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建設盛唐> 第四三九節 不疑(二)

第四三九節 不疑(二)

  「恭喜!恭喜!」


  前有文成公主入藏,松贊幹部成為大唐女婿,今有論弓仁步了先君後塵,亦成為大唐女婿。


  人人慶賀,論弓仁強顏歡笑,感謝感謝再感謝皇帝的天高地厚的恩情。


  無人時,他與論贊婆爭論道:「叔父,你明知道父親(論欽陵)已在邏些城裡給我定有婚事,那是娘氏大族,就算叛亂,她家也會沒有問題,你也知道我和那娘氏小娘子她……」


  沒講下去,論贊婆伸手作出手勢止住他滔滔不絕的話道:「停!」


  他油然地道:「少說吐蕃、邏些之事!」


  「皇帝身體剛好,給你作媒,多大的面子,你不同意?」論贊婆搖搖頭,苦口婆心地道:「吐蕃、邏些之事不管了,也管不了,我們現在是大唐的臣子,要知道自己的立場!」


  「如此,唐人才不會疑我們!」論贊婆幽幽地道。


  論弓仁還是比較懂事的,咬咬牙道:「一切聽憑叔父安排!」


  兩叔侄正在談論親事,見著心腹族人呼月石慌慌張張地跑進來,論贊婆站起來斥道:「慌什麼!」


  呼月石哭喪著臉稟道:「南市的圖已然更新,唐軍進至(青海)玉樹!」


  「啊!」論贊婆跌坐歸位,論弓仁霍然起立,頓足罵將起來:「麴薩若(國舅)是吃什麼長大的(另一含義指吃馬糞牛屎長大的),竟然給唐人這麼快就殺到了玉樹!」


  雖說與麴薩若仇恨不共戴天,但麴薩若打得這麼差,誠令天底下的吐蕃人都臉面無光。


  赤果果的打臉啊,這還是曾經威風八面,想打唐人就打唐人的吐蕃人嗎?

  唐軍進兵時間為五月底,現在才七月初,已走了將近一半的路途,進展何其神速也!


  叔侄倆發出了陣陣的驚嘆,暗罵麴薩若真特M的無用,祖宗好不容易打下來的基業,就這麼讓人敗壞了!

  ……


  不說天下吐蕃人不高興,天下的唐人都高興,宮裡的兩位主子,聽聞捷報飛來,哪怕他們見慣世事,還是高興得緊。


  「攻下玉樹!」高宗皇帝親自在地圖上查看,他這幅地圖,由兵部進獻,實質上來自韋晞的參謀部,做得相對精細。


  看過地圖,李治竟然自誇起來:「朕這一輩子,有三件喜事,三件得意之事!」


  「噢!」武則天笑意盈盈地看著他。


  「第一件事就是被父皇立為太子!」李治臉上露出了勉懷之色,說起來:「父皇文治武功,前所未有,是天可汗!為我大唐立萬世不易之基,他立我為太子,我兢兢業業,時刻惶恐有負父皇期望也!」


  「九郎,你做得很不錯了,現在吐蕃滅國在即,實質上結局已定,如果他們有論欽陵在,妾身不敢斷言,但論欽陵不在了,我朝帶兵的又是駙馬,因此吐蕃必滅!」


  「破突厥、滅高句麗、滅吐蕃,三樁大事做來,想來先皇於九泉之下,亦會欣慰!」武則天說道。


  「是的!」李治伸手握住武則天的手道:「朕的第二件喜事,就是得娶媚娘!」


  「事實證明,朕的眼光不錯!謝謝你了!」李治鄭重地道。


  「都老夫老妻了,你這人哪!」武則天都不好意思了。


  李治笑眯眯的,心裡則在冷笑,笑的是周邊人等!

  他因為患病,把朝政委於武媚治理,讓天下人都笑他任由牝雞司晨,笑他前半生處在父皇陰影中,後半生呆在老婆裙擺下,是無用之人,窩囊廢。


  那又怎地,朝權給老婆,好過給兒子!


  這樣的道理只有他最明白,夫妻為一體,老子與兒子則會打架!

  他老子(太宗皇帝)是怎麼上位的,上位后是怎麼對待他父親(李淵),他這做兒子的會不知道?

  如果把朝權讓給太子,或者乾脆禪位,得,以後冷宮有份兒,隔十天新皇來看看你,盡一下孝心,都算對得你起了。(當武則天給奪走皇位后的待遇)

  別人怎麼說,怎麼罵,李治就是死撐也支持武媚!

  現在好了,三樁大事就是我高宗朝完成的,誰也搶不走!


