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代表
這壞事做的太多,便終究有一件事會遮掩不過去的。
韋一笑說了胡青羊的事情,終於叫鮮於通有口難辨。
只雖一時不知如何辯駁,鮮於通也知絕不得認,卻呼道:「呸!」
「什麼胡家,我看你是胡說八道!」
打死不承認就是。
只是韋一笑似乎早拿捏住了鮮於通的心思,卻道:「蝠王我縱橫一生, 是好是壞不由自己說,不過要說冤枉人嘛…蝠王還當真沒做過這檔子事。」
「你今日不願承認,我便把你抓的蝴蝶谷去,看看你還認不認的!」
鮮於通聽著韋一笑這些話,那是直忍不住在心頭痛罵。
「也不知家裡那些老東西,到底承諾了這韋一笑什麼好處!」
鮮於通顯然不認為韋一笑是當真有閑工夫是操心這閑事, 心裡把這鍋往自家長老身上一扣, 面上又呼道:「要打便打,休再扯這些閑話!」
然說歸這麼說的,鮮於通動卻沒有半點要動的意思。
倒也不是他多畏懼這韋一笑,實在因為就這會說幾句話的功夫,鮮於通卻感覺體內金蠶之毒越來越深了。
韋一笑見得,卻又是擱那陰陰笑道:「怎麼?這金蠶毒可是不好受吧!」
「要是實在沒辦法,不若還是去蝴蝶谷一遭。」
「多年之前我教醫仙既然能救你,那這會定然也可救了你!」
鮮於通哪裡能去!
這一去,只怕是當年胡青牛如何救的自己,如今便是要加倍奉還了!
然此刻可也由不得他!
只見韋一笑一個飛身,直朝著鮮於通抓來,嘴裡呼道:「左右蝴蝶谷離著此地不遠,你還是與老夫走一遭吧!」
一眾華山弟子連忙上前來應,可韋一笑卻不力敵,只一個移形換位,竟是在身上系著一個女娃娃的情況下,從一群華山弟子中隨意穿梭而過。
要說這青翼蝠王韋一笑身上到底是哪門輕功,其實是沒準確提過的。
不過雖是沒提過其輕功出處,其輕功無敵倒是世間公認。
而要說韋一笑輕功到底強在哪裡, 眼下倒是提現的淋漓盡致了。
這韋一笑的輕功特點在於短程範圍內的匿音性、暴發性和突然性以及極小範圍內閃展騰挪。
當然了, 任何功夫都不能是沒半點缺陷,韋一笑的輕功並不偏重於長途的耐力性。
就如日後和張無忌的那場沙漠賽跑,韋一笑就不能以這輕功彌補內力上的吃虧。
言歸正傳,卻說眼下韋一笑穿過一群華山弟子,來的那鮮於通跟前,胸前的阿蠶又是揮舞小手,一片金粉頓時飛揚。
鮮於通想退,卻實在提不起力氣,腦子越發昏沉,甚至開口言語都艱難了。
被韋一笑一把扣住,卻呼道:「鮮於通!就與老夫走一遭去!嗎,面對當年造的孽吧!」
鮮於通自知這會只能越說越黑,索性閉口不言。
邊上一眾華山弟子連連高呼「放開師父」,「放開掌門」之類的話語。
只是呼歸呼,倒也是沒個上前來殺的。
殷梨亭看這場面,知道該露面還得露面。
卻上前猛然道:「還不把人放開?」
韋一笑見殷梨亭上前,卻忽然露出個古怪神情,言辭犀利應道:「怎麼,這鮮於通玩弄女子, 自私自利,你武當中人也要護著?」
「難不成…」
「你也是這般的人物?」
谷錏
一瞬間,殷梨亭直有種感覺,這韋一笑說這話,那是真心實意的對著自己說的。
好在韋一笑也是說過就罷,不多糾結在此,只冷哼一聲道:「蝠王我既然有言不會冤枉了人,那自然不能冤枉了他!」
「你這武當的若是當真要管此事,就與我一同走一遭!」
韋一笑此話一出,頓時間一眾華山弟子倒是也把目光看著了殷梨亭。
看那模樣,那是眼巴巴的叫殷梨亭做主了。
然殷梨亭又豈能叫這些弟子抽身事外?
假意思量一番,又看了看韋一笑胸前的阿蠶,終於頗有些為難道:「此事我也難做決定,就我想來,還得叫華山有個出主意的。」
鮮於通倒是想做主,只是眼下已然毒入心門,暈沉的說不出話來了。
其餘那些個華山弟子,一時也不知如何。
見眾人都不開口,還是殷梨亭接著道:「你們華山裡頭總得出個人,一同去見個黑白真相。」
這些剩下的華山弟子雖然武功不行,但也不是傻子。
這特娘的!
就看看這場景吧,要說自家掌門當真一點事情沒有,誰信啊!
總之這事不是個光榮的事情,又有誰想見證自家掌門的醜事?
當下便是各個都不開口,可沒人主動請纓。
好在任何時代裡頭,代表不了自己,卻可代表別人。
這不…眼下不是還有一個不能開口,被韋一笑打暈了的逄松柏么?
殷梨亭當即又提議道:「不若就叫逄兄弟去,我也好照應的他。」
一眾華山弟子當然沒意見。
事情發展到這,反正和他們是沒什麼關係的。
那掌門都搞不定的人,能是他們搞定的么?
天塌下來有個子高的頂著。
平時好事也難得輪到自己,眼下在這驚心動魄,稍有不慎小命要丟的情況下,除非是想趁著機會露頭,心裡有「力挽狂瀾」主意的,卻當真不會有人出面了。
這會…華山這些人里卻沒有這般的人。
只有個看著稍微老成些的弟子上前與殷梨亭道:「倒不是不願跟著殷六俠去,只是此中發生的事當有人回山門報說一聲。」
這話當然是借口,就算要有人回山門報信,也不消這麼多人。
不過此事眾人心知肚明,哪個也不會點破。
殷梨亭也是微微點頭,再與韋一笑道:「那我就陪你們走上一遭,看看華山掌門可當真是你等說的這般下流人物!」
「若是你們隨意冤枉,污人名聲,自有我武當還人清白!」
說罷,便朝著韋一笑使了個眼色。
韋一笑心領神會,當即知道這戲演成了。
便是一把抓的鮮於通,丟給了那「苗人」大娘手中,旋即飛身而去。
幾個苗人也是冤有頭,債有主,得手鮮於通對其餘華山弟子也沒甚想法,亦是跟隨而去。
只留殷梨亭,扛起逄松柏,見韋一笑與苗人走遠,才又對著一眾華山弟子嘆息一聲,輕聲叮囑道:「我看那明教的如此姿態,雖不知過程,只怕鮮於掌門也做過些…錯事。」
「你們回了山裡還要多做準備,江湖上一旦傳揚開來,怕對貴派影響甚重。」
一眾華山弟子聽殷梨亭如此叮囑,心頭也極為沉重。
沒什麼再瞎晃的心思,告謝一句,便急匆匆的往山門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