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門閥風流> 第四十一章 對琴雲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一章 對琴雲中

  春風慢漫,恰作柔旋。


  陸舒窈淺抿嘴唇,看著對面的郎君,她能猜出來,為何他對自己有敵意。唯有情方可真無累,雲淡風輕的背後藏著唏噓與暗悲。


  按著腰腹微傾,軟言:「劉郎君此論,舒窈從未聽聞,若依此言,三歲孩童漫遊于田間,所唱之哩曲亦可為詩咯?」


  此言雖軟看似亦不具鋒,卻讓劉濃皺起眉。自曹丕始,詩文一改古風,格律甚嚴,且多行之以華麗而雍容;是以,不論是在新亭或虎丘所詠之詩,立意皆受人稱讚不絕,唯獨文風皆視為過淡。自己如今人微言輕,豈敢居之道高,半晌,方才答道:「亦可為詩,然有分,達則至廟堂,閑則漫山野!」


  「哦……」


  陸舒窈稍稍有些失望,眉心凝作淺川,隨著四個女婢離去,行至一半,忽又回頭,眨著眼睛說道:「我尚有一請!不可劉郎君可允否?」


  劉濃唯願她快些離開,趕緊揖手道:「陸小娘子,但說無妨!」


  陸舒窈道:「方才,劉郎君言可再行月,能否將那未行之月,行之?」


  「啊!!」


  劉濃不料她竟記著這事,微張著嘴,汗顏,雖自問懂詩,可作詩實非己長。適才被逼之下連借三首已是心中忐忑,若再借便只有……


  半響,未曾作聲。


  陸舒窈見他面紅似朱玉,明湖之眼隱隱攔著層秋霧,心中更奇,追問:「莫非,劉郎君怕詠出后,無人可識得么?舒窈自問……」


  「敢不從命!」


  劉濃略作揖手,壓住其話頭,隨後朝著東面深深稽首,正冠、挺身、肅意,朗聲道:「明月幾時月,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


  前兩句方過,陸舒窈便眯起了眼,情不自禁的默隨、低復:「不知天上宮闕,今昔是何年……人有悲歡離合……千里共蟬娟!」


  邊念邊行,邊行邊思,詩畢,人已遠。


  至曲畔,她回首,淺淺萬福。


  而此時,餘眾亦悠悠,皆被這樸素無華的詩句所牽引,幾欲生風而舞。陸納不飲酒可自醉,繞著青石徐踏,時爾擊掌,時爾渭嘆;郗璇久伏的首,緩緩而抬,稍徐,再度疾書;顧薈蔚眉間輕鎖,晰白的手指輕扣,一慢兩快;郗鑒手頓,良久,落子,噼啪!

  「玉仙爾!」


  不知是誰,巧巧一聲嬌喚。頓時,香囊再飛!


  看著那些飛舞的香囊,劉誾笑道:「來福,準備收香囊!」


  「啊?!」


  來福苦惱的揮著手中的布囊,喃道:「太多啦,這得多少年,才能佩得完啊。」


  ……


  待香囊收走,有女郎持著一枝桃花,趁著小婢們慫恿,羞羞的將其擱在美郎君的面前,一抬眼溺了進去,半響,才提著裙擺飛步而下。


  嬌羞無限限!

  稍徐。


  有人開了頭,除了顧、陸,其餘諸女郎皆紛紛上前,或置花、或拋果、甚至有人丟簪子,而實在沒有東西給的,猛力的看上幾眼。若是能得美郎君回目,必凝住也!必開懷矣!


