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鏡照萬界> 第二十九章 軒然大波

第二十九章 軒然大波

  一文出天下動!

  洪易這次寫的『散花樓賦』雖然還沒到那種地步,可也已經相差無幾了,這般大的動作他們的堂會自然是開不下去了,很快玉京城內的御林軍就接管了整個散花樓,無論它背後有著怎樣的利益糾葛,在玉京城內那位乾帝的意志才是至高無上的!

  很快那捲引起了龍吟呼嘯,文成金華動玉京的詩賦就被送到了玉京城最為雄偉的建築,皇宮之內!

  而洪易這位作者更是受到了從未有過的禮遇,禁衛軍齊齊出動唯恐其受到傷害,現在已經成了太傅的李神光親自將他接入了皇宮,且寸步不離。


  洪易雖然接受了不少天地傳導的知識,可是對現在的情況也是摸不著頭腦,上一次科考他也文成如玉了,也沒受到這般的對待啊,這一篇賦雖然更加辛辣和符合時政,可是也沒有到這種地步吧?

  就算它有著比之前那篇策論更加能夠流傳出去的基礎,好似也不應該這樣被對待,就連天地的異像也頗為不同.……

  似乎是看出了洪易的疑惑,李神光一撫長須看著這個滿身氣質越發接近中古諸子的年輕人,也不得不承認後生可畏,李氏學說本就是儒家之中很接近諸子唯心唯意大道自成的意思,卻沒料到洪易已經跨出這一步真正走上了自成己道的道路,只能說天時地利人和,時事之中總是有英雄出。


  不過李神光也不會氣磊,既然已經有人走過去了,他又豈會落與人後?所以他只是輕笑的看著洪易並沒有半分嫉妒,為他解釋道:「文成如玉雖然也是舉世罕見,但是終究大乾還偶爾可見其文章策論,否則這些年的朝政也不會向著溫和休養生息而去,畢竟聖上登基以來前半時間大戰頻繁,人心思定這等策略最近也不乏能人出得。」


  只見他眼中閃過激動:「可是你這片文賦不同,文成金華動京城,甚至百聖塑像都為你發動文華鳴動,這是真正的百聖齊鳴的大盛世,是文壇最為鼎盛的年月才有可能出現的『亞聖』人物,而且你要知道玉京城是何地?乃是一國都城,大乾更是萬國之國,氣運旺盛文風更是濃厚,一般的百聖齊鳴也做不得這般大的動靜!」


  「你這一篇文章肯定是和人道息息相關,對於國家氣運有著莫大的好處,可謂是鎮國之賦,除了這些年大乾幾番淘換從民間收到了一些百聖殘篇有這麼些功效,再不見其他鎮壓一國氣運之物,所以聖上才練出了一個皇天璽希望可以鎮壓大乾氣運。」


  李神光輕輕一笑:「可是這等之物哪裡能夠跟書寫文道篇章,人道趨向乃至於民心所向的鎮國文章比?」


  「可以說你這篇文章一出,就是再世『亞聖』般的人物,哪怕聖上不封號,你在文壇之上也代表著無可比擬的巔峰,所行就是正道,話出便是大義!」


  李神光鄭重的看著洪易:「也希望你不由濫用這等文望!」


  洪易此時還沒回過神來,怎麼自己就成了『亞聖』了?聽到此言連忙站起來拱手回道:「小生自然不敢,況且這『亞聖』之名太重,我自感學識不……」


  「這不是你感覺就可以辭退的,百聖從未認錯過聖道之路的同行者,他們既然為你做出了慶賀,就證明你已經有了那個能力,只要保證本心,諸子之路便在你的腳下了!」李神光有意無意的提點著,接著外間傳來了腳步聲,兩人連忙停下了對話。


  只見一個小太監跑了過來,見到李神光在此連忙行了一禮:「李大人快吧,將那位寫成文賦的夫子叫進來吧,聖上要見他!」


  只見他眉宇間的喜色就明白這恐怕也不是尋常的太監,對於宮闈秘聞了解不少,知曉這文章究竟能夠帶來什麼。


  李神光並不奇怪太監的話語,兩條濃密的眉毛一挑:「帶路吧!」


  那小太監也不怕李神光太傅的身份:「李大人你這樣怎麼去見聖上啊?聖上可是說死了,要見人的!」


  「人?人不就在你眼前么?」李神光衣袖一甩踏著大步走了出去,洪易整了一整衣飾,對著小太監拱手行了一禮也踩著李神光的腳步走了出去,畢竟是深宮大院誰也不知道亂走會遇上什麼。


  只剩下了一個小太監傻眼看著李神光和洪易年輕的身影越走越遠。


  誰也不知道御書房內談論了些什麼,只有一陣陣的浩然氣息在其中滾盪不休,最後洪易和李神光齊齊出宮,緊接著乾帝下旨:武溫候府洪易,賜文華子爵位,世襲罔替,良頃六百畝,大內藏書五萬卷!


  另修建一棟文華府,以王府規格建設,不得有誤!

