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門閥風流> 第一百零二章 蓁蓁宋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二章 蓁蓁宋禕

  瑟瑟秋雨,終霄驚窗。


  清晨,芭蕉葉端凝著晶瑩露珠,欲滴未滴。


  「啾啾……」


  翠鳥探首出窩,見雨已歇,輕啼兩聲,而後振翅疾旋,匆匆掠過枝頭,抖落細雨一蓬。


  蕭然轉出迴廊,恰好迎上,瞅了瞅左肩,伸出三根手指將雨珠輕輕一彈,抬首仰望,目光追著翠鳥之尾插向青天,漸不可及,微微一笑,踏進面前小院。


  行至階下,輕聲問道:「阿姐,起了嗎?」


  「起了,進來。」


  「吱呀……」


  婢女將門打開,清悠暗香撲面浸來,鬱郁綿綿、甜而不膩,於胸中盪得一圈,令人形神通泰。正了正冠,掃了掃袖,沉目靜心,去木屐入內,這位義姐雖然艷麗妖媚,但來歷撲朔迷離,阿父曾多次叮囑自己,應當事之以禮,不可妄念、不可輕褻。


  踩著墨蘭葦席,繞過四面梅花圍屏,宋禕側身跪坐於檀木梨屏前;貼身女婢分侍兩側,一人攬著女郎滿頭烏雪緩梳慢卷,另一人正將笛膽柔柔塞入青玉笛管中。


  蕭然跪坐在屏側,從懷中掏出一封信,笑道:「阿姐,阿父有信至!」


  「嗯,擱著吧。」宋禕凝視著鏡中的容顏,面上神色未見任何變化,平淡一如水,聲音也清伶。


  蕭然似早已習慣,將信輕輕擱於案角,雙手撤回膝上,眼觀鼻、鼻觀心,再道:「今日是辯論、書法,那人也將至,阿姐欲往否?若是有興,阿弟便至前院等候。」


  「辯論,書法?」


  宋禕稍稍側首,眸光在案角信上輕輕一漫,定得一瞬,隨後一路鋪前,將蕭然恭敬且稍顯不自然的神情盡落於眼。長長的睫毛微微一顫,淡然笑道:「宋禕欲往,勞煩蕭郎君至外等候片刻。」


  「是,阿姐。」


  蕭然微作闔首。暗中吐得一口氣,徐徐退出室中,嗅著院中雨後的清新之氣,神情豁然一松,而後洒然一笑。揮著寬袖,大步踏出小院。


  半炷香后。


  宋禕款款出室,漫眼四掠之際,似被廊下芭蕉所迷,俏俏的斜椅著檐柱,微眯著眼打量那正凝作極致的葉尖水滴,一手捉笛,一手捏著信角。


  「哚兒!」


  水滴凝落,墜於青石。綠衣飄冉上前,手觸芭蕉葉片。微冷。垂首向下,珠已不存,石間唯餘一點淚痕慢慢浸開,忍不住的輕喃:若秋露,不聞朝語,如霧幻滅,皆是這般泡影,亦或飄零……


  ……


  「好香的雨啊……」


  綠蘿站在檐下,美美的伸了一個懶腰,雙手抓著裙擺。輕盈的旋向轉角,而後慢慢蹲下來,將將把眸子往下一投,便是一聲驚呼:「呀。怎地又跑啦?!」


  墨璃正在室內替小郎君束冠,聞得呼聲,嘴角微微一翹。木盒裡的小蜘蛛是她放跑的,對於墨璃而言,防著綠蘿偷偷爬上小郎君的床,便是天下間最最緊要的事;如此一來。綠蘿的願望當然不可以實現。碎湖阿姐交待過,小郎君不喜婢女胡亂爬床,為何會不喜呢?墨璃懶得管,反正碎湖阿姐說得都對,小郎君尚未及冠呢,不過咱家小郎君,可真好看。


  服侍完小郎君束冠,替小郎君把袍子整理好,再擺上吃食。墨璃眨著眼睛默算,十根手指互相糾纏,終是忍不住,悄聲問道:「小郎君,咱們離回華亭,尚有多久呢?」


  「待得初雪后,便歸!」


  劉濃將碗緩緩一擱,按案而起,行至階上,感受著絲絲清新芬芳,將雙拳對在胸前緩闊。


  江南的雪來得晚,一般皆在年底深冬之際,那時為期四個月的修學便畢,而今不過將將開始。蓄美譽、積聲望,皆為日後中正評品做基也,雖然昨夜斬獲較豐,但切不可就此滿足,今明兩日的辯論、音律勢在必得。如此,待得初雪漫遍山陰時,便可吟嘯而歸。


