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明武狀元> 019 城下之會

019 城下之會

  這倒是王嵐平沒有想到的,直接在戰場上這麼直白的招降敵方將領,看來自己還真是把他打疼了,想想也是,以這樣一座小城,一群殘兵布衣組成的隊伍,硬是殺了對方兩千之眾,這下連王嵐平都感覺自己挺牛的。


  王嵐平甚至在心裡暗暗想著,連敵將都這麼惜才,將來去了南京,見了弘光皇帝,他會給自己個什麼位置呢,大將軍,狀元王,應該不比李自成給的官小,剛想到王嵐平忙收回了自己的胡思亂想,人真是很奇怪呀,誰都逃脫不了驕傲的陰影,這才小勝一場,就不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了,南明雖說是個小朝廷,可那幾大總兵,滿朝的一品大員多如牛毛,哪個胳膊和資格都比自己粗,還是實際點好。


  人嘛,蛇口不能吞大象,慢慢來,不能急。


  李來享一見王嵐平那深思狀還以為自己的封官許願正中其下懷,不覺有幾分欣喜,看來這人立場也沒有戰場上的表現那緊堅定,有門。


  於是李來享又添上一句,「王狀元,我是誠心的,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不趁這亂世博一博,如何能顯英雄本色,明朝早已是病入膏肓,無可救藥,將軍讀史書,應該知道朝代更迭、興衰的道理,我皇以一布衣之身,振臂一呼,天下響應,自出商洛山,我皇麾下不過區區三千之眾,短短四年已是擁軍百萬,年初自西安起兵誓師滅明,三月之內縱橫黃河上下,一舉誅滅不得人心的大明王朝,這是何等的氣勢,天下百姓盼順師無不是如盼甘霖,如今,放眼天下,誰是我順朝之敵手,識時務者為俊傑,此番南征,袁宗第將軍親率十萬大軍而來,所過之處無不是望風而降,所降官將者,不論前朝如何對我朝者,我朝一率既往不咎,官職不奪,似將軍這般天縱奇才,更是另眼相待,李某願將先鋒大將之位拱手讓閑,假以時日,將軍定可成我順朝首屈一指的帥才,到那時,我甘願充足將軍馬前小將,將軍意下如何?」


  本來王嵐平還挺欣賞這李來享的口才,不過這把自己照死了誇,反而顯得沒那麼實在,心暗笑道:你堂堂李自成的孫子輩,會給我當馬前一小將,你自己相信嗎?

  猛然王嵐平好像明白了,這小子不攻城,也不退,幾千大軍連傷帶死的一大堆,別說草藥不足,看那樣子連軍糧都沒帶多少吧,打不下懷寧你有臉回去嗎,如果能招降我這大明的狀元,那可比打下一小小的懷寧城威風多了,小子挺有心思的呀,不過既然你來招降我,那想必是也沒打算再進攻了,可能也真沒實力再進攻了,一天連傷帶死倒下小一半,士氣早就磨沒了,當然了,反過來自己也到了苟延殘喘的關頭了。


  王嵐平計議一通,笑道,「李將軍太看得起我了,不過道不同不足為謀,對於你所說的大明亡了,我可不敢苟同,弘光皇帝已於南京承繼大統,大明所失者,不過些許子民土地而已,放眼江南諸司,大明仍有百萬雄師在枕戈待旦,只要朝廷一聲令下,百萬大軍跨江而出,收復故土,易如翻掌,我倒是想提醒你們的頭李自成一句,切莫被突然而來的幻覺麻痹,小心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李來享道,「你所指何事?」


  王嵐平嘿嘿一笑,指了指北方的天空說,「漢家天下自有漢家來坐,山海關外,滿人虎視中原已久,其狼子野心李自成難道無防?就不怕值此中原大亂之際,滿人渾水摸魚,奪我漢家天下?」


