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苗頭
陽春三月,宜出行。
李蹊堅持在家陪著寶貝女兒祺姐兒過完人生中的第一個女兒節,方才依依不捨的啟程前往京城參加九月里的武舉會試。
三月三上巳節這天,李蹊同茴香一道給祺姐兒用蘭湯沐浴,又帶著她們娘倆往郊外去游春,臨水飲宴、採桑喂蠶、打鞦韆、放風箏……
總之把這個時節能玩的通通玩了一遍,把個祺姐兒樂的簡直不知道該怎的好了,一整天都要李蹊豎抱著,稍微換個姿勢,她就要不滿,咿咿呀呀的開始吵鬧。
李蹊試了幾回,明白了她的意圖后,就一直豎抱著她,祺姐兒也就安靜了下來,睜大了眼睛盯著眼前的一切,還時不時地就要「咯咯」笑兩聲,再「哦哦」地喊兩聲,小胳膊小腿動個不停,水都不知道她在高興些甚的,卻是說不出來的快活。
卻把李巡檢急了個夠嗆,擱家裡團團地轉。
李太太都不擔心,雖然一時不見就想的慌,可祺姐兒由自個兒的娘老子帶著,她有甚的不放心的。
李巡檢卻一會兒擔心祺姐兒在外頭睡著了,到時候著了風受了寒。一會兒又擔心祺姐兒去了陌生的地界,小人兒到底眼睛乾淨,到時候看到甚的不好的東西就遭了。
一整天都在碎碎念,正忙活和家裡頭春宴收尾事項的李太太聽著耳朵都快起繭子了,白眼更快翻到後腦勺上去了。
不由沒好氣地道:「怎的這樣婆婆媽媽,就你這個當祖父的知道疼人不成!」
把李巡檢又氣了個夠嗆,還要埋怨李太太不把天底下最可愛的孫女兒放在心上,把李太太氣的差點笑岔過氣去。
好容易黃昏時分,李巡檢盼星星盼月亮的盼回了祺姐兒。見她窩在李蹊懷裡睡容安逸,呼哧呼哧的打著小呼嚕,顯然是累壞了,不過饒是睡夢中都時不時的還要扯出個笑容,露出一邊酒窩來,不用問都知道玩的很開心,這才放下心來。
可到底還是不免又把李蹊訓了一頓。
李蹊摸了摸鼻子。
世人常說隔輩親,沒想到就連他老子都不能免俗。
如今抱起孩子來,不知道有多溜。
還記得他小辰光,身上還穿著夾衫呢,他老子恨不得就要拎著他的脖頸把他往後院湖裡頭丟,好教他學游泳。可如今卻把小孫女捧在手心裡,要星星不給月亮,難得哭一聲都要追出追進的問幾遍,總以為他們會掐了她一塊。饒是這樣,還要三天兩頭的責怪他對孩子太過嚴苛了。
天地良心,他可是親爹。
可這也是親爹,他就不同他計較了。
至於他「越俎代庖」給祺姐兒取乳名一事兒,看在岳父大人的面上,他也不同他計較了。
過完三月三,李蹊一步三回頭的離開了崇塘,只不過並沒有如李迪所願的那般,李蹊並沒有帶上茴香,茴香自然也就沒法兒再帶上她同行了。
畢竟祺姐兒還在吃奶,又是茴香貼心貼肉帶到這麼大的,李太太雖然給她安排了乳娘,但幾乎就是個吃空餉的。
李太太為此卻相當得意,覺得茴香既能將祺姐兒照顧好,從出生到現在就沒打過一個噴嚏,又能服侍好李蹊,將自己院子里的庶務打點的井井有條,還能抽出空閑來指點小姑子針線裁剪,給他們做鞋做襪的……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做了母親的緣故,行事上頭更是日見精明,不知道有多能幹,真是逢人就贊的。
但因著祺姐兒的緣故,茴香不可能捨得丟下祺姐兒陪著李蹊進京,兩口子更不可能帶著還不會走路的女兒一道進京。
這年頭,饒是大人出行都得冒著一定的風險,更遑論對這個世界幾乎還沒有抵抗能力的小嬰兒。
打定主意,李迪自是沮喪的,一連幾天都悶悶不樂的。與她志同道合,只一面就成了手帕交的丁香也替茴香感到遺憾的。
她很知道,機會是求不得的,一旦錯過了,或許就不會再有了。
茴香卻並不覺得有多可惜的。
雖然她都已是做母親的人了,最遠的也就去過蓮溪而已,不過一直以來,她對於走出去本來就沒有過多大的嚮往,難得的同妹妹們意見相左。
