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蘭芳戰火(四) 再回坤甸
最終劉衛國,也沒想到好的處理辦法。便將這事,呈報給南峰。反正天塌了還有高個頂著,作為南洋海外領的領長。南峰有這個義務與責任,處理這個問題。
而這時,張嘯已命炮手們,將火炮對準坤甸的岸防炮塔。李海還想說,要不要先照會蘭芳國官方,讓他們主動投·降。但張嘯想都沒想,就直接拒絕了。
因為在他看來,蘭芳國,必須給點顏色瞧瞧。不然盡知道數典忘祖,背祖棄宗。就像後世的島國新·加·坡,明明是華人之國,卻一心與西方為伍,使勁給中·國使絆子。
生怕泱泱華·夏崛起,中華民族復興。
都是炎黃子孫,卻為了一小部分人的私利,如此損·害整個民族的利益。
實在恥為炎黃後人!
先前大明還看在蘭芳國同是華人之國的份上,沒有逼得那麼緊。並在經濟層面,給予一定的優待。這可倒好,竟背著大明,和英西兩國為伍。
喂出了吃裡扒外的脾性。
難道蘭芳國的統治者們不知道?如果沒有大明的存在,婆羅洲,早就成了西方殖民者的囊·中之物。
雖然大明對婆羅洲的心思,也不單純。但大明好歹是華人國家,蘭芳國並進去,華人的待遇,也不會差了。而換成英西兩國做主,那華人的好日子,就到頭了。
像荷蘭殖民者炮製的『紅·溪慘案』、西班牙在馬尼拉針對華人的大屠·殺,就是實實在在的教訓。
這些,蘭芳國的統治者們不會不知道。只是他們都手握大權,害怕喪失手中的權利罷了。
為此,大明特意拿出補償。像蘭芳統治者建立的蘭芳公司,就可以在南洋海外領獲得額外的免稅權,以及婆羅洲的專屬開礦權等諸多讓人眼熱的商業特權。
要知道,在大明,所有公司都是不能逃稅的,也沒有私營公司,能取得開礦權。否則抓住了,就只有關停的下場。
蘭芳公司得到這樣的特權,算是榮幸之至了。
這還是大明顧忌著華人的同胞之情,不然就像爪哇的三個蘇丹國一樣,皇室被屠,國民被打散到大明各地。原來的統治者們,什麼利益,都得不到。
可這蘭芳國,還是不願意。可能是這些統治者們,以為大明會一直顧著同胞情誼,而不願過分逼迫。也可能以為,和英西聯合,就能致大明於死地。
所以就想拖著,猶而不絕。
也是權利的滋味太誘·人了!所涉及的,又是一個很大的利益集團。每個人看東西的眼光,也不一樣。人心不齊的,就奢·想著保住手中的權利。
以致什麼同胞不同胞的,就從沒考慮過了。和大明為敵,也就順理成章。
作為一個懷揣著赤子之心,標準的愛·國******。張嘯是怎麼也不會讓蘭芳國好過了。免得湧出更多像港·燦、呆·灣一樣的害群之馬。
於是得到命令的李海,立即一聲令下。轟轟轟的炮火,跟著響徹坤甸城。
與此同時,城主府,坤甸城的城主孫如復,正和坤甸城的幾家大姓家族代表,商談著坤甸城周邊的金礦開發事宜。因這金礦牽扯的利益太多,所以商量起來,爭吵不斷。
一個個外表光鮮的家族代表們,也都顧不得臉面。爭著吵著,為自己多爭些利益。
正是這時,一個蘭芳士兵,突然急急忙忙的跑進來。上接不接下氣的報告道,大明軍艦,要炮轟坤甸了。
吵得不可開交的家族代表們,立時停下話頭。
正老神在在的孫如復,也嚇了一大跳!
腦海中,也不自覺的回想起大明第一次炮轟坤甸的場景。
便話不多說,連跑帶滾的,衝出城主府。
他可記得,上任城主是怎麼死的。所以再不敢在城主府多待,走了上任城主的老路。
直到離得遠遠的,那些留在城主府的家族代表們,才臉色蒼白的跑了出來。儘管他們不知道城主府的危險,但大明炮轟坤甸的後果,他們還是知道的。
便一心想著跑回家,守著錢財,等著大明接管此地。
畢竟在南洋待了那麼久,大明的習性,他們也都有耳聞。
一般情況下,大明是不會隨便沒收華人的錢財。像棉蘭老島、巴拉望島併入華人後,大明只遷走當地土著。而華人,則繼續留在那裡安居。而且那些華人不但寸財未失,還分得了不少土著留下的財產。
憑白的,發了一筆小財。
除了不久前的王氏家族,因貪·腐弊案,而被大明充公家產外。就沒聽說,有哪個華人家族,被沒收了家產。所以這些家族代表,根本不擔心坤甸是誰做主。
且大明的法律制度、行政體制,以及軍事實力,都很符合這些華人家族的心意。到底蘭芳國太小,軍事實力又不強。國內的華人家族,也擔心著某一天,迎來滅國之禍。
如今大明來了,雖然也一樣是滅國的結局。但大明是華人國家,這些華人家族,也不擔心受到排·擠和壓·迫。自己辛苦攢下的家產,也能保留下來。
何況當初組建蘭芳國,也是為了讓自己有個安身立命的地方。
這大明如此強大,他們也能靠著大樹好乘涼。再努力一點,還有可能擠進大明的行·政層。
所以他們現在,只是擔心著,待會兒坤甸守軍敗退,鬧出了兵亂。那樣的話,才真叫虧·大了。
以致還想問問他們意見的孫如復,被毫不客氣的晾在一邊。卻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了。
嘆了口氣,孫如復也沒辦法。只能迎著頭皮,找大明談判。說起來,他還得感謝大明。如果前些年不是大明炮轟坤甸,他也不可能代表蘭芳,和大明談判。
這也為他迎來出頭的機會,成為坤甸的城主。畢竟蘭芳國的權利,都集中在建國的七大家族手上。除了那些家族弟子,一般人很難坐到城主的位置。
也是坤甸靠海,又有炮轟的經歷。家族弟子們,也不願意到這地方來。才讓這麼個肥差,落到孫如復頭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