  陸納笑贊:「瞻簀,美男子也!若游建康,怕不與叔寶昔年同矣,定至萬人空巷也!」


  「然也!」祖盛深以為然的點頭而附。


  陸納見得日漸徐然而落西,雅集將止,笑道:「尚不盡美也,當助瞻簀平步凌雲!」隨後,昂首大聲道:「瞻簀,願聞音嘯山顛爾!」


  「君願聞,我豈能不奏!」


  劉濃爽朗而笑,緩緩朝著陸納揖手,其風姿極是超脫,又惹一陣眼波。看殺!現在他總算領盡衛世叔昔年之苦,趕緊命來福捧琴而至。


  來福低聲道:「小郎君,真巧,方才嫣醉來了,叫你鳴《漁樵》!」


  「嫣醉?!」


  劉濃心驚,放目四逐,山間花紅人綠,四下里皆浮著襦裙飄飄,哪裡還能尋得著她的身影,悄聲問道:「人呢?阿姐可至?」


  來福擺著琴,搖頭道:「嫣醉已經走了,至於小娘子,來福未見。」


  「嗯!」


  劉濃徐徐吐氣壓住心驚,暗道:楊少柳早間出行,果然是來虎丘,她讓我鳴《漁樵》,那是合奏之曲,可以對琴,亦可琴簫作句,難道……


  來福擺好琴便走,琴為焦桐,案為曲楠。


  劉濃手拂琴面,心有所思,斜身朝著遠方亭內揖手,卻正逢周札立於亭角,撫著銀白長須注目而視。


  不可污琴!


  罷,就行《漁樵問》!

  劉濃長身而起,向陸納揖手道:「祖言,借酒一盅!」


  「借酒?何止一盅!」


  陸納眉間飛揚,取了腰間小酒壺,朝上便扔。劉濃揮手攬過,持壺便飲,酒灑入喉,竹葉青!

  半晌,其意昂昂,其色盎盎。


  徐座。


  閉目靜神,有風拂面微熏!

  這《漁樵問》非比一般琴曲,轉折之間極究功力。雖持琴便可彈得,卻未必能附得、鳴得!就連劉濃亦對此曲把握不大,不得不借酒附魂。


  我亦醉……


  琴起!


  「嗡……咚、嗡……」


  只得一撩,三聲!仿似低不可聞,卻又漫遍山野。音出,周札頓顏身子前傾,漁樵問,一音帶三弦!陸始眉目俱凝,手指微張,似沉、似愕;陸納則睜大了眼睛,不知他怎要鳴此曲,難矣,難比登天矣!陸舒窈頭往左偏,眼睛眨亦不眨;顧薈蔚本在作書,筆滯,墜落一墨;郗璇再驚,手中之筆,沉若千斤!


  音低!


  似乎綿盡山谷,被水一埋,漸爾無聲。劉濃的手虛揚,似待。


  「仙嗡……咚、咚咚……」


  有音不知起於何方,似由天而墜,漫起,恰作一個對句,將所有人的心弦繃緊。勾指再緊!驟放!!

  果然來了!


  劉濃猛地一震袖,飛指,唇間揚笑,不愧是授琴之師楊少柳,切的極妙!


  對琴!


  彼方竭,我正蓄,蓄之以洋洋,泄之以山川!我正竭,彼將歇,對之若川,對之若山!

  抹指!鉤指!撩指;泛音、按音、散音……


  逐逐逐!勞勞勞!舉盡塵淖之騷騷!

  漁漁漁!整頓絲鉤,著青山!


  漁道是:長江浩蕩,白蘋紅蓼!

  樵道是:飲泉山中,江山不換三公!

  漁問:子何求?


  樵答:綠樹青山,對坐雲中!


  青冠起伏,鉤指對撩指!月袖展浪,按音見散音!淺時,劉濃顫抹藏芥,深時,楊少柳縱指雲間!洋洋時,可見飛瀑傾泄,連而不絕;低鳴時,仿似對坐,紅袖勸酒!

  那一聲聲,天外飛勾!

  不見柳,不見袖,唯有對稽人漸瘦。


  倏爾,一聲高合,齊頭並進;眾人心弦隨之而飛,暢遊、不知天地尚存,不知時空正流!慢慢,楊少柳退走,退走,默而無聲,聲卻猶留;劉濃緊奏,悄進,悄進,進至頭矣,無須回首!