  武媚也不錯,很聰明的女人,從不想篡位,因為她知道,有他在時,誰都別想攻擊她。


  他說一句頂武媚萬句!


  事實證明,朕的眼光不錯!

  「第三件事……」李治笑問武則天道:「媚娘可知第三件事是什麼呢?」


  「那不如我們學習諸葛亮和周瑜,在商量破曹(操)之策時各寫一紙,看看相同與否?」武則天搞搞新意思道。


  「甚好!」李治欣然地道。


  兩人各寫各的,拿過去一對,都笑逐顏開。


  文字相同,均為「駙馬」!

  「第三件事就是太平嫁了個好駙馬,在家是好丈夫,在朝是好臣子,朕心甚慰!」李治說起這個駙馬來,真是讚不絕口。


  武則天亦誇這個女婿道:「駙馬知感恩,忠君報國,懂用兵,文才好,對太平極是寵愛,夫妻家庭幸福!還識進退,為人謙遜,關心民間!」她告訴李治道:「朝廷決意以洛陽長安為中心,修建十字大馬路,殿上召對,駙馬一再說要以量民力而行,並不貪功!」


  李治會意地點頭,前朝煬帝開發大運河,導致民不聊生之事殷鑒未遠也。


  他給韋晞下定論道:「晞雖是韓信之後,卻不類其祖,有張良、蕭何之風也!」


  韓信、張良、蕭何為漢開國三傑,韓信被漢皇斥為謀反,一直沒被平反,張良蕭何則忠於漢室,知進退,助漢皇成就偉業,存一世美名。


  李治這麼說,是極高的評論了。


  「嗯,駙馬大才,攻打吐蕃,怎無大作?」李治興緻勃勃地問道:「可有作品給朕一閱?」


  聽他這麼說,武則天也覺得納悶了:「是啊,怎麼會沒有作品問世?須知攻打吐蕃這等大事,必有大作伴隨!」


  就她所知,還是有的,那就是《鐵血丹心》,只是這背景……乃韋晞與他外室唐甜,武則天提都不提,以免李治不爽。


  「不可能沒有的!」李治諸事順遂,心情好啊,閑得無聊,召來總管牛寺人問道:「駙馬可有大作問世?」


  為什麼問牛寺人?

  名義上牛寺人掌管皇家典藏,實質上管著情報,他若不知道,就沒人知道了。


  見君動問,牛寺人面有難色,給武則天喝問:「有沒有?」嚇得他連連叩頭道:「有有有!」


  他指手劃腳地道:「邏娑道行營急報到來之時,有個畫筒指名另送到了公主府里,雖不說什麼,奴婢以為,應該是有大作送到公主那裡了!」


  牛寺人給太平公主派人警告過讓他不要多言,但帝后問起來,牛寺人萬萬不敢隱瞞。


  「畫筒送給了公主,她為什麼……」李治皺眉道。


  要知道以前的太平公主是個藏不了心事的孩子,什麼都與父皇母后說的。


  與武則天對望一眼,武則天笑開道:「這孩子,懂得保護她的夫婿了!」


  ……


  太平公主府里,太平公主由宮女扶著,站立聽旨,她懷著孩子,特許她不用跪聽。


  原來是朝廷賀駙馬統大軍進佔吐蕃玉樹的獎勵,武散官升為從四品下的明威將軍,食邑加到六百戶。


  而太平公主,則因在後方保障有力(天知道她保障的),支持有功,則加食邑加到二千戶。


  帝后對她的寵愛可見一斑!

  然後內侍繼續傳皇帝口諭道:「朝廷既用駙馬為大將攻吐蕃,必不相疑也,若駙馬有大作送來,可送入宮裡一觀,讓父皇開心!」


  又學起皇后的話道:「皇兒,你不可獨吞大作!獨自開心!」


  太平公主朝天翻翻白眼,無奈地吩咐宮女去天簌殿取來《大將軍韋晞過巴顏喀拉山口圖》,交內侍送進宮中。


  「難怪!」帝后見過,知道為什麼太平公主不敢聲張這等大作。


  圖上作詩,氣宇軒昂,格調雄渾,極易招忌!

  「送明珠十顆給太平,就說朕觀圖后非常高興!」皇帝交代內侍道。


  他表明了他的態度,不僅不疑,還很高興!


  大將帶兵在外,給朝臣向皇帝進讒言壞了大事的事件還少嗎?現在看來,娶了太平公主的好處確實不差呵。


  這就是太平公主的保障之功了!大伙兒明白了不?(未完待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