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1

  而林木對特效的發展趨勢的看法也給了盧卡斯很大的啟發,尤其林木提出未來的電影很可能百分之百由數字合成,所有的拍攝都將在攝影棚里完成,自然背景只需要後期疊加即可,這給了盧卡斯很大的震撼。同時林木在無意中提到了3D動畫的發展,他為盧卡斯在1986年賣掉了光魔內部一個叫「計算機動畫小組」的電腦部門深表惋惜。林木知道那就是後世動畫製作大腕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的前身。他認為3D動畫將另外一個角度改變了動畫電影的格局。但盧卡斯對3D動畫並不感興趣,他更為看重增加照片真實度的電影特技。


  通過這幾次談話,林木和盧卡斯對雙方都有了一個全面的認識,彼此的印象也很好,這也為後來兩人進行合作打下了基礎。


  在此期間一次熱帶風暴從夏威夷群島擦身而過,這讓小島上的劇組成員共同經歷了一次大暴雨的洗禮。由於事先收到了暴風雨預警,劇組並沒有人員傷亡。林木還是第一次經歷這麼猛烈的自然氣象,讓他感受最為深刻的是大自然強大的破壞力,在自然面前,人類的力量顯的那麼的微不足道,這開始引發他關於人類與自然的思考。


  暴風雨過後的幾天,由於地面積水的緣故,外景拍攝不得不暫時停止,這讓林木有了很多空閑的時間。《老友記》第二季的創作也在這段時間接近尾聲。劇本創作完成之後,按照庫勒之前和詹姆士約定的價格,他將獲得超過250萬美元的收入,如何處理這筆財產,將是他不得不開始考慮的問題。


  將大部分資產投資微軟的主體計劃不會改變,但在小島這一個多月,目睹了《侏羅紀公園》籌拍的始末,讓林木意識到雄厚資本的對於電影拍攝的重要性。投資微軟是一項長期的計劃,短期內無法獲得最大的效益,所以他決定將目光投向一些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項目。但這個閉塞的小島上,林木無法做出任何的判斷,一切都還得等回到洛杉磯之後再與庫勒商量決定。


  林木離開的時候,《侏羅紀公園》的外景拍攝也即將結束,在臨走的時候,林木將《辛德勒的名單》的劇本交給了斯皮爾伯格。而斯皮爾伯格的反應也很迅速,林木剛回到學校,斯皮爾伯格就立即和他取得了聯繫。他告訴林木,只要《侏羅紀公園》的拍攝一結束,就立即著手準備這部影片。


  按照林木估計,《侏羅紀公園》最早也要聖誕才能夠完成所有的後期製作,影片上映估計是明年的事。但即便是斯皮爾伯格從明年開始準備《辛德勒的名單》,上映也是幾年的事了。他這隻小小的蝴蝶扇動翅膀,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孕育出了一場風暴。


  林木從夏威夷帶回來的手稿足足裝滿半個旅行箱,整理這些稿件又用去了一個星期。在看過劇本之後,按照之前商議好的價格,林木從華納公司獲得了254萬美元的稿酬,在扣除支付給庫勒的14萬美元傭金之後,他手上還擁有240萬美元的現金。


  他在清點自己名下財產的時候發現,自己在之前購買的微軟股票到此時已經上漲近一倍,今年6月27日微軟拆股擴容,他現在手中已經持有了超過150萬美元的微軟股票。在他記憶中,微軟在明年還會有一次拆股擴容,那時的股價幾乎是現在的一倍,也就是說微軟股價在未來一年之內的上漲幅度仍會超過100%,基於這樣的考慮,他再次買進了微軟股票。


  大二的新學期的課程變得有些緊湊,這讓林木沒有太多空餘的時間用於寫稿。羅伯特.羅米斯基在九月中旬給林木打來了電話,經過了近半年的籌備,《阿甘正傳》定於10月正式開機。羅伯特.羅米斯基在電話中自信滿滿的告訴林木,這次劇組上下都達成了共識,影片誓要在明年的奧斯卡角逐中有所斬獲。


