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馬來亂局
而同一時間,柔佛內亂又出現新的變局。那就是一直支持大王子的暹羅,突然放棄對大王子的支持。英國扶持的二王子,則趁這機會,展開反撲,使得大王子的勢力,受到極大削弱。所佔領的地盤,也大幅度縮水。
不過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暹羅這樣做,顯然受到了某種鼓動。
正為王家之事煩惱的南峰,聽到這消息,眉頭的紋線又深了幾分。
給他彙報情況的情報司情報搜集處副處長,也不由拎著心思。他可記得自己是怎麼站在這裡的,也清楚前任是怎麼在牢里待著的。雖然說,正處長是因王家人的關係,才丟了職位。但領長府的人都在傳,正處長是說錯了話,引起領長的反感,才去了牢里思過!
因此,他說話的時候,非常謹小慎微。生怕一不小心,走了正處長的老路。
可惜他的消息,實在不是好消息。因為大明對柔佛內亂的事,是持作壁上觀的態度。那暹羅扶持的大王子和英國扶持的二王子互相爭鬥,也是大明喜聞樂見的事情。
畢竟暹羅去爭,阻止了英國間接控制柔佛,省了大明出手。
但現在,暹羅突然不支持了。英國所扶持的二王子,也把大王子逼到了明柔交界的丹丸之地。若不是二王子怕引起大明的反感,估計早已大規模陳兵明柔邊境,對大王子的勢力,趕盡殺絕。
這樣的結果,和大明所期望的,真有些事與願違。
便見皺眉好一會兒的南峰,突然冷冷的出聲道:「暹羅是得了什麼好處,才放棄臣·服它的大王子?」。
在柔佛內亂之初,大王子不是沒來大明尋求幫助。只是大明的情報司已提前得知,大王子對暹羅許諾說,如果繼承王位,就願意成為暹羅的屬國。並將原彭亨國王,交給暹羅。
這原彭亨國王,是個接近六十歲的老人。但他的身體,卻很硬朗。在國·土淪陷,成為英國的殖民地后。他就帶著大部分王室,逃往有姻親關係的柔佛。
並四處求援,希望得到周邊國家的支持。可惜這馬來半島,是一場地區大國間的交易。像他們這些丹丸小國,從來只有任人宰割的份。
所以原彭亨國王和王室,就一直滯留柔佛。好在兩國原本是姻親,柔佛也在防備著英國,因此彭亨王室在柔佛待著,也是衣食無憂。
儘管英國也扶持了新的彭亨國王。可惜那只是王室旁支,血緣關係,十分淡薄。論起來,有些名不正言不順。
且周邊國家雖然沒有幫助原彭亨國王,但還是承認他在彭亨國的地位。使得原彭亨國王,在國內,仍然有很大的影響力。比如那些反·叛英國的民間勢力,就基本打著效忠國王的名號。
正是這一點,才使得原彭亨國王,還有舉足輕重的利用價值。
先前柔佛二王子繼位,還秘密抓捕過彭亨王室。只是這原彭亨國王,是個老·油·條了。一見風吹草動,就機靈得像只兔子一樣,逃之夭夭。
弄得最後,二王子只抓住了大部分王室,獨獨漏了這最重要的國王。
當大王子返回柔佛,這原彭亨國王,就第一時間趕去投奔。卻不想,剛出狼圈,又入虎口,被大王子當作交易的籌碼,寸步不離的帶在身邊。
如果暹羅得到這原彭亨國王,就有了入駐彭亨的借口。反正英國在馬來半島的駐軍不多,軍事實力也不強。暹羅有大明的火器裝備,也不怕和英國發生衝突。
再加上有三國盟約保護,暹羅也就沒那麼小心翼翼。
其實大明當初拉攏暹羅的時候,就用馬來半島做條件。現在暹羅想吞併彭亨,也是預料之中的事情。
大明也不阻止!畢竟暹羅和英國互斗,損害的是雙方的實力。儘管沒有直接交手,打的也是兩位王子的代理人戰爭。但所消耗的資源,也是一筆天文數字。
這樣的局面,很對大明的胃口。就拒絕了大王子的求援,將其儘力推向暹羅的懷抱。反正柔佛就在新山鎮邊上,不管是誰的屬國,都得考慮考慮大明的感受。
暹羅也清楚自己只擁有柔佛屬國的名分,不可能有實質性的干預動作。所以才在後面加上彭亨國王的條件。
可是現在原彭亨國王,還在大王子手裡。交易,也並沒有完成。那暹羅,怎麼會在中途,說放棄就放棄了呢?
這讓南峰有些想不通!
副處長聽到問話,趕緊在心裡把話捋一遍,回應道:「當前英國已放棄了彭亨全境,將所布置的兵力,都撤回了馬六甲、布城、沙阿蘭等馬六甲沿海城市。」。
「什麼?!」,南峰驚疑出聲,萬萬沒想到英國會將吃到嘴裡的肥肉,又吐出來。便盯著牆上的南洋地圖,細看了好一會兒,接著追問道:「那現在的彭亨,已被暹羅收入囊中了么?」。
見此,副處長點了點頭,回應道:「暹羅已在三天前,進入彭亨。如今很有可能,控制了彭亨全境。」。
說這話時,他的聲音也夾雜著些許惶恐。
因為英國前腳退出彭亨,暹羅後腳就控制彭亨全境。再結合放棄對大王子的扶持,只能說英暹兩國,達成了某種秘密交易。
而整件事情,從頭到尾,都是完全背著大明。情報司在這期間,都是後知後覺。直到事情發生后,才理清頭尾。之前的軍事泄密,也是抓到王慶年後,才將事情的原委抖摟出來。
無論怎麼辨別,情報司的失職,都是推脫不掉的。
都說天塌了,還有高個頂著。在司長們倒霉的同時,他們這些處長,也是跑不了的。
副處長會有此擔心,也是人之常情。
正心下惶恐不安的時候,南峰略帶怒氣的聲音響了起來。只聽:「看來你們情報司,是需要好好整頓一番了!不然個個都成了傳聲筒,忘記了自己的作用。」。(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