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另有辦法
王成可是知道,這些巨頭電影公司,對於米國人民來說意味著什麽,這簡直就是他們的國寶級企業,就是他們文化的一部分。
現在七強的格局,已經維持了好多年,這也是市場的規律,他們是不會允許出現壟斷性企業或者是托拉斯式巨無霸的出現。
當年的派拉蒙法案,就是最好的一個明證,如果公司過於強大的時候,就會招惹來司法部的出手,斷然打壓,將其肢解。
這個都令許多的人認為,兩家電影公司合並或者聯盟,很容易就會形成托拉斯似的大型企業,這就是壟斷,司法部出手或者是聯邦貿易委員會出手,就會令他吃不了兜著走。
王成在後世可是知道,櫻花國的索尼,還真他娘的有本事,成功的經營好了哥倫比亞影業,還把米高梅也都合並起來,成為了一家擁有電影資產最多的公司,還把華納都壓得抬不起頭。
而且好萊塢幾十年所形成的巨頭局麵,也都在市場的和科技的衝擊之下,變得七零八落。
那就是科技的發展,流媒體空前的發展,也都令這些電影公司它的市場前所未有的萎縮,所以才會出現迪士尼這種的超級巨無霸,而且也都一口吞下了20世紀福克斯,他們可是用了將近800億的米元,一舉拿下了20世紀福克斯這時候,為什麽沒有人說他壟斷?
主要就是因為市場發生了變化,流媒體對於傳統的電影市場進行了前所未有的衝擊,令他們壓力非常的大,已經到了不抱團取暖就得破產的局麵,也就是因為如此,政府才對這種形勢,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是不是現在,至少要十年或者是20年以後。
但是邁克爾.杜邦營造出一種形努,讓他們可以產生超大型企業的土壤。
對於這些巨頭電影公司來說,強強聯手,就怕引來壟斷的傳言,引來政府的出手,而他們現在這一次居然是在政府的主導之下進行聯盟的,自然就不存在說壟斷的說法,也就不會招來司法局的毒手。
再說,華盛頓那幫政客,又有幾個人敢向這些大財團下手?他們可是手段狠毒,報複心強。
或許有人強行通過法例,收拾了這些財團,但事後的報複,也一定會令這些人後悔三世。
所以麵對這些大財團,最好的方法就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也是邁克爾.杜邦為什麽寧願把數10億米元花在了華盛頓那幫貪婪的人的身上,也都不願意花在索尼公司那裏去,讓他們愉快的把這公司交出來的原因。
這是在各方麵形造出很好的形勢,為他們的聯盟,鋪好道路。
王成看見他父親這一係列的手段,那是心悅誠服,薑畢竟是老的辣,他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
這件事主要是他的父親在幕後策劃和操縱,邁克爾.杜邦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米國人,他對於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的感情,也都非常的深,也都迫切的希望,能夠把這家電影公司收購回來,把米國的傳統文化傳遞下去。
所以他在各個方麵,各個環節,親自的出手,全力的布局,環環相扣,給對方以巨大的壓力。
至少他現在已經成功的形造出了一種形勢,那就是市場和政府都已經認可了他的這種行為,並且十分的歡迎和呼喚。
這是民心所向,無人敢違抗,即使是政府也要三思而後行,因為眾怒難犯,現在好了,他們還拉這些人下水,分潤好處,他們還可以怎麽樣?還敢抯擋他們?
甚至已經有激進的國民認為,邁克爾.杜邦是偉大的愛國者,在國家出現動亂的時候,斷然的出手,保住了國家的利益和尊嚴。
米利堅正因為有這種人,才世代流傳,立於世界強林之中。
這以至於有些民眾,在街頭接受電視采訪的時候,大多數人認為:“杜邦先生已經開出了這麽好的價錢,索尼公司還不肯點頭,難道他們還想造反不成,華盛頓對於櫻花國的控製,已經是前所未有的下降了,我們是不是該考慮加強在該地的駐軍的數量和派一隻航母前去東方了。”
在這些國內的鷹派的激進人士的眼裏,沒有什麽是他們的軍隊和航空母艦解決不了的問題。
凡是出現問題的時候,他們首先需要考量的就是,我的航母戰鬥群在哪裏?
就連他們跟櫻花國之間的貿易摩擦、收購哥倫比亞公司這檔民間性的經濟領域的交易,他們都考量到使用武力的問題。
看到了這樣的局麵,國內的主流媒體和報紙都十分的欣慰,紛紛說道:“民心如此,何愁大事不成?”
索尼公司的抗壓能力是令邁克爾杜邦驚訝的,如果換作是自己在政府或民間經濟界這麽大的壓力之下,早就扛不住了,早就舉白旗投降了。
而他們居然還能夠苦撐這麽久,還是不肯點頭,一方麵他們還想負隅頑抗,另外一方麵,也想有抬價的可能。
事實上,對哥倫比亞影業這些巨頭公司感興趣的公司,也都不止杜邦集團一家,也都有其他的巨型公司和大型傳媒集團,在謀求擁有一家屬於自己的巨頭電影公司。
這就相當於,任何一位王者,都會為他的皇冠尋上一枚大寶石,顯得更富麗堂皇,更具威勢。
比如說以國民院線起家的大亨雷石東,他在收購了維亞康姆集團以後,把它擴展成全球的電視網,更是以風卷殘雲之勢,拿下了全國最大的錄像帶租賃連鎖超市百事達,聲勢浩大,氣勢洶洶,他也都早已放出風聲,有意收購一家巨頭電影公司,以拚成一個傳媒帝國。
甚至就連派拉蒙前總裁、 20世紀福克斯前總裁巴裏.迪勒他也都獲得了華爾街巨富們的支持,獲得了大筆資金的注入,準備進入娛樂圈、傳媒業,大展身手。
邁克爾.杜邦也收到了風聲,索尼不甘心賣出,準備另尋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