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0章:西遊開啟
【今天家裡來了客人,見諒見諒】
天上一日,地下一年,混沌深處大戰結束后,人間界已經過去了十年。
這十年裡發生了許多事情,最重要的是自黃巾覆滅,中平六年馬超平定涼州叛亂,同年漢靈帝去世后,漢朝的最後一點氣運也隨著他的離去而崩潰。
漢少帝劉辯即位后,拜外戚何進官為大將軍,掌控朝廷,志於剷除宦官勢力,但是何太后反對,不過袁紹卻提出建議,讓西涼刺史董卓進京,以西北軍的悍勇逼迫何太后答應。
何進沒有考慮便同意了袁紹的建議,然而事情泄漏,宦官先下手為強,將何進殺死在宮中,時值西園軍校尉的袁紹聞訊,立即率軍攻入皇宮,對宦官進行屠殺。
期間宦官張讓挾持漢少帝逃走,最終被追兵尋到,少帝被救后百官回宮,但在歸路上遇到奉命而行的董卓,董卓者,豺狼也,在得知外戚和宦官勢力同歸於盡后,董卓直接控制了漢廷。
隨後為了樹立威望,董卓直接廢掉了漢少帝,立陳留王劉協為皇帝,即漢獻帝。
在董卓執政的期間,漢少帝和何太后也被其殺害,董卓的倒行逆施引起了關東地方諸侯勢力的不滿,紛紛以討董為名起兵並推舉袁紹為盟主,組成關東聯軍討伐董卓。
而作為護佑漢朝的仙佛大臣,卻在這個關鍵時刻被未知勢力壓制,沒有提供及時有效的幫助。
至此,漢家天下名存實亡,正式進入諸侯割據的時代。
這一日,陽光明媚,微風習習。
萬里無雲的天空中突然出現一名名仙神,他們皆攜帶一桿紫色陣旗,如流星一樣縱橫激射,形成一座玄奧的陣法圖。
「起!」
隨著一聲大喝,一片銀色光幕在天空中浮現,這個光幕星力充盈,氣勢磅礴,似是由無窮星輝凝聚而成,一出現便快速覆蓋南贍部洲上空,宛如一張大網將整個南贍部洲包裹起來。
民眾嘩然,紛紛走出家門觀看。
只見漫天仙神立於高空,銀色光幕遮天蔽日,百姓愚昧,自以為仙神要下凡,叩拜不止。
在雒陽城太師府高卧的董卓聞訊,當即嚇的從床榻上翻了下去。
「大陣成了!」
如來佛祖盤坐九天之上,周身無量佛光綻放,內里有無窮廟宇浮現,禪唱陣陣,似處在佛國之中。
玉皇大帝龍袍飄蕩,撫須點頭。
這座陣法,正是諸天星斗大陣。
以諸天星辰之力為源泉,有隔絕、鎮壓、束縛、封困等功效。
陣法一成,既能強行將仙級以上的強者壓制到凡境,還能隔絕一方空間,能有效的避免血發男子這樣的存在干擾人皇之位。
「佛法東傳之事,有勞大天尊了!」
如來佛祖雙手合什,感激了一聲,身形一晃,消失於九天之上。
玉皇大帝嘆了口氣,一走跨出,返回天庭。
次日朝會,武曲星君狀告天蓬元帥,言稱在大天尊不在期間,其經常借著醉酒之機窺視廣寒仙子,並用言語動作調戲,所作所為令仙不恥,合該重罰。
玉皇大帝聞言大怒,當即將其貶下凡塵,下朝後,怒氣未消,又因捲簾大將沒將門帘卷好,碰了他的龍首,同樣將其貶出天庭。
卻說自董卓把持朝政后,年幼的漢獻帝劉協唯恐步入何太后和漢少帝劉辯的後塵,整日驚慌不已。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許久,直到一日劉協聞訊董卓發怒連殺數十名朝臣,將頭顱懸於皇宮東門,由於驚嚇過渡當天夜裡就一命嗚呼了。
劉協死後,魂魄剛來到幽冥地府便遇到地藏王菩薩,劉協福至心靈,上前大呼求救,地藏王菩薩最終答應幫他還陽,不過要他在陽間大力提倡佛教,並且召開水陸大會去超度死去的天下亡靈。
劉協為了活命,也顧不得它想,滿口答應下來。
還陽之後,劉協才想起自身的處境,似這般朝不保夕還怎麼大力提倡佛教,急的一夜頭髮都白了,第二日召來心腹太監問計,太監是仙佛之人,言稱前日仙神顯靈,將太師董卓嚇的連續三天惶恐不安,直言相告便可。
劉協覺得可行,當日帶著僕從來到董卓府,謊稱夢裡遇到仙神,並言天下冤魂太多,不日就要降下天罰,前些日天空的異象還歷歷在目,董卓一聽驚的滿臉蒼白,冷汗直冒。
董卓急忙問計,劉協言稱要破解此方劫難,則需集合天下和尚,召開水陸大會,請佛法最為深厚的大法師超度眾生,然後去西門取經,董卓沒有考慮,當場就答應下來。
聚佛取經令一出,天下嘩然。