雖然李蹊離開了,但能待在這麼個小小的院落里,守著她的寶貝女兒一天天長大,一天比一天更結實。夜深人靜的時候,守著熟睡的女兒,把李蹊寄回來的書信一封封打開看,給他回信,也是件很有意思的事兒。
她已經心滿意足了。
何況娘家亦是一切順遂的,她真的再無遺憾了。
……
天波易謝,寸暑難留。
花椒從未覺得歲月過得這樣快過,送走李蹊,眨眼的工夫,時序就進入了六月,細雨迷濛,春水盈野,家裡頭二堂哥、三堂哥同六哥又齊齊動身,由秦連豹同秦連鳳陪著,往省城去參加院試。
院試之後,索性沒有回來,七月底,在省城同大堂哥、方案首會和后,直接參加鄉試。
就像打了雞血一樣。
饒是花椒,都被小小子們這般時不我待的拚命勁頭給鎮住了。
或者可以這樣說,滿崇塘,滿蓮溪,甚至於整個寧江府,整個江南省,都被二堂哥、三堂哥同六哥給鎮住了。
一門同科三秀才,不說前無古人,可放眼整個文風興盛的江南省,也絕對是屈指可數的。
花椒不知道外頭是怎的個景象,可整個崇塘就像燎原的野火一般,一下子就沸騰起來了,人們爭相奔走轉告,看向秦家人的目光俱都發亮。
不過據四堂哥同五堂哥回來悄悄告訴她們說,其實如今滿崇塘最熱鬧的還不是車水馬龍、門庭若市的自家,而是九甲、十甲上頭的各大賭坊,據說已經拿了大堂哥兄弟四人接下來的鄉試結果在開盤口了。
從一題三不題,到四考四題,據說賭注每天都在變化中,不過也不知道為甚的,二題二不題,三題一不題的賠率最小,看來大伙兒都對大堂哥四人挺有信心的。
而且不只往日里的那些個賭徒恨不得白天黑夜的守在賭坊里,隨著鄉試的臨近,氣氛越發高漲,就連許許多多原本對「賭」之一字唯恐避之不及的老百姓,都參與進了這樁可謂全民盛事中來。
甚至於就連一向謹慎的老舅婆過來尋秦老娘說話的辰光,都無意中說起了她前兩天跟幾個老姊妹為了做月餅去崇塘置辦糖、面的事兒:「……就抽空去下了個注,買的四考四題,花了五百個銅子兒。」
還道:「我們每個賭坊門前都看了一回,四考四題同四考四不題的賠率都是數一數二的高,我買的四考四題更是高到一賠十……」
把秦老娘唬了個夠嗆,半晌才回過神來道:「嫂子,你怎的會摸上賭坊大門的?」
老舅婆就呵呵地笑:「嗐,我哪裡知道賭坊大門朝哪兒開的,還不是這會子滿崇塘,人人個個都在說咱們家大郎兄弟中舉的事兒么,我們聽著一時好奇不過,就跟著人流過去瞧了瞧……」說著還道:「姑太太是沒見著,那叫一個人山人海啊,整條巷弄里,上到七八十,下到剛會走,那一個個手裡頭可都捏著銅錢兒,盤算著下注呢!」
這話一出,饒是花椒姐妹已經從四堂哥五堂哥那聽說過這麼樁事兒了,都差點驚掉了下巴。
這也未免太過瘋狂了。
秦老娘更是握了老舅婆的手同她道:「大嫂,這可是能上癮的事兒,你可得仔細才好。」
老舅婆就直點頭:「我知道我知道,這不是熱鬧好玩兒么,只這一次,往後就是鬼來拖我,我也再不去的。」
不過話音一落,就覺得自個兒這話不對:「說不得還要再去一次的,待下回大郎哥幾個進京考狀元的辰光,我再下一回注,保證就再不沾了。」
花椒同姐姐們面面相覷。
秦老娘更是怎的想都放心不下來,同秦老爹道:「賭博可是破家滅門的事兒,但凡贏面大,嘗到了甜頭,就要上癮。但凡輸了銅子兒,那更要翻本要拚命……」
秦老爹也覺得這事態或許有些失控了。
按說為著科舉開盤口也不是今天他們崇塘才有的事體的,可別處他不大知道,可他們崇塘,卻是自來沒有鬧得這樣大過的。不管因著甚的,都不是甚的好事體。
秦連虎兄弟原本都沒把這事兒當回事兒,尤其秦連熊,要不是族法家規明令禁止子孫賭博,他都想上去玩兩把的。
不過是趕熱鬧罷了。
可聽得秦老爹這麼一說,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能賭贏自然是好,可若是賭輸了呢!