  來福早已將牛車備好,今日仍與謝氏同往。


  劉濃與褚裒將將跨至小橋上,竹林之側便傳來一聲呼喚:「嘿!」


  側首。


  只見竹林斜斜,清溪碧綠,倒映牛車一輛,小謝安挑著邊簾,啃著青果,眼珠骨嚕嚕直轉。內中尚坐著謝真石,一雙璀璨明眸來回掃著褚裒。


  初見時,褚裒面色由然一喜,而後亦不知想到甚,腳步猛地一頓,神情呈現澀然,暗自忐忑不敢前。


  劉濃暗暗一笑,昨夜便察覺謝真石與褚裒間的微妙,雖然錢塘褚氏不過中次士族,但褚裒的父親褚洽現為武昌太守,品階雖不甚高,卻亦是個實權人物。若是放在以往斷無可能,然現下琅琊王氏權傾朝野,江左已呈危局。謝、袁若想將江東平衡局勢持續,便不得不多方聯合。據其所知,褚裒正是因為娶了謝真石,得到謝氏的照拂,從而平步青雲。


  輕輕一拍褚裒的肩,微微一笑,踏前兩步,朝著車內揖手道:「劉濃,見過謝小娘子、小、小郎君。」


  「謝真石,見過劉郎君!」


  「咕……」


  小謝安用力的將卡在喉嚨處的果肉吞下,正欲作言。


  便在此時,從謝氏水庄正門方向駛來一竄牛車,謝真石匆匆掠了一眼橋上仍然愣著的褚裒,面色微微失望,緩緩將綉簾放下。


  劉濃暗暗搖頭一嘆,迎著謝裒的牛車而去。


  小謝安在身後脆聲叫道:「劉,美鶴,今日我是特地去為你助陣的哦!」


  咦!為我助陣……


  劉濃心中微奇,側身回首,嘴角浮笑。


  小謝安半個身子探在外面,揮著手中的青果,見劉濃轉身看來,嘴巴一嘟,悄悄按著襠部,嚷道:「何故驚疑?若言辯論,我不及你!是以,為你助陣!」


  劉濃將手半半一拱,笑道:「謝過,謝小郎君!」


  小謝安解釋道:「何必謝我,你若不如人。豈非顯得我更不如人!是以,你不可輸!」


  「承你所言!」


  劉濃哈哈一笑,轉身迎上謝裒的牛車。


  謝裒挑著邊簾,將二人的對話聽得清清楚楚。扶著短須笑道:「瞻簀,切莫理他。玄談辯論求索至理,此乃高雅之事,何必存有勝負之心!」


  「非也!」


  小謝安大聲道:「阿父,事不辯則不明也。既欲至明,便若尺寸,總有長短也!」


  「哈哈,吾家麒麟兒矣……」


  謝裒稍稍一怔,繼爾放聲大笑。


  眾人皆笑。


  車軲轆輾碎笑聲,穿過竹道,漫過山陰城,沿著兩排雍容若鐙的桂花樹,駛進王氏莊園。


  今日將行雅以書法與辯論,因辯論極為耗時。且有不少人兩者皆會參予,是以書法先行。


  山腳松林,紅日映樹腰。半百衣冠四座於其中,陣陣墨香沖郁,沙沙落筆舞魂。王羲之背靠松樹,閉著眼睛,面上神情愜意,似乎正在享受晨間的微風。


  臉側兩縷冠帶被風一撩,仿若靈蛇就舞,煞是奪目。


  王羲之。王逸少,琅琊王氏本代最傑出的精英子弟,何人不知、誰人不曉。自幼便擅書法,更與新亭拜得衛茂猗為師;自那而後。一發不可收拾,以其書法拜暨過不少當世名家,皆受稱許!元帝司馬睿曾贊:筆染沉潭作墨,力划千斤透案。


  松間有亭,亭中坐著謝裒、王侃、紀瞻。三人品著茶閑聊,王侃借著舉碗之機。不時的瞥向假寐的王羲之,面色略呈擔憂。謝裒笑道:「顏淵勿憂,逸少之書法,便是我輩亦難言高下!若再磨歷兩年,怕是你我也將望而生嘆矣!後生可畏,便是如此!」


  「然也!」


  紀瞻目光鎖著王羲之,以及其身側不遠處的劉濃,扶須笑道:「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恰於此時,王羲之突地睜開眼睛,眼中精光瞬間驟放,而後將浸泡於研的毫筆一提,片刻亦不停,揮毫落墨,洋洋洒洒一陣翻袖卷浪。


  稍後。


  筆鋒嘎然一頓,提著毫筆略作打量,嘴角斜斜一裂,將筆一扔,大步邁出,直直踏至劉濃面前,揖手笑道:「瞻簀,久候矣!」


  「劉濃,賀喜逸少!」劉濃還禮,淡然而笑。


  王羲之卧蠶眉一揚,追問:「何喜之有?」


  劉濃眉梢悄拔,撇了他一眼,笑道:「適才,劉濃觀逸少縱書,行筆時若輕雲閉月,轉腕時似流風回雪,神意與筆鋒愜合致極。是以放言:此次逸少所書,定為平生之最也!然否?」


  半晌,無語,林間清風悄卷二人袍角。


  劉濃負手而立,坦然自若。


  王羲之深深凝視劉濃,少傾,渭然嘆道:「然也!瞻簀,吾之知已也!」


  言畢,重重一個揖手。


  六年來,倆人其實一直有心較出高下,王羲之書法大有增益、漸呈爐火純青之勢,但劉濃亦未有半分落下,雖書法有缺,然其精通《老》《庄》《周》《儒》,靈慧俊秀已具章統,言語之間盡顯洞見率真之妙。恰若昔日郗鑒所言:珠聯共輝!

