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仙錄裏涉及的明代飲食文化
中國文人的治學富有通曉人文、社會、政治和曆史知識的傳統,對於科學技術卻少有涉獵。 不論是先秦儒學、漢代經學、魏晉玄學、宋明理學都在不同程度上有輕視工藝、技巧和貨殖的傾向,但對於飲食卻是一個例 外。 在這操作性很強的知識領域,上至王公貴族,下至騷人墨客,都樂於精研此道,撰寫筆記或食單,以美食著述傳於後世。 許多經典名著如《周禮》、《禮記》、《論語》、《呂氏春秋》、《黃帝內經》等都為飲食留下至為重要的篇章,所以中國不僅以烹飪技藝的精良揚名世界,更以悠久而豐 富的飲食著述,為世人稱道,形成中國本土風格的飲食學,到明代中國飲食文化發展到一個新階段。 本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和商品經濟的繁榮是消費生活的物質基礎,消費生活的主體不外乎衣食住行,在衣食住行的各種消費中又以飲食活動最能敏感地 反映一個時代的生活水平,各階層的生活態度和享受生活的欲望,在各類消費中處於領先發展的地位。 宋元以來城市經濟的發展,促進了飲食業的空前繁榮,曆史悠久的蘇菜、粵菜、川菜和魯菜這最具盛名的四大菜係,真正形成規模並具有全國性的影響,是在明清時期。 與此相聯係的飲食著作日益完 備,主要表現在烹飪技藝的精致化和烹飪理論體係的成熟。 在中國飲食理論史上公認為最傑出的經典之作清代袁枚的《隨園食單》,乃是繼承和發展明代飲食文化的扛鼎之作,所以明代的飲食理論是中國烹飪技藝和理論著述走向高峰的重要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