  林木心裡默默盤算了一下,93年奧斯卡的角逐中,沒有了《辛德勒的名單》這一強勁的對手,提前一年上映的《阿甘正傳》無疑就成了最大的贏家。只要到時候不出什麼意外,最佳影片、導演、男主角和編劇都不會有什麼懸念,一想到這很可能是自己捧起的第一座奧斯卡獎盃,林木心中就有些激動難耐。


  這個消息沒有讓林木高興太久,因為他真正的麻煩才剛剛開始。如果說《聞香識女人》讓學校的一部分人開始認識林木,那麼庫勒接受一份校園流行刊物的採訪這讓整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師生都認識了他。在這份名為《托馬斯-庫勒和他的天才夥伴林》的報道中,庫勒很誇張的將他比作了一個天才般的劇作者,而庫勒則將自己吹噓成了一個慧眼識英雄的伯樂,「我第一眼看見他,就發現了他的與眾不同,在他遇到困難的時候,我無私的伸出了援手,我們之間牢不可破的友誼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


  「什麼東西嘛!」林木氣憤的將報紙砸在桌上。他之所以生氣,倒不是他對庫勒的自我吹噓有什麼不滿。只是這樣一來,幾乎全校的同學都認識了他,報紙上那張他和庫勒的合影已經徹底的將他出賣。現在無論他走到哪裡,都會有人熱情的向他打招呼。公寓的郵箱里,總是塞滿了一些莫名其妙的信件,而且他不得不經常面對諸如「《老友記》的續集情節將要如何發展?」、「瑞秋究竟喜歡哪一個男主角?」、「《老友記》最後的結局會是什麼?」一類的問題,讓他不勝其煩。


  為此,庫勒第一次感受到了林木的怒火,「難道這就是你們猶太人的商業素質嗎?我們合約中有允許你在沒有徵得僱主同意的情況下就私自接受媒體採訪的條款嗎?你知道我現在每天都快要被那些無休無止的、愚蠢透頂的問題弄得快要瘋掉了嗎?你讓我以後我怎麼學習?怎麼寫劇本?」響徹整個房間的咆哮聲讓庫勒明白這次林木是真的生氣了,自覺理虧的他沒有辯解,他知道像林木這樣平時很冷靜的人一旦發起火來,比任何人都要衝動,他的任何一句辯解,都只會讓兩人的關係徹底破裂。


  等到林木發泄得差不多了,他才遞過去一杯水。庫勒一臉的委屈讓林木胸中僅剩的一點怒氣化為了烏有,他沒好氣的接過水杯,第一次這麼大聲的痛罵一個人,他的嗓子確實有些幹了。


  見林木已經過了氣頭,庫勒這才開始為自己辯解,「我這麼做可不全是像你說的那樣都是為了我自己,我也是想提高你的知名度,可沒有想到卻給你帶來了這麼多麻煩!」


  林木冷冷的哼了一聲,庫勒知道他氣還沒有消,又接著說:「其實你遇到的這些麻煩未必就是一件壞事,我知道你是一個低調的人,但你既然選擇了進入影視圈,這樣的情況遲早會發生。你在學校里遇到這麼多麻煩,恰恰說明了大家喜歡你的作品,這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事情!」


  見林木不吭聲,庫勒知道他已經開始被自己說服了,「當然我這麼做確實不對,你完全有理由解除我們之間的合同,只要你說句話,我馬上就可以從這個房間消失,你就當我托馬斯-庫勒從來就沒有出現過!」


  「庫勒,其實我也不是那個意思。」見庫勒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林木倒有些心軟了,畢竟是相處了這麼久的朋友。


  「,你應該學著適應這種生活,你將來會遇到越來越多像這樣的麻煩。作為你的經紀人,那些無聊的信件我可以幫你恢復,那些刨根問底的採訪我可以幫你拒絕,但是我無法拒絕人們對你的熱愛,這是你作品的魅力,也是你個人的魅力,我們沒有理由去拒絕這種熱愛!」


