的收穫,她想看。


  她對上官婉兒說道:「昔時,太宗皇帝看著新科進士從御門中魚貫而入,曾言」天下英雄盡入吾豰中矣!今投書在此,天下事哀家盡知矣!」


  武則天在興頭上,上官婉兒自然懂得說話道:「前有太宗皇帝取士,今有太後知天下事!」


  「婉兒真會說話!」武則天誇獎道。


  她依次看過四疊投書,拿起了北格的投書饒有興趣地一份份地看起來,突地,她停住了。


  轉眼間,臉色陰轉多雲,吩咐上官婉兒道:「宣右千牛將軍郭齊宗進見!」


  都快入夜了,還叫將軍來作甚,很快地,當郭齊宗跪在武則天面前,上官婉兒就知道為什麼。


  「捉拿魚保宗!」


  魚保宗出風頭了,自然有人看他不順眼的,往北格投書,密告魚保宗曾教徐敬業作刀車及弩,人告保宗所作兵器殺傷官軍甚多!

  徐敬業造反,是武則天心頭之痛,沾邊者死!


  於是,郭齊宗領旨,出發捉拿魚保宗!


  武則天離開,殿上留下上官婉兒在整理資料,輕輕地道:「自作自受!」


  ……


  當羽林軍高呼著「奉詔捉拿反賊魚保宗」蜂擁而來,闖進魚家時,魚保宗的心情,是從天堂跳下了地獄,不外如是。


  他被押上菜市口斷頭台時,他人已經茫然,其父魚承曄無限悲痛:「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魚保宗死了,但魔鬼已經被釋放出來,狂笑著籠罩住大唐的江山。


  先是洛陽人不斷地往銅匭投書,然後消息傳開,太后大開言路,言者無罪,說中者有賞!

  於是天南地北,各個地方的人們紛至沓來,抱著各種種樣的期望和希望,往銅匭投書。


  他們看到了某某某,因為向天家獻上詩賦而得賞,升官發財;某某某因為諫言被採納而提職;又有某某因為伸冤而沉冤得雪。


  因為告密,鄰居被捉走,受到應有的懲罰。


  太後言而有信,所以大家更加踴躍投書。


  「這銅匭立下,開啟言路,果然不錯,哀家之心甚慰!」武則天對上官婉兒說道。


  「但來投書者多是兩都及附近地區,而哀家廣有天下,豈能不聞其它地方之事。」


  「所以,擬旨,天下萬民,皆可向朝廷進言,無論什麼身份!各地進言的百姓,旅途之上一律供以五品官禮遇,夜宿驛亭官舍,餐有七菜一羹,如果誰的密奏有益於江山大計,都可能擢升為官,如果誰的密奏有誤無實,一律免於問罪。」武則天雙目炯炯地道:「哀家要讓天下之事都落入哀家的耳中,盡呈在哀家眼前!」


  「是!」上官婉兒微一凝神,立成文章。


  當向告密者大開方便之門的聖旨傳遍天下時,地方官員驚詫了,每個告密者以五品官待遇,那得花多少錢!


  關鍵是,這告密的內容,真的有益國家嗎?


  而百姓們大受鼓舞,去神都告密,還可免費旅遊,一舉二得,為什麼不去呢!


  於是乎,各地民眾如潮水般地到達神都,把投書投進了那個銅匭。


  各地驛站人滿為患,不勝負荷,地方官焦頭爛額,怨氣衝天,但又不敢得罪那些都不知道有沒有見過銀子卻想來告密的布衣。


  如果得罪他們,他們會告密說某某某地方官壓制言路!

  投書過多,銅匭重做,容量翻倍。


  投書多如牛毛,負責搬運的御林軍再強壯也氣喘如牛。


  上官婉兒不得不經常加班,甚至連軍情司的事務也給拉下了。


  而武則天,更是身先士卒,每晚都看投書到深夜,天天廚房給她大補還是容貌消瘦。


  百姓上書的內容有張三偷了他的鵝、李四罵他不要臉、還有狗p不通的詩賦,再到查無實據的告密等等。


  映入上官婉兒腦海里的就是韋晞曾經說過的「白菜堆中撿珍珠。」她婉轉地提醒太后注意身體,但太后卻樂此不疲,說:「你們都不知道這事兒的好處呢。」


  珍珠有了,那麼誰來操刀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