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六六章歸元神訣,重塑根基
沒有了必死的意志,杜玄又有補償和厚利,彌四海也不再搞別的幺蛾子,直接答應了下來。不過,條件雖然談妥,但是,這畢竟是不好的事兒,有其隱患存在。可以說,最好的做法便是將彌四海毀屍滅跡,但是杜玄卻是有幾分愛才,捨不得讓彌四海這麼一個奇特之人就此消失。
既然如此,為了保證絕對的完全,不給自己造成什麼麻煩,必要的掌控自然是要的。所以,杜玄也分出了一道神念寄神,與彌四海合一。不過,杜玄這道分神,並不掌控彌四海的行動修鍊,這些基本事務全部還由他自己做主,分神只負責監管他有沒有悖逆的傾向,也就是說,只是一道保險。
本來,彌四海還頗為抵觸,但是,見得杜玄寄神之後,也的確不干擾他什麼,也就稍稍釋懷。其實,他不釋懷也沒有辦法,畢竟,形勢比人強。一開始,他也許還會拚死抵抗,但現在,過了那個階段,也就這麼著了,更懂得好死不如賴活著。
「好了,現在你可以把生死簿碎片交出來了!」這個時候兒,杜玄也不在耽擱,直接吩咐道。
彌四海心中仍有不甘,但沒有辦法,誰讓形勢比人強呢!這一刻,他心中對變強有了更深的渴望,對於六大猴族神獸血脈合一也有了更深的執念。解離自身與生死簿碎片的一切聯繫,將其顯化於虛空,朝著杜玄飛去。
半空之中,杜玄體內的簿老變射出一道黑虹,將這一塊生死簿碎片一卷而走。而卷中的那一剎那,杜玄明顯感覺到了不斐的斥力,抗拒,很明顯,這一塊生死簿碎片,也有了自身的靈性。
這代表著,彌四海手中的這一塊碎片,並不是孤立的,單獨的一塊碎片,他也經過了不少的融合。這自然是讓杜玄更加的高興,因為,這代表著其中蘊藏的利益就會更大。
這一塊生死簿碎片的靈性,明顯還不像簿老這樣擁有了完全的意識,所以,抗拒力雖然不小,但終究還是螳臂當車,最終被化納,融合。當是時,一道道洪流便從生死簿碎片之中吐出,流貫杜玄的身軀各處,甚至包括七大本命法寶之中。
洪流如潮,奔流不息,後勁十足。
杜玄知道,自己這一次「做壞事」十足是撿到寶了。因為,這明顯是彌四海自身根基不足以承受更多的加持,所以殘存了很多力量在生死簿碎片之中,只能慢慢的釋放,厚實根基。現在,全便宜他了。不然的話,杜玄沒殺彌四海,生死簿碎片沒有剝奪彌四海的底蘊,自己絕不會有這麼大的收穫。
沒過多久,杜玄便感受到自家強制封印的金仙六重封印開始鬆動,似乎要將他的修為,往金仙第七重推進。而這是,還殘留在體內的部分真武大帝水道本源,也蠢蠢欲動,開始推波助瀾。
如果說,杜玄將自己在金仙六重的根基打牢、打結實了,他絕對不會有任何的抗拒。可是,通過之前他和哪吒的一戰,他知道,自己其實還是可以有很多潛力可挖,漏洞可補的。畢竟,如果真箇以絕對公平的視角來論的話,杜玄的根基,是不如哪吒的。
哪吒都比不過,那比哪吒更厲害的楊戩、孫悟空很顯然他也不如。而杜玄其實在天線層次,是要超過他們的,之所以金仙層次反倒是落後了,就是因為有了真武大帝本源加持,實力晉陞的太快,所以根基有些浮動。
當然,這是相對而言的,其實,和普通的金仙比起來,他的根基已經是強的離譜兒了。
感受著那搖搖欲墜的修為屏障,杜玄心頭也頗為焦急,他知道,自己一旦修為晉陞,也就意味著他的根基虛浮再度嚴重,而在想補回來,就更加的困難了。