  李來享還以為是什麼大事,原來就是一隻知撈魚摸蝦的蠻夷,不禁一笑,「將軍多慮了,小小蠻夷,豈敢與我泱泱天兵為敵,你不必在此危言聳聽,還是說眼下吧,袁將軍十萬大軍不日便到,將軍此時不降,若是成為階下之囚,可就被動了,我這可是真心賞識將軍之才,替你考慮」


  王嵐平自是知道這點,屁大點的懷寧城面對這六千人都擺弄不好,更別說十萬大軍了,不過,有道是人算不如天算,想想日子,李自成也差不多搶走了陳圓圓,逼得吳三桂降清了,在吳清連軍下,只怕現在李自成已經狼狽從北京城撤走,逃往西安了,你袁宗第將士再多,只要李自成一回西安,南征就不戰而退,回去保衛順軍的老營去了,哪有工夫管這小小懷寧城的事。


  不過現在自己在這懷寧城一鬧,肯定以前的歷史不是這麼回事,至於袁宗第是不是真的會回師按歷史上記載的那樣去保衛西安,現在還真不能肯定。


  有道是開弓沒有回頭箭,走上這一步也沒得選了,歷史是什麼個走向現在不重要了,反正這懷寧一戰,足以名震天下了。


  「呵呵!」王嵐平擺手一笑,「看來李將軍還不太了解眼下時局,我可以告訴你,你們的偽順朝皇帝李自成已經被寧遠總兵吳三桂趕出了北京城」


  這下真的激怒李來享了,李自成是他這一輩子最崇敬的英雄,吳三桂又是何許人也,手下不可八萬關寧軍,北京城外的大順軍可不下四十萬眾,自己上個月才接到義父的即位詔書,定是這王嵐平在信口雌黃。


  李來享臉一沉,語氣再也沒有剛才平和了,「王嵐平,我敬你是條漢子,真心想保你富貴,你非要如此不識好歹」


  王嵐平知道他會生氣,誰換也不能接受,就想自己當初聽到崇禎的死訊一樣,笑道,「別生氣,這事用不了幾天便有分曉」


  李來享頭一偏,「你是如何得知,黃河上下,全在我順軍的控制之下,你這消息難道是從天上飛來的?」


  「為將者,不僅要疏通兵法戰陣,也要知天文識地理,斷得陰陽,卜得吉凶禍福,我昨夜信手一卦,得此天像」王嵐平說得玩世不恭,有心戲耍他一番。


  從天像來推算,當然是屁話,這在李來享聽來,那就是在罵人哪,九五之尊乃是天命註定,這小子偏說上天有示,大順皇帝敗退出京城,這可不就是在罵李自成不是真的天命所歸嘛。


  「一派胡言」李來享鐵青著臉。


  王嵐平一點頭,似開玩笑的道,「信不信在你,我還知道,李自成已經退出潼關,放棄黃河天險,將山東河北等地拱手讓給吳三桂,還有,吳三桂已經投降滿人,可笑嗎?想想你們這些人為了李自成打下這麼大個家業,他彈指間全放棄了,多少人白死了」


  李來享氣得是一陣陣發抖,「你!……」


  不等他開口,王嵐平猛然一正色,提高聲音道,「還有,李自成一路退往西安,沿途將百姓洗劫一空,什麼迎闖王不納糧,那叫時候沒到,現在他的真面目露出來了,你想看清嗎?你敢看清嗎?你自己回頭看看你帶來的那些兵,他們哪個人的衣服里不是塞滿了搶來的東西,哪個手裡沒有殺過百姓,你們口口聲聲為天下蒼生,一口一口大明無德,你們就有德嗎?」


  李來享被問住了,這幾年隨著大順軍的不斷壯大,軍紀早是大不如前,搶民殺民的事層出不窮,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這也是沒有辦法控制的事。


