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雄起澳洲> 第四百一十一章 王余年的新生活(七)--白人移民

第四百一十一章 王余年的新生活(七)--白人移民

  不過說實話,王余年心裡的疙瘩,還是有的。畢竟他在接過司法長的委任狀時,發誓要好好乾出一番政績。可聽到小張的解釋,讓他那顆火熱的心,給冷了不少。


  到底他從前是在相對繁榮的新山市任職的,那領導班子,行政建構,比這羅漢縣,要嚴謹了數倍。以致發現羅漢縣如此簡陋時,他那心理落差,不是一般的大。


  但既來之則安之!現在他雖被赦免,可情報司,是再也回不去了。要想過得更好,有一番作為,也只有在這羅漢縣施展。況且事物總是兩面的,這羅漢縣雖然簡陋,但發展得空間,卻是無限的。


  想當初,大明剛接手新山時,還是一個小漁村。才短短几年,就發展成南洋首屈一指的大城。曾經那些參與過建設新山市的官員,現在都一個個當了大官。


  所以他相信,只要給足時間,羅漢縣,也完全可以變成下一個新山。


  到時候,他的仕途,也會更上一層樓!


  抱著這樣的想法,他跟小張,來到了移民接待點。那是距離港口不遠的地方,和羅漢縣其它地界一樣,都非常簡陋。


  除了數百頂綠色的軍用營帳、幾口大鍋,就沒有別的物件。


  只是讓他奇怪的是,這次送過來的移民,黃皮膚的漢人很少。大部分,都是漂洋過海來的白人移民。再回想著大明內部,曾下達的禁止非漢人移民,定居本土五省兩市的官方文件。


  心下,就不自覺的有些奇怪。


  便帶著狐疑,問了問帶路的小張。這才知道,卻是和歐洲大流感有關。


  原來自歐洲那邊,爆發了大流感后。隨著人口的流動,已蔓延到了東歐與北非。就是橫跨歐亞大陸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也開始被流感病毒肆虐。使得經常出現,一個村、一座城,全都廖無人煙的景象。


  也是這流感,實在太邪門了。無論把自己包裹得多麼嚴實,只要接觸到對方的身體,比如手心手背上的汗珠,就會被感染。更別說沾染上被感染者的唾液了。


  使得旁人常常打一個噴嚏,周邊的人,幾乎全被感染上了流感病毒。


  以致到現在,歐洲各國,都還沒研究出治病的法子。


  整個歐洲、北非、中·東,也都陷入了大恐慌之中。迫使各族群的人,向沒有爆發流感的東方和美洲大陸遷移。


  由於大明,向來都是廣招移民的。且大明的醫療水平,也常常為人稱道。畢竟那各種各樣的藥片,就是從大明流傳出去的。像感冒了,只要吃一片,睡一覺,第二天就全好了。


  弄得很多人都認為,這是大明生產的神葯。因此從身價小命來看,最好的方法,就是移居大明。


  這促使大明的醫藥,成了搶手貨。不僅國內的黑市上,被炒成了天價。國外,更是有錢都買不到。也是大明的生產力有限,而國內國外,又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市場。面對如此大的供應缺口,短時間很難添補得上。


  另外在大流感的推波助瀾下,人人自危。藥片的功效,也被放大了百倍。無論是治什麼的,都成了搶手貨。


  為此,還發生了多起醫院藥房被搶事件!

  於是大明不得不派出武裝警察,日夜堅守藥房,防止此類事件發生。同時按家庭,每月定時分發購葯劵。只要擁有它,醫生才能給病人開藥片。否則,只能服用見效時間較長的中藥。


  這下,才止住了瘋狂的購葯風潮。


  當然,這都是插曲。


  因漫長的海上航程,流感至今,都沒傳到大明國內。也是流感的潛伏期很短,海上的航程,少則半個月,多則半年。所以漂洋過海,活到大明的,基本都沒被感染。


  就是事先有感染者上了船,最後都會使整艘船的人,全被感染。


  然後隨波逐流,像鬼船一樣,飄到世界各地。


  雖然感染者的屍體,仍具有極高的傳染性。但十天半個月下來,這些潛藏在屍體中的流感病毒,也還是會隨著養分的流失,而逐漸死去。所以除了某些特殊情況,一般是不會傳染到大洋的彼岸。


  這就和美洲大陸一樣。雖然很多人歐洲人,都向美洲蜂擁而至。但至到現在,美洲大陸,都沒出現感染的情況。


  而大明與其相比,要管控嚴厲得多。所有從海上來的歐亞北非移民,都要在安達曼群島和尼科巴群島,接受為期兩天的身體檢查。當確認沒感染后,才會讓他們在移民機構的指派下,前往各個臨時的移民點,接受臨職大分校的培訓。


  比如學習大明官話、大明風俗禮儀,這是融入大明社會的關鍵,否則根本不可能,取得大明國籍。之後是根據個人之前的職業,而進行崗前培訓。好讓他們以最短的時間,投入到效率極高的生產建設中。


  至於這羅漢縣,按照發展規劃,是以畜牧業為主。畢竟在後世,羅漢縣是澳洲的養牛大城。這就說明,羅漢縣,是非常適合養牛的。為此,新華省的領導班子,還特意從明京社科院那邊,弄來了最好的牛。


  只是有了牛,怎能沒有相配套的牧牛人呢?這就像千里馬需要伯樂一樣,二者缺一不可。所以趁著歐洲移民,大肆遷往大明之際。把一些懂得放牧的歐洲人,安置到了羅漢縣。


  這樣一來,也好促進縣裡畜牧業的發展。


  其實如果有選擇的話,大明肯定更傾向於蒙古人。因為在膚色上,蒙古人和漢人,是比較相近的。同·化起來,也比白人容易。另外養牛養羊方面,也應該比歐洲人在行。


  到底是世代放牧,馬背上跑的族群。那傳襲下來的經驗,總比其他族群,要豐富一些。


  只是蒙古人住在遠離海洋的蒙古高原,大明想把他們遷過來,有很大的難度。


  何況這中間,還隔著一個清國。到時候,很難說會出什麼幺蛾子。便只能捨近求遠,選稍次一些的歐洲人。不然以大明制定的人口政策,漢人是來不了羅漢縣的。


  就是海外省,也基本都選擇條件最惡劣的安北行省。好讓他們去那裡開拓一片天,為後來漢人移民的到來,創造良好的生存環境。(未完待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