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建設盛唐> 第三六三節 觀圖

第三六三節 觀圖

  洛陽城是天子腳下,大唐魔都,民眾富庶,生活一向都是不慌不忙,城?33??能人輩出,哪怕是天塌下來也有高個子給撐著。


  但這些天來,洛陽臣民們只覺得心頭堵得慌。


  做什麼事情都沒有勁兒,心都飛向了那個遙遠的地方。


  大非川,陌生的地名,哪怕是洛陽人,有更多的機會出外,也絕大部分不會到達那裡,但他們現在關心著那裡。


  有許多長安、洛陽的子弟參加了那個地方的大戰。


  洛陽人們都知道朝廷發兵巨萬,是高宗朝以來創歷史記錄的,與吐蕃人展開大戰。


  戰局如何?


  事涉國運,關心國家的人們想知道。


  家中有人參戰的家庭更想知道。


  每個人都想知道!


  從皇帝到坊間普羅大眾,都在翹首以待遠方的消息!


  謠言滿天飛,小道消息到處傳。


  一時間,洛陽城變成了饒舌城,人們削尖腦袋到處打探消息,就連胡商們也極關切唐人的戰事,他們甚至賄賂官府的小吏以求早點得到消息。


  商人重利,如果唐軍勝利,那表明西域安全,可以加大投資,否則,得趕快屯貨和收縮投資,要不然可惡的吐蕃人會把西域路上的他們搶得只剩下褲子一條。


  自然,謠言風暴中心處的朝廷、官府處於有利位置,他們手控前線的第一手消息,不過呢,他們的消息是乾巴巴的。


  軍隊奏摺能寫些什麼,心情好不好?對面的敵人很強?俺們不清楚打不打得過?這能寫嘛!


  看歷史書,許多描寫戰爭的片段都是春秋筆法,頂多就是遇到多少敵人,殲敵多少,自家傷亡多少,有時甚至寫得雲里霧裡,來個臣屢敗屢戰,看完了,你都不清楚我軍是勝還是負!

  倒是住在洛陽皇宮裡的小美女李六娘的消息來源較為豐富,她接連收到三份快遞。


  一是家信,馮小寶寫在出戰之前,他說對即將到來的戰爭他是充滿了信心,想要把這場勝利獻給他親愛的李六娘!

  信用白話文寫(他不會寫古文),寫得直白、肉麻至極,看到李六娘臉紅紅的,心裡卻美滋滋的。


  二是《荒城之月》,他化身為大詩人,給親愛的李六娘獻詩呢!


  這首詩的真實性不容置疑,因為是前監察御史婁師德書寫,他的品德毋庸置疑。


  小寶是大詩家、大詞人!


  他之所以少作品,是因為他身肩重任,將軍才是他的正職,要是他不做將軍,只怕會有更多的大作面世呢。


  而且他的兩份足以流芳百世的大作,都獻給了李六娘,獨一無二,令小娘子喜不自禁。


  三是《大非川作戰圖》,說起來李六娘就一肚子氣!

  由師從閻立本的婁師德所畫,馮小寶在上面留下西江月·大非川,這是第三件獻給李六娘的大作。


  剛剛送達,李六娘簽收后還沒看個仔細,居然給她的無良父母給借走了。


  美其名是借畫看大非川戰場,了解戰場態勢,可是借得也太久了吧,一借就是一整天,真是的!


  ……


  貞觀殿上,天皇、天后和重臣們匯聚,殿內則有個掛架,掛的赫然是《大非川作戰圖》。


  君臣們臉色嚴峻,從畫畫中,他們看到了許多東西。


  戰爭空前殘酷!


  唐軍戰事不利!


  婁師德畫畫忠於戰場態勢,畫出了唐軍的英勇,但吐蕃人勢大是不爭事實。


  雖然西江月的最後兩句較為樂觀,但人們只當馮小寶是自我鼓勵而已。


  無它,吐蕃人的軍隊嚇住所有人了。


  再就先前李敬玄(馮小寶依舊用他的印信發文)的奏摺來看,君臣們都在心裡打突。


  這M的吐蕃人又來玩四十萬大軍來也的把戲,每次都這樣,煩不煩啊!