雖然同老舅婆一樣,抱著不過圖一好玩這樣心態的人確實不在少數。到底是自家崇塘走出去的秀才,自是自傲的,也算是抒發一下心中的歡喜之情了。贏了博一樂,輸了也不可惜。
可不能不排除,有些人是真的過來贏錢的。
一旦動了貪念,若是贏了,也就嘗到了不勞而獲的滋味,若是輸了,心中說不得就要生出惡念來,壞了心術。
雖然不是他們的過失,總歸不美。
何況他這輩子最討厭的就是被人利用,若是真箇有人在後頭煽風點火,斷然不能容的。
秦連熊就過來同李巡檢提了提,李巡檢挑了挑眉頭。
這幾天上,他已經察覺到街面上風頭不大對勁了。
賭坊里那叫一個熱鬧,雖說好些個老百姓都是為著給秦家兄弟下注才過來的,可保不齊就有些人這輩子都沒進過賭坊,瞧著那些個玩意兒稀奇心熱的,再被賭坊里的猴兒三兩句話一攛掇,一個沒忍住,想著反正也是小來來,能輸幾個錢,既然撞上了,索性下去玩兩盤。有的玩了,不管輸贏都還能收住手,有的卻是一發不可收拾的。
至於那些個素來上癮著魔的,那就更不消說了,人來瘋三個字兒說的就是他們,更是不顧饑寒不顧晝夜了。
這才幾天的工夫,雖然街面上還沒人敢放肆,可巷弄里已經生出好幾樁不大不小的事體了。
所以昨兒夜裡頭,他已經讓巡檢司里的兄弟們加點兒巡查了,入夜後更是得把每甲之間的閘門全都鎖上,誰敢徇私,只管走著瞧。
今兒一大早更就準備通知鎮上的一眾賢達,請他們出手壓一壓這股邪火,手指甲別摳的這樣深,到時候來個引火自焚,可是哭都沒地兒哭的。
沒想到秦家竟也察覺到這苗頭了。
不由想起秦家遠在省城的四兄弟,還有那兩個在自家田莊上苦練的臭小子……瞧著秦連熊的眼神自是羨慕的。
可再想到自家寶貝孫女,粉妝玉琢,一雙烏溜溜的大眼睛,眼睫毛又密又長又翹,就同小扇子似的。明明還不會說話,卻甚的都知道。家裡頭那麼多人出出進進,可只要到了黃昏他每常家去的辰光,就一定要人抱著在門口等他,然後誰都不要,就要他一個人抱……
這心裡一下子就熨帖了起來,等兒媳婦再給他們生上三五個同孫女一樣聰慧一樣健康的大胖小子,他哪裡還用再羨慕秦家兄弟的。
把這裡頭的緣故三兩句話同秦連熊說了說,又道:「我聽說八月半后,恕誠老弟的夫人同長女就要從宣歙過來崇塘了,怎的樣,到時候要不要我來替你們做個大媒?」
不理會李巡檢的胡言亂語,秦連熊一回到家,就將這裡頭的貓膩告訴給秦老爹秦老娘聽,讓他們安心。
又一連幾天,家裡頭留意著崇塘的動靜,眼見這把火確實慢慢弱了下來,顯見沒人在背後添柴鼓勁兒,秦老爹秦老娘這才真正安下心來。
花椒這才知道這裡頭的貓膩,自是咋舌的,又有些無奈。
這世上的事兒,好事兒都能叫人翻出壞事兒來。
丟到腦後索性不再理會,繼續同姐姐們打點去李家赴秋宴的隨禮。
只這日打扮一番出門時,給她們姐妹駕車,護送她們前去李家的羅冀卻總覺得有道目光似乎如影隨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