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明武狀元> 230 雄關劍門

230 雄關劍門

  雙崖依天立,萬仞從地劈;

  雲飛不到頂,鳥去難過壁。


  說的便是劍門關的山勢,在那大劍山的懸崖峭壁之上,數條懸空棧道蜿蜒盤旋,一直從山腳升到劍門城關,其實這裡本沒有關口,連路都沒有,此時的劍門關起自三國里的孔明,是他在這裡依山勢鑿石為基,築台為關,又命人沿著關口兩側的懸崖上鑿出棧道基建,鋪上木板,直通關門,遂有此關。


  關門前立一有石碑,上書八個大字: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據說是李白留下來的。


  當年的棧道早已不見蹤跡,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堅固的圓木,寬約三步,能並排通行兩人,當地駐軍和山民走習慣了,縱步如飛,外地人經過通,無人心驚膽顫,只敢扶著山壁艱難而行,只望下看一眼就覺頭暈目眩。


  在棧道的下方還有一條路,修于山腳的盤山石徑,依山體蜿蜒而走,也直通劍門城關,這條山路年代久遠,不知何人所開,(相傳戰國時期,秦惠王欲吞蜀,苦於無路進蜀,謊稱贈五金牛、五美女給蜀王,蜀王信以為真,派身邊五丁力士,劈山開道,入秦迎美女,運金牛,才開通了這條蜀道,稱為「金牛道」,又稱劍門蜀道,不管傳說是否是真,卻也更說明此路之險,用斧子在山裡劈出來的路可想而知)相比棧道,這條路更難行,有的地方是直接在山體上穿孔,只能容一人通行,一路溝壑山澗甚多,走起來還真不如棧道省力。


  清軍先鋒主將吳三桂的大營就扎在大劍山腳,在這他已經整整呆了五個月,除了每天看著一具具屍體和傷兵從山上抬下來之外,他什麼也做不了,山路太過險要,在大劍山和小劍山的各處主峰,孫可望一共修了七座堡壘,如今雖有三處落入清軍之手,可是主關劍門關依然紋絲不動。


  站在營帳中,一臉殺氣的吳三桂身穿白革釘甲,頭上一頂尖頂盔,正雙手叉腰的看著山上那兩條一進一去的人流,咬牙切齒。


  這什麼鬼地方,按這麼打仗,人非死絕了不可,火炮、弩機等重械一樣也運不上去,全靠人肉攻打,太困難了,簡直就是拿人命不當命。


  五個月以來,他已經發動上百次奪關攻關,近四千人在此喪生,傷者更眾,不管他怎麼努力,甚至有幾此都快攻上城關都被打下來了,原因就是兵力不能維繫,再多的兵力也只能沿著兩條小道爬上去,孫可望本人就在劍門關坐鎮,十八萬大軍分佈在各處關隘,僅在劍門關一處就有兵四萬。


  其實,當年秦惠王滅蜀到現在已經過去了近兩千年,川地經過這兩千年的開發,入蜀的道路也不只劍門關一條,洪承疇之所以一定要先奪關再入蜀的原因就是此地駐有孫可望部十八萬人,就算洪承疇繞過劍門關直取成都,那結果更可怕,劍門關后一馬平川,三五日便可到達成都城下,成都城中有西軍二十萬,城高池深,非短時間能下,到那時,劍門關守軍在從后殺出,那洪承疇將只能陷入內外夾擊,後果不敢想像,所以,要取成都,必取劍門關。


  只不過洪承疇的做法卻有些過份,吳三桂的關寧軍相以善守著稱,攻堅為下,尤其是打這種無從下口的硬仗,實是有些借他人之手剷除異已的可能,關寧軍鐵板一塊,除了吳三桂沒人調得動,甚至連清廷都對於耿耿於懷。


  劍門關離漢中也不過兩百里,洪承疇就在漢中坐鎮,幾次三番催促吳三桂要不惜代價拿下劍門關,戰事焦灼至此,他其實也很惱火,無論滿蒙漢,此時的洪承疇無疑是位高且權重,處在這麼高的位置,招人記恨是在所難免的。


  好在是江淮的戰事比較順利,多鐸憑著他留在江淮的布局,輕鬆將李來享的兩路大軍擊潰,並且漢中各府已盡數歸為滿清,論戰績,洪承疇已經是功成名就,就算拿不下四川清廷也不會拿他怎麼樣,也正因為洪承疇深知這一點,所以他現在要做的便是取川為輔,排除異己為主,吳三桂便是他的眼中釘肉中刺。