浩浩洪流,源源不斷的湧來,強逼著杜玄往更高層次推進。杜玄連山法眼極速運轉,得出一個結論,要想遏制自己的實力晉陞,只有散功一途,舍此而外,別無他法。
杜玄眼眸之中精芒閃爍,只經過了剎那猶豫,便行下定了決心——散功重修。
就此,杜玄盤膝作於地上,雙目微閉,雙手結印,正是化道之法——大解脫輪。
內外結印,光華成圓,化作金輪,於體內轟然轉動。
隆隆的聲響從杜玄的體內傳出,碰撞劇烈,就好像是大海撞上了高山,激烈澎湃;又好像神兵對上了法寶,火花四濺。那聲勢,在一旁的彌四海看了都覺得心驚膽顫,因為他從虛空之中盈動的氣息,能夠感受到杜玄是在做什麼。
這一刻,他既對杜玄的堅決果敢感到欽佩,同時,又覺得這是自己的一個好機會。尤其是後者的情緒,更加的劇烈一點兒,不過想了想自己體內隱藏的杜玄分神,在加上可能存在的杜玄試探,他終究還是老老實實的,一動沒動,就這麼的冷眼旁觀,靜靜的看著。
化道本身合乎天理,自然用不著這麼的激烈,杜玄之所以出現如此的境況,那完全是因為之前外力加持帶來的晉陞之勢,滔滔如浩瀚洪流,想要把澎湃的江河逆流,豈是等閑?不過,終歸還是天道本能更加的強大,那洪流之勢越來越小,越來越緩,很快停止,並開始倒轉,逆流。
伴隨著洪流逆轉,杜玄的實力開始衰減,但是,根基並沒有夯實。這些力量都開始紛紛繞繞的離體而去,準備融入這一方天地之中。
這個,杜玄自然不能容許,那樣的話,他就真的成了自殘了。
杜玄本來還想著動用黃泉葫蘆的大羅之力幫忙鎮壓一下,好完成自己的根基重塑。可是這一刻,還沒等他動手,他體內的原初之水水脈法力突然震動了一下,而後,一道道玄奧法訣自發的烙印在了杜玄的腦子裡。
這些法訣杜玄非常的熟悉,正是當初洞陰大帝幫自己重塑根基之時所用的手段,名為歸元神訣,乃是洞陰大帝本命道法《水源經》中的一門妙術。
原初之水本來就千變萬化,洞陰大帝就用這種特性,創造了這種改易根基的手段。他本人就多次使用過,從而讓他先天神體的天然限制,近乎成為了空殼,也讓他成就了現在的先天水神第一人。
洞陰大帝當初要收杜玄為徒弟,為什麼不怕兩脈不和諧,不同意,就是因為有歸元神訣在。只可惜,上一次洞陰大帝為杜玄轉塑《水源經》根基之時,被杜玄自己給拒絕了。很顯然,洞陰大帝並沒有斷了收杜玄為徒弟的念想,所以,還是留下了後手在。只不過,這一次沒有了洞陰大帝的神力幫忙,一切都得杜玄自己來。
和上一次一樣,杜玄仍舊沒有選擇《水源經》為根基,依舊堅定的站在了真武大帝的《玄天真武總攝萬水真法》之上。儘管,他已經準備拜洞陰大帝為師,但是,道路他是要自己走。因為,這是他認定的大勢,而且,還得到了女媧娘娘的認可。
在道途的選擇之上,不到最後,每個人都會認為自己的選擇才是對的。杜玄堅信真武之道,但是,卻也不敢說《水源經》有錯,因為現在洞陰大帝還站在更高的層次,距離終點只差一步之遙。如果洞陰大帝證道成功,那就說明,他才是對的,杜玄的堅持,杜玄的道路,統統都是個笑話,在南轅北轍。當然,如果反過來的話,洞陰大帝證道失敗,那杜玄道路的成功就有了更大的希望。
《玄天真武總攝萬水真法》,洞陰大帝早就有了秘籍,甚至還看過,精心研究過,但他終究沒有採納。這是他一路無敵自然帶來的底蘊,帶來的自信,也可以說是一種驕傲,沒有親身經歷過,試探過,他絕不相信,自己的法會低人一頭,遜人一籌。