  劉濃:「仙嗡……」


  楊少柳:「嗡、咚!」


  「嗡!!!」一聲按指!

  「咚……」


  淺淺,默默。


  音絕!


  劉濃長長的吐出一口氣,面紅如坨,眼中欣喜之色漫而闊,久久不可回神!若無楊少柳之助,他定彈不出此曲!而整個虎丘亦皆疑,山間音去,不論是貴是寒,人尚未還!

  陸舒窈最先醒來,漂亮的眼睛在劉濃身上徘徊,突地驚起,提著裙擺奔至高處,遙遙望向遠方,青叢悠悠,綠樹婆娑,只見一抹淺紅漫在其中,漸行漸遠。


  「此人是誰?」


  「可至天聽,人間不復聞!若真想知,得問那位劉郎君!」不知何時,顧薈蔚亦行至此,眼光漫逐著牛車消失在天際,語音似喃。


  「劉郎君……」


  桃花簪輕顫,美麗的小女郎看向飛石。


  飛石之上,劉濃按膝而起,朝著下方長長揖首,眾人皆還禮,就連顧、陸,亦不敢輕怠。


  亭中下棋的幾位長輩,慢慢度下來,陸玩把劉濃細看,笑道:「原來路上操琴者是你!此曲更佳,鳴者有心,聞者幸甚!」不待劉濃接話,轉身向族兄陸曄道:「阿兄,切記華亭劉濃矣!」


  陸曄見劉濃風儀絕卓,受人稱讚亦不驕,心中暗自點頭,因其份屬次等士族,不好當眾給以過高贊評,但亦笑道:「為王拔才,乃我份內之事。琴詩皆絕,功課亦不可墮,且待日後。」


  這是教晦,表明陸曄已將他置入眼中,劉濃不敢自持,退後三步,默揖。


  ……


  下山後,陸納本要與劉濃、祖盛一同返回吳縣,奈何其父陸玩受劉濃所激,說要考究他的功課,只得悻悻而隨。臨走時,邀劉濃擇日與其在華亭陸氏莊園相會,劉濃早已拿他作友自是應允。目送其離去時,恁不地一眼瞥見那陸氏小女郎,兩目相對,劉濃不敵避走,陸舒窈悄然淺笑隨婢而去。


  祖盛要回婁縣,正好與劉濃順路,笑言要去吳縣劉氏酒肆將竹葉青飲個夠。


  劉濃笑道:「不僅飲夠,還可帶走三壇!」


  「妙哉!」


  祖盛大喜,他這次前來吳縣虎丘所獲亦多矣,不僅結識了士族劉濃、高閥陸納,還得在大中正陸曄的面前混了個眼熟,小得便足,其意樂乎!

  劉濃正欲上車。


  來福指著遠方說道:「小郎君!那是郗貴人的車……」


  一眼過去,正是郗氏的車。劉濃疾步迎上,心中卻奇,適才下山時郗鑒曾找得機會將他喚至一處,細細一陣教導。言即日將會返回兗州,本想待劉濃及冠定品后,便將其拔擢入軍府;奈何此事一出,再入軍府恐非佳途。就算郗鑒不懼流言,但其帳下家族文武,又豈可安然?這便是門閥世家,即便是身為家主的郗鑒,亦必以家族為重;只能囑劉濃不可驕縱,需得繼續砥礪!

  事言皆畢,怎地現在去而復返?

