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首輔沈栗> 第三百六十一章 此事不妥

第三百六十一章 此事不妥

  東宮正在全力籌謀推立皇太孫,皇帝的心裡卻還掛懷著另外一件事。畢?32??太子仍在,繼承者的問題還需慢慢考慮,但對北狄的怨恨卻令邵英夙夜輾轉反側,難以壓抑。


  自邵英繼位后,雖世家根深蒂固,老臣恃功矜寵,執政時屢屢被掣肘,但總體來說,他在處理朝政時沒有犯過什麼大錯。


  想要收的軍權收到手中了;想要打擊世家,以何家和金家為首的世祿之家也漸漸衰落了;想要培養個合適的繼承人,太子也確實令他和大臣們滿意;想要平復湘州,如今湘州也重回朝廷控制之下。


  唯獨在與北狄和親這件事上教他栽了大跟頭!

  市井中百姓對皇室「不靠譜」的抱怨不但太子聽到過,手握緇衣衛的邵英也早清清楚楚。


  這位一心要超過先皇,做聖賢明君的皇帝如今都不敢想象自己死後會在史書中留下什麼樣的記載,後世人又會怎樣評價他。


  滿腔怒氣悶在心中,邵英思來想去,唯有發兵討伐,用北狄人的鮮血才能洗刷自己身上的污點,扭轉自己在天下人心目中的形象。


  因此頗有些急不可待的皇帝便將沈栗等從集松之圍中僥倖得脫的幾人召入乾清宮,通宵達旦仔細詢問北狄人的情況。


  剛來時眾人還覺得皇帝是想了解一下集松之圍的詳細情況,但一整夜的時間足夠讓沈栗等人漸漸察覺出皇帝八成是想起兵攻打北狄。


  眾人面面相覷,看出彼此眼神中都有幾分無奈之色。


  沈栗垂目,看來這一場失利令皇帝失去了往日冷靜,變得有些急功近利。


  如今並非討伐北狄的好時候。平湘之戰剛剛結束不久,朝廷亟待修整,國庫也需填充,集松之圍的打擊令國人陷入沮喪,士氣低落。況又面臨太子病弱之危,國儲之事不解決,朝中不免要再起波瀾,而世家仍在苟延殘喘……


  北狄人既然敢翻臉,難道就沒考慮過如何面對盛國的怒火?對方一定是早有預備。在這種情況下,盛國能夠擊退北狄入境的軍隊已是不易,何況反攻?


  大型戰爭是需要準備的,邵英為打湘州籌謀多年才敢動手,如今卻要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發起對外戰爭,又是向盛國人並不熟悉的草原上去,勝算著實不大。


  而一旦再次失敗,皇帝和朝廷的威信必將受到更大的損害。


  眾人心頭都有幾分勸諫的意思,然而皇帝只是一再詢問,卻半點不提心中打算,旁人便是想勸也無從下手。再者,他們是東宮屬臣,對這種家國大事,也不好貿然開口。


  天色微明時,太子帶著大皇孫過來請安。


  這是東宮商量好的決定,教大皇孫多在皇帝面前露露臉,以求皇帝真有考慮儲位的意思時,能先想到這位時常在膝頭環繞的嫡孫。


  見到自己頭一個孫子,皇帝的臉色緩和了些。東宮屬臣鬆了口氣,再過一會兒便是上朝的時候,前頭他們不用去,趁著皇帝心情好,趕緊告退。


  別人退了,沈栗卻偏偏教大皇孫拽住。


  大皇孫年紀幼小,被宮人們看得緊,很少能見到外人。沈栗則是少數幾個他能接近的外臣之一,更何況沈栗還在一定程度上充當了他的啟蒙老師。


  自沈栗加入送親隊伍至回到景陽這段時間,大皇孫已經很長時間沒見到這位會講有趣故事又能陪他玩耍的人。原本熟悉的雅臨也不見了,父親告訴他雅臨已經永遠離開,不會再回來,大皇孫雖不明白什麼是死亡,但也明白了分離不是件好事。故此今日乍然見到沈栗,便頗為親近。


  「難為他還記得你。」邵英笑道:「你便留下來陪他坐一會。」


  於是沈栗「有幸」陪著太子與大皇孫享用了一頓早膳。


  大皇孫最得太子重視的兒子,父子兩個一向親密。太子去集松會盟的這段時間,是大皇孫有記憶以來與父親分開最長的時候,因此近些天他便比較黏著太子。早膳過後,當皇帝父子要去早朝的時候,皇孫一手拽著沈栗袍子,一面要求要和皇祖父、父親同去。