杜玄如果此時改換根基,選擇《水源經》,那麼絕對能夠給洞陰大帝的內心注入一記強心針,讓他擁有更多的自信,更大的底氣去衝擊,去證道。因為,這代表著更多的人看好他的《水源經》,這本身便是一種大勢兒。洞陰大帝一直在堅持讓杜玄這麼更改,其中也有這樣的心思在裡面。
但是,越是如此,杜玄就越不能改換,哪怕自己是錯的,杜玄也不能改。因為給洞陰大帝加油助威,讓他有了更大的成功可能,也就意味著自己沒什麼希望了。路就這麼一條,終點就這麼一個,那怕是師徒,在面對這般的道途選擇,也只能如此,這很無奈,但誰也沒辦法。
杜玄運轉歸元神訣,很快,百川匯海,他離散、化道的法力統統都行自然演變,化作原初之水,湧入了最新成就的本名法寶——萬化神鏡之中。
明晃晃的鏡光一照,杜玄化道的速度更快,實力飛速的下降,很快變跌落了金仙六重,然後是金仙五重,金仙四重,……一直到得金仙一重,初成金仙之時,大解脫輪還要運轉,繼續的促使杜玄化道,逆命神舟轟然一震,時光凝滯,一切停止。這時萬化神鏡鏡光再度一刷,直接將大解脫輪都給刷爆,化散為法力,在演變為原初之水,湧入萬化神鏡之中。
杜玄很清楚,自己的根基,一直到剛剛修成金仙之時,都是沒有任何的問題的,那是絕對的橫掃諸天無敵,所以,他並沒有繼續,從本來開始。原因很簡單,那樣會浪費時間,浪費法力,畢竟,重塑本身也會消耗。杜玄希望自己根基穩固、強大,但並不意味著他願意自己的戰力衰減太多,要知道,本來留給她進步的時間就不多,無論是真武大帝的本源,還是生死簿碎片之中的本源,都是好不容易得來,可遇而不可求,自然要做大最大化的利用。
「嗡——」
萬化神鏡再震,鏡光灑落,滔滔如洪流,灌注入杜玄的體內。這都是最為純粹的原初之水,一接觸杜玄,自然而然便行演化,一化為七,化作七大水脈法力,流轉運行。磅礴無邊的力量不停的往杜玄體內涌去,他原本衰落的修為也在飛速的水漲船高,很快,金仙一重的巔峰便行達到,修為屏障瀕臨破碎。
這時,杜玄沒有順其自然,而是調動了黃泉葫蘆,大羅之力如山壓落,幫助穩固杜玄的境界,讓他那幾乎不可能積聚的實力,繼續的累加了起來。這是杜玄現在唯一能夠做到厚實底蘊的辦法了。
如果要問杜玄之前為什麼不這麼辦?原因很簡單,因為那時他的根基不是一重的問題,而是很多重都有問題,如果只累加最後這一層,那之前的根基就會崩塌,出現大問題。所以,那時候兒只能慢慢的滲透,細水長流。
這兩者並沒有什麼高下之分,細水長流速度雖然慢,但是勝在安全;這化道重塑雖然快捷,但是危險性卻很大。這一次,多虧了洞陰大帝的遺澤,讓杜玄得到了歸元神訣,不然的話,這一次化道,絕對是杜玄的一次生死危機。
化道這種事兒,哪怕是自己有準備,也不是隨便就能幹的,因為這是赤裸裸的調戲天道。剛說好了要融合歸一,給人家送食物,轉眼又搶走,說不送了,這天道豈能善罷甘休,不卯足了勁兒和你對抗才怪呢。
金仙第一重凝無可凝,聚無可聚,實在是難以再度夯實,水滿自溢,金仙第二重水到渠成,自然修成。
接下來,金仙第三重,第四重,第五重,猶如行雲流水,一氣呵成,直到晉陞金仙第六重之時才稍稍緩慢了些許,但最終,在真武大帝本源和生死簿碎片本源的加持之下,還是輕鬆突破。
不過,突破之後,連金仙六重的初期還沒有成就,一切變嘎然而止,因為,一切力量都消耗完畢。
乍看起來,和杜玄之前比起來,修為差不太多,就是金仙六重的初期和巔峰,但杜玄自己知道,這完完全全就是天壤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