許多人疑惑不解,概因佛門在漢朝並不興盛,可以說除白馬寺一帶的百姓外,神州大地八成的民眾都不知道佛門是個什麼東西。
而且,因著「子不語怪力亂神」,超度亡靈之事令許多世家大閥反對。
董卓大怒,派兵強力鎮壓,這期間大量佛徒冒了出來,其中取經人也選定下來,名為玄奘和尚。
這玄奘和尚不是別人,正是被如來佛祖送下來去西天取經的金蟬子。
要說這金蟬子也是個倒霉鬼,早在兩年前就轉世了,由於時間緊迫用的是神魂轉世法,不知為何昧了前塵因果,只將取經之事深藏在心底。
轉世后是個成年人,當即前往西方取經,只是這個倒霉傢伙在路過流沙河時,直接被水裡的捲簾大將殺了吃肉,一連轉生九次,每次到流沙河都是必死,兩年裡被吃了九次,如今已經是第十次了。
這一次玄奘神魂轉世后,突然開竅了,又聞聽漢朝的聚佛取經令,欣然前往。
與此同時,靈山之巔眾佛齊聚一堂,如來佛祖說完混沌大戰後,又口吐金蓮,宣揚大法,講的三乘妙典,五蘊楞嚴。
妙音一開,異象顯現,只見天龍圍繞,花雨綻紛,萬靈朝拜,地涌金蓮。
如來講罷,看眾佛端坐其位,連綿萬里,個個面色無悲無喜,沉溺於佛法妙理之中,不由為之暗嘆,這般盛景不知能持續多久。
待眾佛清醒,如來言道:「我觀四大部洲,眾生善惡,各方不一:東勝神洲者,敬天禮地,心爽氣平,北俱蘆洲者,雖好殺生,只因糊口,性拙情流,無多作踐;我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但那南贈部洲者,貪淫樂禍,多殺多爭,正所謂口舌凶場,是非惡海。」
萬佛不明之意,齊聲問道:「我佛慈悲,懇請降下普渡眾生之法。」
如來道:「我有三藏真經一部,其中法一藏,談天;論一藏,說地;經一藏,度鬼。三藏共計三十五部,該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修真之經,正善之門。然法不輕傳,需有一個東土善信之士,教他苦歷萬山,遠涉萬水,到我處求取真經,方能勸化眾生,請肯去走一遭?」
觀音即刻合什,道:「弟子不才,願去東土尋一取經人。」
「你去甚好!」
如來從懷裡取出五件寶貝,道:「此乃袈裟、錫杖、三個緊箍兒,前二者送於取經人……」
觀音接過後,駕馭祥雲,離了靈山。
卻說玄奘和尚正在雒陽城主持水陸大會,觀音菩薩與百花善士真身降臨,震動朝野,隨後觀音裝神弄鬼了一番,又賜名玄奘為三藏,西去取經之事就這麼定了下來。
董卓心頭驚恐盡去,大喜不已,直接封三藏為護國大法師,劉協也因完成地藏王菩薩的承諾,激動的與三藏結拜為兄弟,賜下馬匹、護衛、盤纏助他西去取經。
三藏法師一出雒陽城,遠在天庭的季安即刻得到消息。
瑤池宮,金光萬道,瑞氣千條,萬花鬥豔,香氣怡人。
「傳法取經,實則傳的是強加理念,取的是民意氣運,而今人皇之位未定,佛門就敢強行取經,不怕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嗎?」
季安衣袍鬆散,黑髮飄蕩,隨意在宮內走動,王母雲鬢高挽,一身鳳袍霞光閃閃,與他同行。
「很顯然,如來已明白自身處境,如此決然,必定壓上了佛門的氣運,成功倒好,但萬一出現錯漏,後果必將不堪設想!」
王母音如黃鸝脆鳴,裙擺飄動間,帶起一片芬芳,真身比起余馨更加雍容華貴。
「不用萬一,這是必然的結果!」
季安負手漫步於花園,臉上洋溢出燦爛的笑容,落到王母眼裡就是一副賤賤的表情。
「你要阻攔?可你才是大羅金仙境,哪裡來的自信與佛門硬碰硬?」
她磨著潔白晶瑩的牙齒,這廝太愛裝模作樣了,尤其是這個表情看到就來氣,很想上去揍他一頓。
「漫漫取經路,有的是時間與眾佛交流,傻子才和佛門硬碰硬,更何況,不是還有你這個老婆嗎?」
季安摟住身前這個瑤池宮主,王母當即躲開道:「你老婆是余馨,而今咱倆已了結因果,別再扯上我!」
季安欺身上前,挑起她白皙細膩的下巴:「自你我神魂交泰之後,你便深陷虎穴,諸世都跑不出我手掌心,走吧,陪我去靈泉一游。」
「混蛋,和你的余馨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