  邵英笑道:「你這樣小,能聽懂什麼政事?到時不要覺著無趣便鬧起來。」


  太子方要令兒子留下,大皇孫搖頭道:「孫兒是咱們邵家的人,天生就該知道參知政事。便是有不懂的也可教沈大人講給孫兒聽。」


  邵英挑眉。孫子口中所謂「天生就該參知政事」的言語大約是被人說給他聽的,但難為他這小小年起竟懂得其中的意思,還能在恰當的時候說出來,這便是活學活用了。


  邵英心下就有些高興,笑問道:「有不懂的,沈卿便能給你講懂了?」


  大皇孫板著小臉一本正經道:「沈大人總能把書上寫的那些教人看不懂的話給孫兒說明白的,想來那些『政事』也是一樣的。」


  邵英是知道沈栗有時會給大皇孫講些故事的,聞言似笑非笑看了看沈栗:「那便讓沈卿陪著你去聽一次,不許亂跑。」


  太子心下暗喜。


  不管是父皇有意為之還是一時興起,將元瑞帶去前朝這種政治意味濃厚的舉動都會給他帶來好處。落在有心人眼中,自會令推立皇太孫一事更加順利。


  看了一眼沈栗,果然不負福將之名。


  沈栗當然不能堂而皇之地將年幼的大皇孫抱到大殿中去。在驪珠的示意下,沈栗抱著大皇孫,站在通往大殿的步廊中旁聽,當然,他也沒忘了有意無意偶爾讓大皇孫露出個衣角、側臉之類的。


  在上朝時敢於東張西望的人是鳳毛麟角,但只要有一個大臣發現了大皇孫,也就相當於整個朝廷都發現了。


  果然,這天的早朝上大臣們都有些心不在焉,時不時就想抬頭去望步廊入口。


  然而緊接著皇帝的命令便令他們陡然一驚。


  「朕欲親征!」毫無預兆地,邵英忽然宣布:「北狄大逆不道,朕要領兵討伐。」


  饒是封棋修鍊成精,也忍不住哆嗦一下。


  「不可!」幾乎異口同聲,大臣們的意見從未如此統一。


  一般來講,除了開國時,只有兩種情況下才會發生皇帝親征這種事。一種是國家將亡,皇帝須得殊死一戰;另一種是料定此戰必勝,皇帝去做吉祥物順便收穫功勛。若還有,那便是皇帝頭腦發昏。


  大臣們覺著邵英就是……氣昏了頭。


  邵英登基前的確是位領兵作戰的皇子,但如今做了皇帝,大臣們怎麼可能同意他發起一場多半會輸的戰爭?


  邵英也不意外,又爭了幾句,便不甘不願地表示:「既然諸卿一再阻攔,也罷,朕不去。但北狄不遜,必須伐之。朕欲令才經武領軍五十萬,替朕出征。」


  才經武嚇了一跳,此事毫無預兆,皇帝半聲沒言語,怎麼就要讓他領兵打仗了?

  閣老們心下稍安,看來皇帝還沒完全失去理智,先前提到親征不過是為了現下「以退為進」,叫大臣們答應他起兵。


  果然,大臣們遲疑了一會兒。按說皇上已經退了一步,臣下們再反對,未免有些不恭,但此時開戰確實不智……


  邵英盯著才經武。才經武心下叫苦,他也不看好這一戰,然而他完全是靠皇帝的信任過日子的,哪有反對的資本:「微臣……」


  才經武方欲領旨,封棋忽然怒斥道:「你這奴才,竟敢挑唆皇上為此不智之舉,果然柔奸成性,不可輕饒!」


  不但罵,老首輔箭步奔來,舉著笏板就要打。


  封棋的舉動似乎為大臣們找出了一種新的方式來勸諫皇帝,御史們搶先參奏,將才經武從頭到腳批駁一頓,奎罵聲不絕於耳,甚至有人大呼「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才經武的臉青了。首輔叫他奴才,說他柔奸成性,這可著實揭人痛處,不說日後前程如何,便是眼前的鄙視和污衊也令他難以接受。哪怕他位列朝班,功勛卓著,在這些大臣眼中,他仍是個卑微的內監!


  邵英的臉也青了。才經武為人如何他心中有數,這些大臣們之所以如此「群情激憤」地參人,其實是在隱晦地表達他們對戰事的反對之意。


  (未完待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