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看著顧七月就在坐在自己身邊,屬於她身上獨有的少女馨香陣陣的傳了過來,他隻覺的一陣心跳加快,意亂情迷。
兩人看著夜空一時無語,好一會兒,顧七月突然輕歎道:“沒想到,我今天成了殺人犯!”
十五知道她是第一次殺入,心理上有壓力,“七月,你記住,在戰場你殺的是敵人,你不殺他,他就會殺你!”
“恩。”顧七月輕聲答應。
十五見她還是悶悶的,“如果你不殺他,他就會來殺你,殺你的親人!”
“我知道,你想告訴我,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你放心,我不是那些悲春傷秋的嬌小姐。”
十五眯了眯眼睛,“這次回去以後,我去哪裏,你就同我去哪裏,我絕不讓你再經受任何傷害。”
顧七月第一次切身體會到一個男人對自己的情真意切的關切,開心的笑起來,仿佛有一縷明亮的陽光照進了心靈,自己的未來,有了最堅實的依靠,“好,你去哪裏,我去哪裏。天涯海角,我們在一起才好。”
兩天後,十五又率軍剿滅了天台山附近的一股土匪。
這時探子來報,有三萬西涼大軍從甘陝過來,擊潰當地守軍,已經沿著陽山,直奔邊城而來。
十五立即調轉馬頭,天黑前,在天台上南麓截住了西涼大軍先遣部隊的一萬人馬,激戰半夜,擊潰大半人馬,領頭的西涼將領率領不足八千人退回甘陝境內奔逃而去。
十五擔心邊城,整頓隊伍,立刻發兵夜馳回援。
距離邊城三十裏外時,隻見得邊城外火光衝天,似是激戰正酣。十五率軍立刻加速,進到五六裏時,隻聽得喊殺聲震天,半空中火箭四射,戰馬瘋狂騰越衝撞,正是那隊極為驍勇的西涼騎兵。
火光中,遠遠的看見南宮晟玉也在戰場之中,顧七月知道南宮晟玉武藝平平,急忙縱馬往他的身邊殺去,南宮晟玉見身姿颯爽的顧七月突然出現在自己身邊,廝殺中,總是不離自己的左右,完全是一副衛士的姿態,心中不由的一暖。
十五及時率軍回援,立刻參加到激戰當中,與留守的副將焦亮一部縱橫合擊,西涼軍立刻潰不成軍,四散逃竄。最後清點戰場,擊殺西涼一萬敵軍,剩餘五千敵軍全被俘虜。
大戰告捷,南宮晟玉設宴,在院子裏擺了幾十桌酒席,場地中間生了火堆,上麵架著的全羊正烤得滋滋冒油,肉香隨著風迎麵撲來。普通的士兵坐在外麵吃席喝酒,南宮晟玉又在花廳裏另設了酒席, 當中主桌上除坐了南宮晟玉和幾位軍部將領外,見十五顧七月到了,朝著他們招了招手,十五兄妹坐到了這裏。
南宮晟玉見大家到齊,站起身來說道:“本王和各位將士同生共死這麽久,但從未這樣聚在一起,今天借著石將軍勝利而歸,咱們抗擊西涼兵大戰告捷的機會,一定要痛飲一番。”南宮晟玉講開席前的場麵話,眾人一時靜了下來。
“謝王爺。”大家齊聲說道。
“不必拘禮客氣,本王拿你們都當朋友相待……”
對於南宮晟玉的口才,顧七月是佩服的,他那極富煽動力的演講能力真的皇家兒女與生俱來的,她望塵莫及。果不其然,南宮晟玉的話一講完,廳裏廳外的眾將士立刻群情激動,均舉著酒碗站起身來,一起喊了聲“幹!”然後一仰脖把碗中的酒灌入腹中。
自是不敢搞特殊,也跟著大夥一起豪情了一把,然後坐下來悶頭吃肉。
在坐的各位將相大多是布衣出身,受到南宮晟玉此番款待,均覺得很開心, 宴畢,南宮晟玉搬出一張古琴,自己先撫了一曲,但聽得琴聲悠揚,美妙異常,在坐的眾人紛紛讚歎,南宮晟玉真的是人中龍鳳,不但才智過人,竟然連古琴也彈奏的這樣美妙,真可謂天下第一人!
南宮晟玉一曲演奏完畢,笑著看向顧七月,“不如請七姑娘舞一曲以助興如何?”
眾人立即符合地擁護,顧七月也不推辭,笑道:“那就獻醜了。”
醜字一出,顧七月的人已經翩若驚鴻一般落在場中,衣袂飄渺,出塵絕世,眾人又是一陣喝彩,南宮晟玉玉指輕揚,一陣深情優美的曲調響了起來,而顧七月的銀劍清嘯一聲,已隨她飄然的身影,閃著銀光飛舞起來。
星空下,十五在那裏靜靜地看著,細細聽著,那一琴一劍如多年的故交一般,配合得竟如此契合。
一時間,所有人的神為之奪,魂為之攝,佳人的銀劍翩若驚鴻,婉若遊龍,南宮晟玉的琴音清越悠揚,纏綿動人。
一曲終了,每一個人都還沉浸在那美倫美煥的劍舞中,十五看向南宮晟玉,卻見他在那裏神情的凝視著顧七月,而顧七月也是笑盈盈的回望著他,他們的眼神看起來來竟如此熱切愛慕,但隻是一瞬即逝,顧七月如常微笑地回到座位上落坐,南宮晟玉含笑讚歎顧七月的劍舞得已出神入化之境。
十五心中黯然,顧七月這樣一個絕代美人,聰慧異常,文武雙全,與宮晟玉真的是天生的一對,地設的一雙!心裏瞬間翻江倒海,酒喝下去仿佛也是苦的!
顧七月因為喝酒舞劍,臉上一片暈紅,更顯得芙蓉如麵柳如眉,看的南宮晟玉心蕩神馳,“七姑娘,可否在彈唱一曲!”
如果是平日,顧七月一定會拒絕,她從耶律赫寒的王府出來,在就沒碰過樂器,也沒唱過歌,但今日喝了幾杯酒,又打了勝仗,她心中歡喜,於是笑盈盈的答道:“我隻會彈古箏!”
“來人,取張古箏來!”南宮晟玉立刻吩咐到。
顧七月素手清揚,一串流暢的音符飄了出來,她隨即唱道:“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