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金鑾潛雷生
PS:感謝書友菜園上的菜菜月票支持!
趙與芮到底是什麼意思?
難不成他已經和全皇后私下裡有了溝通,可是這也說不通,若是如此,滿後宮都是眼線的皇城司不可能一無所知,憑藉著賈似道剛才臉上表情的波動,葉應武也能猜測到他並不知情。
只可能趙與芮和全皇后這兩個宮內宮外趙家皇族掌權的人物同時意識到了對於他們來說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機會,然後毅然決然採取行動,只不過恰巧碰到了一起,讓葉應武和賈似道著實措手不及。
葉應武來不及多想,只能和賈似道眼睜睜的看著趙與芮緩緩站起來,就算是他們兩個想出來對策,這個時候也難以阻止趙與芮站起來開口。歸根結底這也是當朝官家的父親,只要這還是大宋的天下,他們這些做臣子就沒有能耐讓趙與芮閉嘴。
趙與芮站起來,並沒有再看葉應武和賈似道,而是側身向著趙禥方向,鄭重的拱手說道:「老臣啟稟官家,老臣雖為大宗正,本應以家族事務為己任,朝野政令通行、軍卒調動非是老臣所涉足,然老臣終為大宋之臣子,當此百官皆無言語之時,自有寥寥數辭······」
見到趙與芮頓了一下,趙禥急忙站起來,伸手說道:「大宗正但言無妨。」
這個時候趙禥也沒有膽量和心思去考慮那些床榻上百媚生的後宮佳麗,自家爹爹一臉鄭重的樣子還是讓他嚇了一跳。在他的印象中可從來還沒有見到過這個老人什麼時候擺出如此姿態。
而聽到剛才趙與芮「百官皆無言語」,葉應武和賈似道難得會心對視一眼,都看出對方嘴角邊的苦笑。而後面的文武大臣則是心中無比鬱悶,這開不開口說話能怪我們嘛,明明是前面兩位大佬明爭暗鬥,我們這些小魚小蝦沒得到命令不敢衝鋒陷陣好不好!
趙與芮彷彿沒有感受到下面投射過來的複雜交錯目光,依舊朗聲說道:「臣以為,蒙古十五萬雄兵旦夕覆沒襄陽,少則五年,多則十年之間,蒙古當無力南侵,故我大宋其一,應當休養生息、操練士卒,其二應當逐步北上,雖不復藝祖疆域,亦當有高宗之土。」
休養生息?逐步北伐?聽到趙與芮說出來的兩點,葉應武和賈似道少有的同時輕輕鬆了一口氣,這都是百官認同也必然會做的兩件事情,憑藉大宋的經濟能力,休養生息還是比較容易的,而且天武軍仗著兵威,收復幾處城池也是舉手之勞,就算是趙與芮不提出來葉應武和賈似道也會有默契的分頭去做。
不過趙與芮卻是繼續緩緩說道:「老臣竊以為宋兵各路當中,論統兵之手段、攻伐之眼光,以沿江制置大使葉應武為最。故老臣特此請陛下擢大宋沿江制置大使葉應武為樞密院使,留於臨安,主掌我大宋北伐各項事宜,不知陛下以為可否?」
彷彿晴天霹靂,除了葉應武和賈似道兩個站在前面的,其他官員包括馬光祖在內,都是心頭一震。趙與芮這哪裡是想要讓葉應武留在臨安,分明是想要把葉應武和賈似道這兩頭猛虎徹底鎖死在這個牢籠里。
臨安不容二虎,除非一虎歸山!