  稍後,眾人罷筆。


  謝裒三人將書法閱盡,果不其然,王羲之得了最高品:一品。紀瞻更是將其所書展閱於眾,竟書的是劉濃昨夜所詠之詩,雖寥寥不足百言,然,觀其字跡,飄若游雲、驕似驚龍,恰作神來之筆,當屬名至而實歸,眾人皆服。而這次,褚裒再未錯失時機,以一手雄健剛正的鐘繇正楷獲得謝裒青睞,評其為:上次。


  待得論畢書法,眾人徐徐漫向山顛,辯論將於此展開。


  玄談辯論共分三類:其一,主客相從,一對一;其二,一對多,一主多客,亦或一客多主;其三,則為自疑自釋,引發眾人攜問。


  此次辯論參予者眾,共計半百之數,是以行的便是一對多,而非一對一。再因人數委實過多,若歸作一處言談甚是不便,因而又分三組,待三組各決拔籌者后,再行對決。


  山顛,葦席繞布四方,矮案上置著各色佳肴美酒,其間婢女林立。因今日是玄談辯論,理深意奧、晦澀難明,郎君們喜之愛之,女郎們卻並非如此,是以世家女郎較之昨夜近乎少了一半,但仍有十餘翠紅俏綠簇落各處。不知何故,劉濃隨意一眼便看見宋禕,不與任何人成群,獨自一人跪坐於緊靠林間的邊緣處,默然小酌。


  綠衣與翠林互掩,難辯你我。


  許是投目已有三瞬,為其所察覺,宋禕手指猶在繞著杯口打轉,盤恆髻卻驀地側抬,兩眼悄然一對。眸子如深秋平湖,未見波瀾紋路,安靜湛幽;但恰是這極致的靜瀾,教人突生一種莫名的心悸。


  稍徐。


  劉濃徐徐壓低目光,不著痕迹的遙遙一個微揖;宋禕鼻翼慢慢皺起來,隨後嘴角緩緩展開,細長的眉眼沿著臉頰斜斜鋪冉,笑意盡聚於眼底;而後一凝一放,霎那間,靜湖頓時掀起狂瀾,星光眩目直欲捕人之眼;漸爾一收,捉起酒杯靠在嘴邊,慢飲而盡,睫毛輕輕一唰,朝著劉濃指了指自己的衣袖。


  何意?綠衣,綠衣,綠珠之弟子……


  劉濃默然,腳步隨之一頓,劍眉暗凝,胸中念頭如潮狂涌。這時,謝尚悄悄踏至她身側,亦不知說了甚,宋禕將酒杯重重一擱,櫻唇緩緩開闔,眉色呈寒。


  謝尚似有不舍,眼光在其身上輾轉流連,終是一揮寬袖,黯然離去。


  「嘿,走啊……」


  小謝安被劉濃擋住去路,探首探腦亦看不見前方有甚,心中極不痛快,伸出一根手指頭想戳劉濃的腰,未料個子不夠,戳中了屁股。


  咦?!


  劉濃回首,俯視,混亂的思緒因此一掃而盡。


  小謝安愣愣的看著自己的手指,嘴巴撇了撇,謹慎的將它置於鼻下,憋著氣嗅了嗅;咦,不臭,而後突然想起昔日之事,眼光豁然晶亮,疾揮兩下,開心之極。


  這便是日後的謝太傅?

  劉濃自然知道他為何雀躍,無它,乃報昔日被自己三彈之仇也!洒然一笑,忍住想揉他腦袋的念頭,踏著大步而去,與謝奕、袁耽、褚裒匯合,落座於案后。


  今日,他們皆會參予辯論。


  而此時,謝裒、紀瞻、王侃恰好踏入正中之亭,在三人身後圈圍著一排屏風。


  紀瞻漫不經心的朝著屏風微一闔首,而後徐徐起身,迎著山風,緩捋銀須,朗聲笑道:「太興元年,歲在戊寅,秋色乍起,引燕北回,與諸君會晤於蘭亭,歌詠當斯志,暢懷正緒寥也……」


  致辭畢,自有寬袍儒者上前,將三組辯論人選通傳。隨後便見冠袍一陣浮動,在座諸君紛紛離案而出,環圍於東、西、北三亭之中。


  「華亭劉濃,西亭!」


  聞言,劉濃劍眉輕揚,雙手在膝上輕輕一按,便欲起身而出。


  突然,眼前打橫出現一枚青果,稍稍一愣,側首。


  小謝安神情扭捏,面如紅玉,眼睛卻雪亮,低聲道:「拿,拿著吧,待你贏了,我請你再吃三枚……」


  「啊……」


  劉濃愣愣的接過青果,稍作端祥,微笑道:「再備三枚吧!」


  言罷,將果子合於拳中,負手直往。


  將行幾步,身側有人投目凝注,劉璠……(未完待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