  「吁……」


  車夫止牛,自正簾挑起一雙素手,小女婢捲簾而出,郗璇跪坐於車中。


  劉濃頓住腳步。


  小女婢遞過來一物,劉濃默然接過,觸手軟軟似紙絹,挺厚的一疊。正欲打開看個究竟,郗璇道:「劉郎君,何不歸家再看!」


  說罷,她微淺身子,輕聲道:「別過!」


  「別過!」


  劉濃稍一揖手,轉身而走。正是別過,至此一別,再無昔過!如此亦好,路歸路、橋歸橋。幾日之間,雖是起伏不斷,可此刻心中卻平靜似湖。


  以後的路,雖茫而無攜,可華亭劉濃之名,終有一日會響遍江左。


  「哞……」


  青牛長啼,劉誾揚鞭。


  來福回頭笑道:「小郎君,我數了一下,有好多好多的香囊。」


  劉濃看著車角的布囊,笑問:「有多少?」


  「有,有很多……」來福摸著腦袋傻笑不會記數,他喜歡習武,對於習文那是會要他命的,那種學識只有小郎君才習得懂,習得好!

  「啪,啪!」


  行得一陣,突聞疾鞭聲。


  劉誾道:「小郎君,有人追車!」


  還會有誰?


  劉濃更奇,挑簾一看,在自己和祖盛的車后,正有一輛牛車奔得急快,轅上的車夫見了他,揮鞭疾呼:「劉郎君,稍待!」


  再停。


  祖盛伏在車窗,伸長著腦袋看著漸漸停下的華麗牛車,朝著靜待路邊的劉濃笑道:「瞻簀,說不定會是佳人佳音哦。」


  嗯,是個女郎的車,簾上繡的儘是各色繁花!


  會是誰呢?


  劉濃眯著眼睛,暗度:不會真被祖盛給言中吧?


  簾張開,一叢大紫飄出來!


  眉目嬌好若工筆,巾幗髻,絳紫滾邊卷深衣。小女婢掌著簾,顧薈蔚踩著小木凳款款而下,露出一對藍絲履,履上飛著翠燕兩隻。


  三層滾邊徐扶,將她的腰襯得極細;蔥白的手點著豆蔻,亦作紫。


  稍稍立定,看著對面的郎君不語。


  「劉濃,見過顧小娘子。」


  劉濃雖不知她來意為何,但卻知道她是顧淳的姐姐,不緊不慢一個揖手,不著痕迹的避過她的眼睛,心中則微跳:這眼神和顧淳真像,不愧是姐弟!


  顧薈蔚微微欠身還禮,淡聲道:「今日聽聞劉郎君之雅論,令人耳目聰覺。薈蔚亦喜好辯論,不知劉郎君,可否予以賜教?」


  清談,辯論,現在?


  劉濃抬頭看了看日頭,揖手道:「天已漸晚,不若改日可好?嗯,小娘子,要不來年……」


  「來年?」


  顧薈蔚細眉輕挑,嘴角微翹,冷聲道:「莫非搪塞乎?或是劉郎君不敢與我一言而辯?想不到劉郎君遍折吳縣士子,卻會懼怕我一女子爾!」


  「嗯,這個……」


  劉濃頓住,本就不打算與她辯論,辯論若深便極是耗時,此時非是在山上行節,若是讓有心之人見了,再行誤傳他欲高攀那就慘了。於是滿心只想矇混過關,沒想到這小女郎看著嬌俏柔弱,卻伶牙俐齒言語似針,怪不得陸納聽見她的聲音,便會臉色俱變。


  半晌,顧薈蔚再道:「你若不願,我亦不勉強,我有一題,願請解之!」


  罷!

  劉濃暗暗一嘆,索性打定主意,不論是何題,皆應行之以雷霆將其逼退,以免讓人誤解,現在可再當不起任何一絲名聲有損,揖手道:「請顧小娘子示題!」


  哼!

  顧薈蔚豈會不知他在想甚,心中不悅,暗中冷哼一聲,說道:「不勞劉郎君久滯,我題已出,我論已注,若劉郎君解得,可遣人送至城北顧氏!若解不得,顧氏未敗矣!」


  隨即,向身側女婢示意,女婢捧出一枚錦囊遞至劉濃面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