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半島和解(五)清邁
所以暹羅一旦簽了類似的條約,下場就和緬甸一樣,命脈全掌握在大明手上。儘管當下,緬甸看著很威風烈烈,並恢復到了內亂之前的區域大國地位。但實際上,這只是鏡花水月,空中樓閣。
因為大明為了讓緬甸全心全意投入對靦作戰,所以有意扶持。在很多方面,都給予了一定的寬限。特別是移民上,大明遣返,拒收最多的,就是緬甸移民。
這才使得緬甸人口流失的情況,得到一定的遏制。
另外經濟上,也給予一定的輔助。就連最緊張的糧草,都賣了一些。
否則以緬甸當前苛捐雜稅繁多,田地荒蕪的現狀,民眾早就沸反盈天,起義迭起了。
因此只要大明有心,緬甸國內,就會再起波瀾,流血不斷。
暹羅也清楚其中的利益得失,但他不得不簽。因為和火燒眉毛的現狀相比,什麼苛刻,有損國家利益的條件,都是值得犧牲的。
緬甸當初,何嘗不清楚內里的彎彎道道。只是為了渡過滅國的險境,就不得不做出犧牲了。
這就好比後世清國和列強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雖然犧牲了很多國家利益,但和統治者的權利相比,就算不得什麼了。
於是大明一公布正式的談判日期,各方代表,就接連拜會外交司的夏冰司長。若不是南峰閉門不見,劉衛國,張嘯又去印度洋負責防務。估計他們府上,也會被踏破門檻。
就這樣,在和大明做了充分溝通后,明暹緬以及東邊五國組成的八國談判,正式展開。
雖然暹羅看似處於下風,但暹羅到底沒戰敗,也沒主動向其它七國求和。所以還沒到任人宰割的境地。
對於緬甸獅子大開口般,割讓整個北部地區,並賠償一億華元的戰爭損失,暹羅是明確拒絕的。
畢竟清邁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早在13世紀,孟萊王就定都於此。當時清邁良田千里、濱河護城,逐漸發展成泰國黃金時期的根據地。
後來蘭納泰王國建立,清邁又成了蘭納泰的都城。這是它黃金時期的開始。
又因地理位置上,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所以成了暹靦雙方,拉攏爭取的對象。
這倒使其左右逢源,保持了一定的獨立性。
再加上鄰近南部的古絲綢之路的分支。所以清國/緬甸的商貨,都會在此聚集。然後順河而下,直入曼谷灣。使其成為重要的商業樞紐。
憑著這個得天獨厚的條件,當地經濟富庶,國泰民安,成了暹羅北部的經濟中心,文化中心。
直到1556年,清邁被緬甸軍隊攻克。這種黃金時期,才宣告結束。由於佔領時間持續百年,清邁的文化/宗教/禮儀/習俗等方面,都深受緬甸影響。
直到1775年,鄭信統一暹羅,將緬甸軍隊趕回泰緬邊境,清邁才回到暹羅版圖。
但當時的暹羅,大戰初平。國內在緬甸的殘.酷剝.削下,一片頹.敗。這就使得清邁當地勢力,慢慢發展壯大。從而在事實上,形成封.建割.據。
對於暹羅政令,也是陽奉陰違。儘管暹羅國王,有心出兵干預。但緬甸和暹羅在邊境上的戰爭,一直都沒停過。
所以清邁當地割據勢力,就成了一個比較重要的砝碼。便對此睜一隻閉一隻眼,任其在自己的地盤上稱王稱霸。
此次緬甸進攻暹羅,就秘密聯繫當地的親緬勢力。以期來個裡應外合,佔領清邁。
可惜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清邁的割據實力,早就在大明透露招攬意向時,急巴巴的投入大明的懷抱。因此面對暹羅的橄欖枝,當地的割據勢力,沒有半點接受的意向。
便在大明的授意下,與緬甸虛如委蛇。這也是緬甸為何在『內應』的幫助下,卻一直沒攻破清邁的主要原因。
如今緬甸開口要整個北部地區,可不是一小塊地盤。包括清萊府/南邦府/帕府/帕曉府/難府/夜豐頌府/南奔府等在內,領土面積足租佔了暹羅的四分之一。
如果就這樣輕易的讓給緬甸,那依照緬甸吃著碗里看著鍋里的貪婪本性,暹羅的中部和東北地區,就永遠面臨緬甸的威脅。因為清邁所在的北部地區,地勢相對較高。在兵家來說,就是易守難攻之地。所以暹羅在面對緬甸時,就很容易處於被動。
因此從國防安全考慮,暹羅想都沒想,直接拒絕。
至於賠償一億華元的事情,也以國窮民貧為由,表示無能為力。算是將緬甸的條件,完全駁了回去。
不僅如此,暹羅還倒打一耙,讓緬甸無條件退出暹羅國境。
也是暹羅有依仗,大明也承諾了,不會讓緬甸過於削弱暹羅。再加上談判一開始,都是試探性接觸。沒那麼容易。亮出自己的底牌。
所以暹羅才敢駁了緬甸的條件,並提出更讓緬甸無法接受要求。
這樣的話,緬甸和暹羅代表,是雞同鴨講,完全沒有談判的共識。又因雙方早就對彼此不滿,所以在談判桌上,不管不顧的撕破臉,臉紅鼻子粗的大吵了起來。
惹得在場的五國代表,都瞠目結舌。實在是難以想象,在談判桌上,兩國談判人員,還能不顧言行的爭吵,呵罵起來。
最後還是大明的代表夏冰,一拍桌子,讓衛兵對著天花板,放了一梭子彈藥后。還在爭吵中暹靦代表。才終於明白過來,自己是在大明的地界上。
同時也讓他們收起了那份輕視之心,擺正了對夏冰的態度。也是這個時代,女人做官的很少。特別是這種和別人打交道的職務,基本是清一色的男人。
這就使得暹靦代表,都看輕了夏冰。即使礙著大明的面子,沒在明面上表現出來。但在言行舉止上,無不流露出輕視之意。
這就有了談判桌上,當著夏冰吵起架來。
不過古語有云,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善於察言觀色的夏冰,一直隱忍不發。直到當下,才用瀰漫著硝煙的火槍,讓各方收起對她的輕視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