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討價還價(八)南錫和約
視線北移,強大的清國,也因白蓮教之亂,而征戰連連。且隨著白蓮教南下,貴州南部、湖南南部、雲南全境、廣西西部,也漸被燒成白地。儘管甘肅、陝西、湖北、四川交界地區,都被白蓮教讓了出來。
但當地田園荒蕪、房室盡毀。除了少數老弱病殘,青壯全被白蓮教一掃而空。千萬人流,就隨著白蓮教的轉移,滾滾南下。
可以想象得到,等這些地方恢復生產力,又是一個猴年馬月。
清國太上皇,為此請來西藏的大法師,給白蓮教的叛·賊下咒·語。可惜白蓮教的勢頭,並未減弱半分。
同時清國東南沿海,也因海·賊風頭日盛,而一片風聲鶴唳。
被稱為糧倉的蘇杭地區,也因此大受影響。再加上陝北的回民之亂,夠讓太上皇頭疼。
但和珅是個體貼人,就將這些煩心事,統統瞞報。使得太上皇,還以為白蓮教之亂,就要平息。只有新皇嘉慶帝,為這些煩心事,而頭疼不已。
近鄰朝鮮李氏的日子,也不好過。
自金煞海盜團佔了濟州島,成了朝鮮的鄰居。蔚山、釜山、昌原、咸平等地,就從沒消停過。特別是慶尚南道、全羅南道兩地,都成了金煞海盜團的後花園。
且漢城,還被金煞海盜團下屬的日本武士,給圍困過。最後朝鮮正祖,不得不派出使臣講和。用六千萬華元、以及慶尚南道與慶尚北道自由通商的條件,換取了金煞海盜團不進犯朝鮮的保證。
當然,這些錢,最後都流進了大明的口袋。
南邊的日本,金煞海盜團自然沒理由放過。就不斷劫·掠日本沿海,像唐津、福岡、濱田、出雲等靠近日本海的沿海城鎮,就被金煞海盜團劫·掠了個遍。當地的大名,還被滅了好幾個。
有名的江戶,也被金煞海盜團光顧過。也是論裝備、論武力,日本、朝鮮,都不如金煞海盜團。所以最終,只有被欺·辱的份。
於是日本也學朝鮮,用九千萬華元,以及九州、四國二島自由通商的條件,換取金煞海盜團不進犯的承諾。
為了湊這些錢,各地大名,沒少抱·怨。於是他們就多徵稅收,從日本農戶以及商戶身上,榨取更多的錢財。好在日本百姓,大多是逆來順受的性子。只要有一點活路,就不敢反抗權·威。
所以廣泛性的社會sao亂,倒沒出現。但城市裡的搶糧風波,卻出現了上百次。最後又是一陣刀鋒血雨,才將這風波平息下去。
其實也是大明缺錢了,才讓金煞海盜團,干回老本行。雖然有些日子,沒再搶·劫。但動起手來,依然狠·辣異常。像很多不服的大名,就被金煞海盜團斷了活路。
這裡面,不得不提忠於大清的琉球國。因其崇尚中華文化,就一直不願向出身低微的金煞海盜團低頭。所以各方面,都表現得十分不合作。若不是大明高層,特別交代金煞海盜團,放過琉球這個國家。估計琉球群島,都成了金煞海盜團的基地。
於是琉球王室得寸進尺。當著金煞海盜團的面,和九州島的薩摩藩眉來眼去,妄想反擊金煞海盜團。結果薩摩藩被滿門屠·戮,人頭還做成京觀,矗立在琉球的王宮前。
這把琉球王嚇得,魂不附體,站都站不起來。
為了給其一個教訓,金煞海盜團還搬空了琉球皇室的王宮。那些金銀珠寶,古玩玉器,全都原封不動的送入大明。
這下,琉球王才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服軟。
大明上層知道后,也沒訓斥金煞海盜團違背命令。也是琉球做得不對,且大明也缺錢。送上門的財富,自然不會往外推。
至此,東海的風波,就僅限於清國一地。
這麼盤算起來,也就大明境內,還算平靜。那野人時常出沒的安北省,因大明不截餘力的移民,以及連續不斷的絞殺,而越來越退居內陸。
婆羅洲與菲律賓,則不緊不慢的執行人口置換政策。一部分勃泥人移居菲律賓、馬來半島,另一部分,則遷居安南、安東兩大行省。菲律賓人,就一小部分遷居婆羅洲,大多數,則遷居安東行省。
因當下大明正集中精力發展國內,所以移民進展得非常緩慢。不過菲律賓與婆羅洲的原住民一日不清空,這項人口置換之策,就不會停下。
新併入的馬來半島,則因戰事未解決的原因,而不納入移民計劃。但當地的百姓,已自發的,向馬來半島的新山鎮遷移。
就在這個時候,費爾南多應林傲峰之邀,再次踏入大明駐法使館。因是來得多了,費爾南多也沒興趣觀摩大明使館內部的陳設。就連茶也不喝,向林傲峰,問著大明高層的回信。
於是林傲峰假裝為難的,說出了大明高層討論后的條件。
那就是錫蘭島不能歸還,但加拿大的領地,可以用來抵債。並且預感流感的消毒藥品以及治療的藥片,也可在這個範圍內商談。拉克沙群島,則可以還給英國。南印度土邦國的叛·亂,會由大明出面,負責調停。東北孟加拉的糾紛,也由大明出面解決。
這個結果對英國來說,確實已經算很好的了。畢竟印度的財富驚人,能保住,就必須得保住。只是錫蘭島,終究是個遺憾。
經此,達成初步共識后。明英雙方,又經過數天的討價還價,細節磋商。費爾南多終是代表英國,和大明簽訂了《南錫和約》。
具體有英國用抵債的形式,將溫尼伯湖-納爾遜河以西的地區,轉讓給大明。這裡面,包括了拉布拉多半島北部,以及後世的卑詩省、美國的華盛頓州、俄勒岡州、蒙大拿州、明尼蘇達州。
如此廣大的領地,都超過了大明本土的夏州。
也是當地地廣人稀,氣候惡劣。再加上新獨立的美國,一直對英國的領地虎視眈眈。所以英國人,才想將大明拉進來。好讓美國投鼠忌器,放棄對上下加拿大省、新不倫瑞克省等的企·圖。
同時也能斷開西班牙所屬墨西哥領地,與英屬領地的陸上聯繫。使得英西之間,不至於產生利益糾紛。且對北邊的俄屬阿拉斯加地區,形成威懾。
總的來說,大明介入進來。對英國,有著明顯的利處。
印度方面,大明則將拉克沙群島,還給了英國。馬爾大夫群島,也按照英國的意思中立。不僅明英兩國不能駐軍,其它國家,也不能在此駐軍。否則明英兩國,有權驅逐島上的軍隊。
至於馬爾大夫蘇丹怎麼想,則不在明英的考慮範圍內。
錫蘭島,也正式轉讓給大明。作為條件,大明將低價賣給英國一批流感藥品。南印度與孟加拉的戰爭,大明會負責調停。但這作為附件,不在《南錫和約》的討論範圍內。
至此,明英之戰,才算是真正落幕。
但雙方都知道,這只是一個過程,不是結束。畢竟一紙和約,永遠都不能帶來真正的和平。
(只有三章了,算是兌現了承諾。本想四更的,可惜狀態有點差強人意,還請見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