  林木最終原諒了庫勒,但同時庫勒也向他保證今後不會再有類似的情況發生。為了減輕林木的壓力,庫勒想出了一個解決的辦法。在徵得林木的同意之後,他又在當初發表那篇文章的報紙上發布了這麼一條消息。這條消息宣稱,林木將會在報紙上開闢一個專題,大家對他的作品有任何的意見想法都可以通過報紙在這個專題上留言。林木本人也會定期舉辦讀者見面會,與大家分享精彩的創作感受,共同探討劇情發展。


  這則消息一經刊載,立刻在校園裡產生了不小的反響,大家的熱情都被報紙上的專題所吸引,這讓林木輕鬆了不少。至少他現在走在路上,很多人都會和他打招呼,但很少有人在纏著他問一些不著邊際的問題。除了每周針對一些讀者的問題寫一篇評論,林木的生活基本恢復了正常。


  但事情並沒有這樣就結束,憑藉著《老友記》的超人氣,林木在報紙上開設專題大大提升了這份報紙的知名度,洛杉磯一些其他的媒體開始紛紛向他約稿。這下子可忙壞了庫勒,他每天要和不同的媒體接洽,選擇合適的媒體,然後敲定價格。林木每周只答應寫五篇專題評論,但同時約稿的就有20多家媒體。他不得不在其中周旋應付,弄得他是焦頭爛額。


  最後庫勒不得不把每周一評改作每月一評,這才勉強滿足了眾多媒體的需要,他現在一見林木就嚷嚷著漲工資。


  「誰叫你當初想出這麼個餿主意,這叫自作自受!」林木根本不理會他的要求,弄得庫勒也沒有辦法。


  其實庫勒從中也撈到了不少好處,很多媒體為了優先獲得林木的最新評論,往往會悄悄塞給他一些疏通費。林木雖然知道一些情況,但他並沒有點破,水至清則無魚的道理他還是懂的。庫勒原本也沒指望林木會答應他漲工資,不過他隨即要求林木增加每周的評論數量,換來的卻是林木的有一個白眼,「那我每周都去寫評論,以後的劇本你來寫?」


  每周固定的評論讓林木又多出了一份固定的收入,就在洛杉磯的各大報紙都在火熱的連載林木的專題評論的時候,盧卡斯的電話又給他帶來了另外一個好消息。他提出的用電腦模擬真實恐龍皮膚的數字合成技術終於試製成功。用盧卡斯的話來說,那是「具有呼吸質感的皮膚」,他野心勃勃的告訴林木,工業光魔將用這項技術,讓全世界目瞪口呆!


  盧卡斯的電話讓林木那顆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他的出現讓《侏羅紀公園》的拍攝提前了一年,他真擔心工業光魔的數字技術的發展跟不上他的節奏,那樣拍出來的效果,恐怕會大打折扣。他可不希望這部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就這樣毀在自己的手中。


  而另一方面,華納拍攝《老友記》第二季的速度也讓林木吃了一驚。劇本交給他們還不到一個半月,NBC已經在開始預告《老友記》續集的播出時間。這再度引發了人們對《老友記》的熱議。就連紐約時報這樣在全美很有影響力的媒體,都開始向林木約稿,在庫勒的強烈要求下,林木不得不答應每周增加兩篇評論。每天除了學習,林木剩下的時間都被《老友記》的評論擠占,他根本沒有創作新劇本的時間。


  林木在10月末應邀參加了《阿甘正傳》的開機儀式,已經是第三次以編劇身份參加影片開機發布會的林木已經能夠輕車熟路的應付各路記者的採訪。在接受了庫勒的建議之後,他改變了以往對媒體有些迴避的態度,開始面帶微笑的面對鏡頭和閃光燈,回答著各種各樣的提問。在導演羅伯特.羅米斯基很高調的宣稱該片將要衝擊明年的奧斯卡大獎之後,一位《娛樂周刊》的記者站了起來,不過他的問題卻是沖著林木的,「請問林先生,你作為本片的編劇,是否認同羅伯特.羅米斯基先生的說法呢?」(未完待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