  吳三桂在劍門關再也呆不住,命人取了快馬,他要去漢中親自找洪承疇,不止一日,吳三桂以然來到了漢中城。


  漢中城坐落於漢水之畔,城牆高三丈有餘,上寬一丈五尺,下寬兩丈五尺,周長近十里,立四門,東為朝陽門,西為振武門,南為望江門,北為拱辰門,城外護城河寬十丈(33米),深一丈八尺,城雖不大,卻是異常堅固。


  這麼堅固的城堡卻隨著李自成的南逃,守兵不過一二千人,隨著洪承疇的大軍壓境,漢中城不戰而降,成為滿清控制漢中各府的要塞。


  吳三桂沒心思欣賞漢中城的壯麗,打馬入城徑直找到了洪承疇的行轅,當他出現在殿帥堂時,洪承疇正在和眾將官商議軍政,見吳三桂怒氣沖沖的突然出現,自知其意,便讓眾人退下。


  吳三桂一臉惱怒,滿頭大汗,扯下頭盔往邊上的桌上一扔,氣沖沖地坐著。


  洪承疇也不敢正面得罪他,呵呵笑著走下了帥案,並隨手拿起水壺給他倒了一杯茶,笑道:「平西王不在劍門關掌兵,怎麼到漢中來了,莫不是王爺已攻下關口了?特來給本帥報捷?」


  吳三桂哼了一聲,沒接他的茶杯,而是一把把他手裡的大茶壺給拿了過來,咕咚咕咚的仰脖子大灌一通,喝完一抹嘴,沒好氣道:「劍門關易守難攻,我無力再戰,請洪經略把我的兄弟換下來喘口氣」


  洪承疇當然是心知肚明,關寧軍在劍門關鏖戰近半年,幾乎傷亡近半,把出山海關時的銳氣差不多給磨的喪失殆盡,此時在劍門關也就只是乾耗著而已,實難有作用了,借刀殺人做的也幾近完美。


  當下,洪承疇一臉讚賞的道:「素知平西王善戰,部卒多敢效死命,劍門關前雖是勞而無功,卻以揚我軍軍威,將那孫可望十多萬人困在關中不敢輕出,好好,就算平西王不來,我這不也正在和眾將商議,給王爺向朝廷請功」


  吳三桂卻是意外,這老小子到挺痛快,還要給老子請功,老子在那劍門關前埋了四千座墳了,「那洪經略打算換誰上去?」


  洪承疇有些無奈的搖搖頭,「以王爺的能征善戰都不能攻下,換誰都一樣」


  這話吳三桂愛話,老子拿不下來,放眼在這清廷里的眾將,還有誰能比老子能打仗。


  洪承疇接著道:「我正在準備給攝政王上書,是不是可以改變一下進軍策略」


  吳三桂一聽就怒了,也不管是不是上憲,當場拍著桌子道:「洪承疇,你這話什麼意思,怎麼,你想放棄劍門關?那我的那些兵豈不是就白死了」


  洪承疇忙笑道:「王爺別激動,你自己也說過,劍門關易守難攻,再這麼耗下去,如何向攝政王和太后交待」


  吳三桂恨恨道:「洪經略莫不會是另有意圖吧」直說把,你就想讓我的關寧軍在清廷失去地位,老子死了這麼多人,你說不打就不打,拿老子的兵開玩笑呀。


  洪承疇沉聲道:「王爺,洪某乃是主帥,全權處理軍務,我能有什麼意圖,仗打成今日這般模樣也非我所願」


  吳三桂心憤不已,「洪承疇,你不要忘了,你和我一樣都是降臣,我倒了對你有什麼好處?」


  洪承疇一背手,「平西王這話我聽不明白,洪某隻論戰事,不談其他」


  吳三桂哼哼一笑,「好,那就說戰事,劍門關我已經連續攻打了五個月,那孫可望已經是強弩之末,劍門關我不會放棄,拿不下孫可望,本王誓不退兵,但我有個要求」


  「請講」


  「我要兵,要補給,請洪經略將尼堪郡王和他手下的三萬八旗兵划給本王節制,再給我兩個月時間,我一定拿下劍門關」吳三桂還真不吹牛,在劍門關打打停停近半年,這山上每一條小道他幾乎全都摸清了,只是苦於兵力不足,無法展開大規模的攻擊,其中最好的莫過於從山路繞過劍關門,直取關后的劍閣城關,切斷孫可望的糧道,那劍門關及其周邊各隘口可是駐著十多萬人馬,山路難尋,糧草不可能儲存多少,只要切斷糧道,其軍心必亂。


  從劍門關沿劍閣小道大約五十里便是劍閣城關,城雖不大,卻是異常堅固,加之大軍若想從劍閣小道走,駐紮在劍門關的孫可望肯定會發現,若是他趁大軍過半時突然殺出,將大軍切成兩段,那過去的人馬全都無生還的機會,這一步也是相當冒險,卻也非一定不可行,打仗從來就沒有十拿九穩的事。


  洪承疇當然不能同意,尼堪那是當今皇上的叔伯大爺,我都難以調動他,何談你,再說了,好不容易將你的實力壓下去了,還能再給你翻身的機會?