  「這,我大順殺的是禍國殃民之輩,搶的是為富不仁之徒,此為天下義舉,有何不可」李來享還想給大順給爭口氣。


  王嵐平哈哈一笑,「哪朝沒有貪官污吏,哪朝缺了豪門巨室,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你們不思振興大明,反而扯旗造反,塗炭西北,死傷百姓何止百萬,這也叫義舉?他李自成若真是位有德明君還則罷了,可你聽說過大順軍在京城乾的那些事嗎,鑽山打洞,搜聚錢財,將明宮宮女搶掠一空不說還強行為每一個大順軍指婚,京城未嫁女子為之膽寒,爭相出嫁,連和尚都成了臨時新郎,如此天下奇聞也稱得上義舉?」


  「你,你住口!」


  「怎麼,說到痛處了?我還沒說完呢,李自成鼠目寸光,寧遠總兵吳三桂鎮守山海關,是漢家天下的屏障,他李自成為一己之私,搶走吳家家財不說,連個女人都不放過,逼得吳三桂走投無路,只得投降滿清,山海關不攻而破,滿人大舉入關,此時已經兵臨潼關城關,你別以為這就完了,百萬大順軍看著挺唬人,實則你也看到了,小小的懷寧你都進不來,他李自成還指望潼關能守多久嗎?」


  「你,你也算一方守將,如此口無遮攔的話,說得就好像你親眼看到一樣,可笑」李來享肯定不相信,誰也不相信。


  「這是實話,真話,真話往往不中聽,我是見你也算條漢子,才勸你一句,早早離開李自成,大明再不濟也是正統,崇禎皇帝再不濟,也已一死以謝天下,朝政再不清,也可以一步步去整頓,你也讀過書,明白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道理。


  崇禎皇帝有言,大明朝廷,滿朝文武個個可殺,但我要補一句,唯獨皇帝不能殺,皇帝一死,天下有幾人稱王,幾人稱帝,亂世還有個頭嘛,這是為民還是害民,還是為了自己當皇帝,如今弘光皇帝承繼大明,正統已存,斷了他人的非份之想。


  他李自成扔出一句迎闖王不納糧的空話,大順王朝將來靠什麼養活,靠天天劫富濟貧?你信嗎?還有,縱使他成功了,坐穩了天下,放任萬民,將天下財富藏富於民,你知道會有什麼後果嗎?涼你們也不知道,天下財富不在朝廷而在百姓,就一定會有人生出覬覦帝位之心,朝廷窮困誰不欺負你,你大順王朝還能存幾時」


  李來享不屑一笑,「謬論,朝廷將天下財富還於萬民,人人安居樂業,何來反叛之心?」


  王嵐平道,「這就叫沒有遠見,華夏大地,幅員萬里,天災年年不斷,一地鬧了災,朝廷救也不救,拿什麼救?」


  李來享哼哼一笑,「民生富裕,足可自救」


  「民生自救,要你朝廷何用?邊關戰事,朝廷出不出兵?」


  「當然」


  「朝廷不納糧,不徵稅,軍需支出從何而來」


  「這,你這是強詞奪理」


  其實兩人都明白,這不納糧的事就是一句假話,用來愚民的嘴炮,江山一坐穩,管你什麼承諾不承諾,不收銀子,當皇帝幹嘛使。


  王嵐平一揚嘴角,哼聲道,「他李自成就是一個欺騙了天下百姓的偽君子,自掘於天下,一旦有朝一日他違背了他的諾言,天下百姓的失望你敢想像嗎?只要有一人站出來,大順王朝還在嗎?」


  王嵐平的話也許太過難聽,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李來享並不是個氣量比周瑜還小的人,他的話並不是隨口而出,細細想來,也並非完全沒有道理,糊弄百姓一時可以,總有一天這紙要要捅破的,縱使那時候李家已經坐穩了江山,那還是要背上個失信於天下的千古罵名。


  雖然李來享明白這個道理,嘴上卻絲毫不承認,「口舌之快,我不屑與你一爭,你的話我一句也不信,我的話你最好想想清楚,懷寧城的存亡只在你一念之間」


  王嵐平很細心地去觀察他臉上的變化,李來享那眉頭的一陣緊蹙,足以說明自己這番天花亂墜的胡侃沒有白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