  第一次四十萬吐蕃人滅掉唐軍十萬,已經讓天皇痛徹心頭,這一次四十萬吐蕃人打我大唐二十五萬,好象是四十五萬,足足多出二十萬,聽起來很可怕,加上這幅《大非川作戰圖》讓人身臨其境,得不到消息的君臣們頗有度日如年的感覺。


  如果戰敗了,那大唐的天下真的是坍了一個角!


  二十五萬人吶,還有十萬民夫,高宗朝最大的兵力集結,這是大唐子民的精華,一朝盡喪,煙消雲散,天皇無顏見祖宗了!

  天皇不顧皇帝的體面,坐在胡床上哀愁得雙眸茫然!


  天后則一副晚娘臉,象誰欠了她幾十萬貫的樣子,大伙兒毫不懷疑殺伐果斷的她等下會傳來杖斃哪個倒霉傢伙的消息。


  因此大臣們噤若寒蟬,P聲都不敢出。


  貞觀殿上愁雲滿布,獨有老軍頭劉仁軌臉現微笑。


  劉公仁軌,大唐第二代的名將(第一代是李績、蘇定方、侯君集),因救援新羅,在白江口之戰大敗倭子、百濟聯軍而名震天下,此戰給大唐海域帶來近一千年的和平!

  之後,他奉調吐蕃前線,幾乎是他作為主將主持對吐蕃作戰,馮小寶也曾在他手下效力,甚至得到機會,代為指揮大軍演習。


  所謂聞風知勝負,嗅土定軍情對於老軍頭那是板上釘釘的,劉仁軌看到這幅圖,比起殿里所有的人都知道得更多!

  此仗,絕非李敬玄的手筆!

  唐軍端的是視死如歸,打得慘烈至極,卻又大陣不亂,可以看出唐軍指揮得力,甚至能形成局部優勢,李敬玄沒那本事!

  必是積年老將所為!

  能夠做到這一步的,依劉仁軌對吐蕃前線將領們的了解,李謹行或行,又或者是,馮小寶的參謀長荊東靈!


  至於其他人等的指揮能力,還力不從心。


  再仔細看圖,用兵方式頗有靈氣(只有劉仁軌看出來!)應該是荊東靈為指揮的可能性更大。


  他的威望不足以控制大軍,那麼唐軍最高指揮官是誰已然呼之欲出。


  馮小寶!

  劉仁軌自洮河道大總管任上卸任,回朝後並無實職(他也沒作什麼要求,樂得偷閑),朝廷只將他作為諮詢工具,許多內幕並不知道,可是他舉一反三,知道得比其他人更多。


  講起來天皇李治也挺悲摧的,他老子留給他的老帥們(一代)都跟隨他老子去后,本來有個薛仁貴可以撐撐場面,結果來個大非川之敗,薛仁貴給撤職查辦,一蹶不振,以致二代將帥只得劉仁軌象樣子。


  現在馮小寶強勢崛起,或許李治的面子會給保住了,否則他給吐蕃、突厥、契丹的傢伙們踹得臉都腫了。


  再看圖,這樣打法,馮小寶這傢伙,不會做無謂之功,必有後手!


  如果打不贏,劉仁軌敢打包票,小寶逃得最快。


  馮小寶差不多成為他的弟子,劉仁軌太了解馮小寶了,這傢伙讀得書少(其實是讀古文少),為人處世與人大相徑庭:他用兵不拘一格,對敵不講仁義道德,對自己人其實還是蠻關心的,現在他改了為人,拿人命填戰場,只有一個解釋:所圖非小!

  一旦成功,瞬間翻盤,唐軍勝利!

  不忍見到天皇苦瓜著臉的樣子,他畢竟提拔了他,是他的明君,伯樂,該為他分憂。


  劉仁軌出班,從容奏道:「天皇陛下,臣有本奏!」


  「劉卿家請言!」李治有氣無力地道。


  「臣觀圖得出結論,吐蕃人情況佔優,卻帶憂,我軍情況雖劣,卻有喜!臣敢斷言,此戰我軍必勝!」(未完待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