  「平西王勇氣可嘉,只是最近四川的局勢越來越超出我等的預料,明軍四萬餘人已兵進夔州,雖是打著入川平叛的旗號,可目前張獻忠自身難保,咱們若是逼急了,難保他不會聯明抗我大清,再有明軍西征統帥王嵐平也從陸路殺往雲貴,不管他一路做了些什麼,可我料他的最終目的就是攻取四川東南門戶瀘州,而後再沿瀘水而上,直取成都,張獻忠怕是擋不住他」


  吳三桂道:「那我等就更應該搶在他的前面拿下全川」


  洪承疇笑道:「能取固然是上善之策,只怕是沒那麼容易呀,何況川地百姓多為漢人,張獻忠在川地不得人心,川民上下無不對他恨之入骨,盼明軍如盼甘霖,我等就算拿下川地,這人心卻不是一朝一夕能征服的,也爭不過,既然如此,我若再一意孤行,強行取川,結果也只是勞師無功,空耗銀糧而已」


  吳三桂恨恨道:「那洪經略在出征前說的話就是假的嗎?你的戰略不是先取川而後再對明廷兩路夾擊,怎麼?一個王嵐平就把你嚇成這樣?拿不下四川,你怎麼向朝廷交待」


  洪承疇也很無奈,「戰場上的事誰能預料,漢中之地盡為我所奪,保川不取漢中也是枉然,得壠不望蜀矣」


  這麼一說,吳三桂倒也不反對,「那劍門關真的要放棄?可惜呀」


  洪承疇哈哈一笑,「暫停攻勢,坐觀其變,若是王嵐平真的從瀘州入成都,你說孫可望會怎麼樣?」


  吳三桂蹙眉一想,「從劍門關分兵去援?」


  洪承疇道:「不會,孫可望此人,野心十足,且目中無人,對兵陣也頗具心法,他明明知道一旦從劍門關分兵成都,結果是什麼?就算他能救援成都,可劍門關一定為我所奪,到那時我軍可趁機入關,直撲成都,趁張獻忠和明軍打得兩敗俱傷時,一箭雙鵰,孫可望不會不明白這一點,所以說他根本就不會去救成都」


  吳三桂恍然,這小子不就是想學老子在山海關的那一套嗎,待價而沽。


  「洪經略的意思是孫可望會在成都有難時按兵不動,坐觀成敗?」


  洪承疇點點頭,「定是,他手裡有十多萬西軍精銳,不敢他投誰都不失侯爵,他會傻到去四川戰場拚命」


  吳三桂點點頭,又搖搖頭,「那他在劍門關這麼死守」


  洪承疇笑道:「四川全境都市在打仗,百萬大軍雲集於此,鹿死誰手他還沒看清,不過,我到是想先給你提個醒」


  吳三桂一皺眉,道:「你是想派人去勸降?」


  「不可以嗎?」


  吳三桂沒好氣道:「若能成功,也未嘗不是好事,只是我咽不下這口氣,這小子在劍門關整整阻止了我五個月」


  洪承疇哈哈笑道:「大丈夫能屈能伸,何況王爺又兵威仍在,只是體涼步卒而已,昔日魏國大將鄧艾領十萬大軍攻川,蜀將姜維以區區三萬人守劍門關,直到蜀後主投降鄧艾都沒能入關,今天的局勢不正好和那時相訪嗎,我等在此損兵折將,卻交那王嵐平從容入川,算了,這等成人之美的事不做也罷,且看張獻忠和那王嵐平廝殺一場」


  「那你派誰去勸降」


  「非平西王莫屬」


  「我?你還是算了吧,我一見到他就恨不得宰了他」


  「那就更非你莫屬了,識英雄重英雄,英雄相惜耳,唯你親自去,方能示我軍之誠心」


  吳三桂皮笑肉不笑,「洪經略莫不是想借那孫可望的手殺我吧」


  洪承疇哼哼一笑,「你怕了?」


  殺吳三桂洪承疇沒這膽子,也沒必要,關寧軍大勢已去,事鬧太子他在清廷也不好交待。


  「怕?我吳三桂何懼?幾時動身?」


  「等我號令,你部先行撤圍,在關外修整」


  吳三桂倒不是受了激將,而是劍門關他非拿下不可,不管是硬打還是對方投降都可以。(未完待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