之前葉應武想要避免和賈似道衝突,實在是舉手之勞,只需要出了這臨安回到贛北,天高皇帝遠,賈似道就算是想要收拾他也沒有辦法,而且葉應武一旦以大宋沿江制置大使的身份組織北伐,賈似道就算是看他千萬般不順眼也沒有膽量暗地裡下絆子,畢竟那是要和大宋全國上下百萬兵馬作對,看看秦檜的下場,賈似道就能明白。
可是如果葉應武以樞密院使的身份留在臨安,那就不一樣了,名義上是一步登天執掌大宋兵權,但是誰都知道自從寧宗以後,宋廷向來是執掌朝政的左右丞相或者平章軍國事兼任樞密使,朝中只設立樞密副使,因為百年來一直沿用這樣的官職設定,所以這已經不知不覺得成為了大宋官場的潛規則,但是實際上賈似道的一連串官職當中並沒有樞密使。
這麼多年來大宋樞密使的責任一直都是賈似道負責,但是實際上這個官職卻是一直空缺。只是沒有想到這個平時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只有在少數重要場合露露臉的榮王、大宗正,竟然能夠敏銳的抓住這一點,憑藉葉應武的功績,擔任樞密使也無可厚非。
趙禥也察覺到這件事情背後肯定不是平時官員升遷那樣的玩笑話,臉上難得收起玩鬧的笑容,流露出謹慎神色,有些慌張的看向賈似道:「大宗正請先坐下。」
看也不看手忙腳亂的官家,趙與芮安然坐回椅子上,彷彿他這一次來的任務已經完成了,接下來就需要像之前那樣閉目養神。
見到賈似道面無表情,趙禥也只能自己硬著頭皮說道:「那不知道諸位臣工意下如何?」
賈似道和葉應武都是站在那裡一言不發,這個時候他們一舉一動都可能被抓住,所以最好的對策就是先讓身後這些小魚小蝦折騰,畢竟無論什麼時候都沒有老大第一個上場的道理。
而翁應龍沖著身後沉默的百官使了一個眼色。監察御史陳宜中當先站出來,朗聲說道:「微臣啟稟陛下,葉相公雖於襄陽有不世之功業,然而畢竟年紀尚幼,難以當此重任,何不考校歷練兩年再談此事?」
只不過陳宜中話音尚未落下,殿前馬軍都指揮使楊亮節就已經整好以暇的站了出來,抬頭看了一眼趙禥,高聲反駁:「微臣以為陳御史所言差矣,豈不聞春秋時甘羅十二歲亦能拜相,使秦富足以致稱雄;漢時有終軍以弱冠出使南越,縛王以歸;又有霍驃姚以二九之歲踏破河西,拜冠軍侯封狼居胥。此皆年少之英才也!況葉相公已過弱冠,血戰於襄陽,破敵十五萬,區區樞密使自可勝任!」
楊亮節跳出來吼了這一嗓子,徹底把文德殿下百官鎮住了。就連葉應武和賈似道臉上都流露出凝重神色。而官家趙禥也是愈發慌張,不斷地對自家爹爹和賈似道使眼色。
可惜大宗正趙與芮一直閉目養神,而賈似道則是內心慌亂,哪裡還顧得上官家是什麼感受。
和楊鎮不同,楊亮節應該算是趙家皇室在朝中除了大宗正這一類官職外最大的官了,殿前馬軍都指揮使可是三司之一,誰都不敢小覷。
(作者按:楊鎮是宋理宗的駙馬、理宗謝皇后的侄兒;楊亮節是宋度宗楊淑妃的兄長,即大宋國舅,二者非兄弟關係。)
更主要的是楊亮節來了這麼一下子,更是讓當朝文武百官看到了以趙與芮為首的趙家皇室將葉應武抬上樞密使高位的決心,畢竟是皇家的威風和名望壓在這裡,就算是賈似道的親信們,不吃個熊心豹子膽可不敢挑戰這些皇室宗親的威嚴。
以楊亮節為例,不管你怎麼作對,只需要他給自家妹妹楊淑妃稟報一聲,因為誕下趙禥第二個女兒、也是第三個孩子而正母憑子貴的楊淑妃可不介意幫著自家弟弟吹枕邊風。