  這旨意一下所有人都知曉這個洪易不得了了,恐怕只要不犯下謀逆的罪責,大乾只能任他橫行了,就憑他那篇鎮國的文賦已經足夠為大乾再延續百年國運了,然而以洪易這麼年輕的年紀誰知道他還能再寫幾篇,甚至就算他沒能在寫出這樣的文章,次一等鎮壓家族的應該也必定能有吧?


  消息從參與堂會的那些王公子弟間傳開,已經沒有封口的餘地了,這也是乾帝所以賜下厚爵官邸的原因,拿了人家的文章卻一毛不拔只怕會被人笑話,而且現在洪易的身份已然不同,雖然他自己沒有發覺,但是乾帝楊盤很清楚,現在的洪易就是文壇的旗幟,如果這面旗幟都安撫不好,那整個大乾的文壇都會翻天去。


  可是這等加封到底也是表面功夫,除了爵位府邸幾乎無所賜予,甚至帶著爵位應該來到的生母的加封也沒有到來,不過洪易倒是心中明了,他和乾帝的道路終究還是有所區別,乾帝不可能幫他打壓自己的心腹臣子。


  要知道哪怕洪玄機醒來以後沒有再談論理學的東西,在世人眼中他依舊是那個講究君君臣臣的理學大宗師,一旦洪易的生母加封,那就是誥命夫人要入祠堂的,這讓洪玄機一家人如何能夠接受?


  洪易眼中寒芒一閃,尤其是那個趙夫人,這麼多歲月過去了,洪易身邊的力量也越發壯大尤其是,趙夫人那邊衰弱之後,許多消息他也掌握了,在他猜測中恐怕他的生母的死因跟趙夫人脫不了干係,就不知道洪玄機.……

  洪易眼中神芒閃了幾閃,知道此時的心性已經不適合再讀書了,從書桌上走出來,往院落外走去,這時候他的居所附近一派熱火朝天的模樣,原來他的府邸改建就是在他居住的原地的基礎上,周圍的居民洪易親自上門一家一家協商,付出重金還安排了住所這才讓那些來自皇家的工人開工,否則一不小心他『亞聖』的名頭就會粘上欺壓良善的污名。


  帶著這個名頭洪易只感覺兩間沉甸甸的,一舉一動都要有十分的小心,精神意志也一直在集中之中,他這個時候才明白為何那些諸子聖人要來人間攝取巨大名望,甚至山野清修中人到了一定程度也要出山揚名。


  名望既是一種評判人的第一印象,亦是一種精神上巨大的壓力,在苦修無果,行道無路的時候,來紅塵之中一遭,頂著壓力向前破開胸中的迷霧,直往大道,這才是真正的負重訓練,世上何物重過名望壓肩頭呢?

  經此一役,洪易的精神修為還有學識如大海一般越發淵博深厚,甚至最為粗糙的沈鐵柱站在他面前久了也不由的要打擺子,就可知現在洪易精神修養已經磨礪到了何種程度。


  淡而有禮的和眾人打完招呼,洪易來到一座還未整修的庭院之中,梳理著這些天來的一切。


  在御書房內洪易終究還是堅持己見,將天下變化剖析給了乾帝看,他也看明白了乾帝的慾望,那就是成就上古聖皇般的人物,可是他不明白既然世界環境已經變了,那麼妄圖恢復要麼毀了世界要麼毀了自己。


  可是帝王心術哪裡會在意洪易這等毛頭小子的意見?最終兩人雖不是不歡而散,卻也沒留下對彼此多少好感。


  不過『亞聖』出世還是要賞的,不過究竟是聖上大還是亞聖大呢?

  兩人有了矛盾究竟聽誰的呢?乾帝坐在龍椅上面舉棋不定。


  最後還是洪易淡然的說道,只要爵位不要官職,等到明年科考之後他就會專心學術。


  乾帝楊盤一想,這樣也不失為一個辦法,於是兩人就這樣以這般的條件散去。


  洪易回到了府邸不料麻煩才剛剛開始,各種儒學諸子學派的大賢大能遞上名帖,欲要一見此時洪易才明白自己麻煩究竟有多麼的多!

  無奈之下他只能一個個上門拜見,最後終於將李神光暗地裡給予的建議名單上面的人物見得差不多了,最後再舉辦了一個論道會才將此事解決,而這不算完各個侯府王府的名帖每日都有人遞來,各式的學會甚至國子監都來人相請,還好洪易直接掛了閉門讀書不見任何客人的牌子才清凈了小半個月的時間。


  到了現在洪易才終於透了口氣,這段時間他除了那些舉人同年私下裡過來,他幾乎沒有見過一個外人,卻不代表他不知道事情,他的父親洪玄機整理朝政之後,大刀闊斧安排了許多政令,最大的一條就是從此天下孩童都要上蒙學,甚至國家出資,只此一項就功蓋千古,不過也需要是大乾這等富庶的王朝才有辦這等學嗣的底氣。


  洪易抬頭默默看著上空,心中計算著日子,腦海里有了決定,只見他踏步離開庭院。


  是該離開玉京城的時候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