當今官家趙禥那個外事聽太師,內事聽嬪妃的性格,一陣枕邊風吹下來,估計明天和楊亮節作對的那個傢伙就得倒大霉,就算是賈似道也難以把人保下來。
這也是為什麼平時賈似道對於趙與芮、楊亮節這些皇室宗親,也是能避讓絕不正面衝突的原因。
更讓百官心中戚戚然的是,大宋立國三百年來,黨爭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嚴謹而有序的套路,兩黨相爭,必然是最小的官員跳出來打擂,然後挨個的站出來一直到黨魁。本來今天翁應龍直接讓監察御史陳宜中這樣的高官出場就已經很反常了,所為的可不就是要把賈似道一黨的意思表達的清清楚楚。
賈似道是鐵了心不想和葉應武在這臨安大打出手的,能夠踹出臨安自然是最好。
可是誰曾想到,本來應該孤身一人,只能自己給自己辯護爭取的葉應武,卻突然間得到了皇家親戚的攘助,而且這些皇親國戚可是一點兒都不按照黨爭的套路走——他們也沒有官職那麼低的人——第一個上場的就是黨魁一般的楊亮節,用更強硬的語氣把陳宜中壓了下去。
此時擺在賈似道一黨面前最大的難題來了,是賈似道帶著一眾已經開始打退堂鼓的官員拼了老命頂上去,和這些平素各安其道的皇親國戚撕破臉皮大打出手,還是默認葉應武被抬上樞密使和賈似道正面交鋒的事實?
楊亮節微微一笑,不慌不忙的退回去,一點兒都沒把這些人放在眼裡。
外面禁軍都是他麾下的兒郎,真正到了最後大不了動武,對於黨爭向來沒有多少興趣的楊國舅可沒有那麼多的閑工夫和他們磨嘰。現在至少還是大宋的江山,還是趙家的天下,雖然受到祖宗禮法限制,我們這些皇親國戚或許沒有能耐身居政事堂當中,但是動武大家同歸於盡的本事還是有的!
葉應武在心中暗暗嘆息一聲,還真是一場熱鬧非常的大戲啊。
實際上自從楊亮節站出來那一刻開始,他就已經被忽略了,因為誰都知道這位葉使君實際上在朝堂真是無親無故,除非親自上陣,否則只可能任由賈似道親信劈頭蓋臉的進攻。
現在既然有以楊亮節為首的當朝皇親國戚站出來和賈似道打擂台,那就更沒有葉應武什麼事情了,他只需要默默地等著兩派爭執出來最後的結果便是。畢竟他葉應武就算是有再大的能耐也沒有辦法在這朝堂之上單挑其中任何一股力量。
其實對於趙與芮和楊亮節他們的提議,葉應武還是頗為贊同的。畢竟之前他也沒有打算迴避和賈似道的衝突,而且一旦身為樞密院使,就真的是統籌大宋各路軍事,相比葉應武之前的沿江制置大使要名正言順多了。
更主要的是樞密院使是堂堂正正的京官,天子近臣,面對趙禥這種奇葩的官家,葉應武身在外地實在是沒有什麼安全感。畢竟可能趙禥隨手一句話就可能讓自己一下落入萬劫不復的地步。
而且葉應武也不可能一直在朝堂當中沒有一個幫著自己說話的人,想要在這臨安扶植親信,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在臨安站住腳跟,這才能夠讓那些人看到葉應武的實力和手腕,以及追隨葉使君可能有的光明未來,才會讓更多的人轉投他的麾下。
朝堂黨爭,比拼的就是誰那邊人數多、會說話。
尤其是葉應武接任樞密院使,也就意味著楊亮節這些皇親國戚都會助他一臂之力,別看這些皇親國戚人數不多、權利不大,但是掌控的都是像殿前禁軍、宮城防禦這些至關重要的地方,在這朝堂上一旦他們發難,即使是賈似道也不得不再三考慮。
站在賈似道側後方的翁應龍已經能夠清清楚楚看到他後頸上豆大的汗珠不斷滾落,顯然這個已經縱橫朝堂數十年的老人,也意識到這一次自己的選擇將會關乎接下來自己的命運。
是畢生心血付之東流還是高位而退、此生無憾,更或者是邁出自己心頭當中一直想卻難以下定決心的那一步。
這不是一件小事,也不只關乎他賈似道一個人的項上頭顱。
趙禥有些緊張的看著賈似道,不知道自己應該說些什麼好,不過賈似道卻似乎一直在猶豫,低著頭根本不搭理趙禥。心中盤算片刻,趙禥終於還是無奈開口問道:「不知道太師看此事如何?朕······朕自以為楊指揮使說的也有幾分道理。」
一直閉眼假寐的趙與芮緩緩睜開眼睛,冷冷看了趙禥一眼,顯然對於趙禥這麼軟弱的表現很是不滿。既然賈似道沉默不語,就等於是默認了,那還有什麼好糾結的,直接拍板做決定便是。
可是這畢竟是當初自家兄長做出的決定,對於兄長向來是全力支持的趙與芮也難以評說將趙禥立為太子的對錯。自己這個愚笨的兒子,要是當初直接咽氣,或許今天就不是這樣令人難堪和嘆息的局面。
趙禥正在慌亂當中,不過也察覺到了趙與芮冰冷的目光,心頭打了一個寒戰,既然賈似道不開口,說明他也應該是默認了,在太師和自家爹爹之間,趙禥只能選擇自家爹爹。當下里趙禥緩緩說道:「若是太師和諸位臣工沒有異議,那朕就准奏了。」
話音未落,一直沉默不語的賈似道終於站出來,沖著趙禥恭敬說道:「回稟陛下,老臣以為此事可行,不過葉使君到底年輕,我大宋北面強敵壓境,正是危難時刻,葉使君擔當樞密院使如此職位,未免過高,可先以樞密院承旨一職委任之,且身兼此職,葉相公無須擔心樞密院主事,亦可隨時以沿江制置大使身份率軍出戰,可免束手束腳,不知陛下以為如何?」
樞密院承旨?趙與芮轉頭看向賈似道,賈似道沒有絲毫畏懼,這已經是他能夠做出的最大讓步了,某賈似道也不是被嚇大的,哪裡能夠讓你們說什麼就是什麼!
葉應武淡淡一笑,不等賈似道站回去,就已經悠悠然向前邁出一步,朗聲說道:「啟稟陛下,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文武百官同時都是震驚的看向他,他們這才發現兩邊明爭暗鬥這麼久,竟然都已經忘了他們爭論的核心人物還在這大殿之上。只能說因為葉應武是太過低調了。
趙禥伸手輕輕拍著龍椅,毫不猶豫的點了點頭:「葉卿家但說無妨。」
如果說之前趙禥還認為這朝堂上的爭論沒有太大意思,不如直接去後宮花天酒地的話,現在看著賈似道、楊亮節、葉應武這一個個的站出來,都是平時很少說話的高級官員,頓時感覺到事情有些好玩了。
如果不是自家爹爹在旁邊冷眼旁觀,恐怕趙禥已經歡快的手舞足蹈了。
葉應武輕輕吸了一口氣:「樞密院承旨固然是朝廷命官、中樞之職,然而臣下不知身在樞密院,應當聽從誰之命令,是樞密院副使吳相公之命,還是賈相公之命?且臣下所知,吳相公未曾經歷戰陣,賈相公逢戰必輸,鄂州一戰更是是我大宋之顏面蕩然無存,此二人臣竊以為不足以當樞密院之主持,否則必有靖康誤國、建炎避難之禍!」
所有人都下意識的屏住了呼吸。
葉應武這是在做什麼,這是在打臉啊,而且是啪啪的打著趙家皇室和賈似道的臉!(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