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蕩平天下之趙匡胤> 第19章 興宋鎮新指揮使(一)

第19章 興宋鎮新指揮使(一)

  張永德既然願意加入趙匡胤麾下為將領,自然將自己的身世介紹於眾人知曉,他本是洛陽一家大戶子弟,年幼時便投入一位武術高人門下習武。


  等到他武藝大成之後,返回到家鄉,發現父母等一幹親人,早已被洛陽留守王守恩麾下一名將領以權謀私害死了,不光把家中所有財產搶奪走,還牽連殺害了張永德的族人。


  殺父母滅親族如此深仇大恨焉能不報,張永德憑借一身高強的武功,將那名將領殺死,並搶奪不少財物逃出洛陽城,在江湖上飄泊流浪。


  慢慢的張永德流落到此地,看到此山地勢險要,山穀中又有大片荒田,便收攏一些流民在此山紮寨自保,平時也不去搶劫財物,隻憑借山中的收獲自給自足。


  後漢時並無天災,實是人禍矣,苛捐雜稅名目眾多,官府胥吏盤剝的太重所致,再加上各地刺史對欠稅者實行殘暴不仁的懲戒,壓迫得無數平民百姓被逼無奈背井離鄉,才成為衣食無依的流民。


  張永德自己立寨不收過多的稅賦,寨民們除了上繳一部分糧食,作為張永德養軍的軍糧,剩餘者盡歸自家所用,雙方倒也一直相安無事。


  但身為寨主的張永德不甘心自己的一身武藝高強,還是想投到軍中博一分功名富貴,將來封妻蔭子,讓九泉之下的父母安息,哪裏肯碌碌無為的了此殘生!才會發生強買戰馬之事。


  張永德詳細介紹一番自己的情況後,他怕趙匡胤對自己心生歧視,便小心地留意趙匡胤的臉色,看對方有沒有在意自己曾經占山為王的經曆。


  由此也可以看出張永德此人是一個敏感精細之人,為人處事十分謹慎,從敘談中可以看出他極為內向寡言,又因少時是個富二代,對做過山大王有極大的忌諱,自己不願意提起,也不想讓更多的人知曉。


  趙匡胤對此事倒是不以為然,哈哈大笑著拍拍張永德的肩膀,十分有同感的讚歎著:“張兄弟好漢子有血性,正和我的行事風格。”


  “當初我也曾在王審琦和張令鐸兄弟二人處落腳,他們都是血性好漢,也和你的遭遇差不多,無奈之下占山為王,這又有什麽關係?”


  看到張永德不再那麽尷尬和拘束,趙匡胤又大聲鼓勵他:“張兄弟,不管我等做什麽事情,隻要稟承公平正義之心,便不失為一條好漢子,是一個有擔當的英雄人物。”


  “從張兄弟之前的言行,可以看出張兄弟也是我輩同道之人。若張兄弟不嫌棄我趙匡胤,便留下來和我等一起去鄴城投軍,到時候自會拚搏出一番美好前程,張兄弟意下如何?”


  張永德沒料想到趙匡胤這個軍中將領的‘富二代’,絲毫不嫌棄自己做過山大王和殺人犯的出身,反而曝出趙匡胤與其他山大王有過命交情。


  對於趙匡胤能以隱私秘事相告,張永德不由得對趙匡胤心生好感,同時也被他的過人心胸所折服,當即跪伏於地大禮參拜趙匡胤,以趙氏家臣自居。


  行跪拜大禮期間,無論趙匡胤如何謙讓,如何用力攙扶,張永德都不為所動,一絲不苟地完成叩拜主公禮節。


  由此可見張永德此人極其固執於禮節,為人處事有些古板,性格有些拘謹內向,同時也表現出他對趙匡胤的臣服,是發自於真心實意,沒有半點猶豫和遲疑。


  張永德要帶著手下寨兵前去鄴城投軍,山寨中的民眾都不依從,哭哭啼啼的哀求張永德等人留下來保護他們,甚至有人緊抱著張永德的腿死不放手。


  他們剛剛過上一段太平生活,沒有張永德這樣心地仁善之人主持山寨事務,他們又要被其他惡人欺負,又要過上窘迫無依任人魚肉的苦日子。


  看到滿山寨男女老幼抱頭痛哭不止,趙匡胤頭腦一熱,俠義熱心腸膨發,向眾人大聲疾呼:“你等別再哭泣,若不嫌棄我趙匡胤人單勢薄,便跟隨著我做趙氏佃農。”


  “我在此鄭重發誓,一定護佑你等的人身安全,無論怎樣也不會再讓你等流離失所,再受到別人的欺壓侮辱。”


  寨中眾人齊聲發出熱烈歡呼聲,在他們的心目中,張永德已經投奔趙匡胤為主公,趙匡胤的為人應該不會太差,他不虧待張永德,也就不會餓死我等,亂世中有個強大勢力護佑著,就算是心滿意足啦。


  他們一個個不再哭泣,收拾些破爛實用的物品,跟隨著趙匡胤前去鄴城,臨走時趙匡胤吩咐人燒毀山寨,以免別的強盜占據此處禍害百姓。


  好在離鄴城不太遠,很快便到達城門外,沿途中陳清也不負趙匡胤所托,將寨民們安排得井然有序,讓趙匡胤對他的出色才能,更是高看許多。


  鄴城(今河北省臨漳縣)都留守府邸郭威的辦公處,郭威正在處理公務,郭威本姓常,邢州堯山人氏,父親因病早亡,跟隨著母親改嫁至郭尚家中。


  郭尚當時是晉王李克用麾下順州刺史,此人對他極好,遂隨繼父姓郭,後來郭尚戰死,郭威的母親也得病而亡,郭威從此成為孤兒,被親戚收養長大成人。


  後來郭威投軍入伍,輾轉來到劉知遠帳下為將領,等到劉知遠建立後漢政權時,郭威已是劉知遠的心腹愛將,以治軍嚴謹、律己嚴人而著稱。


  劉知遠去世前還任命郭威為六大顧命大臣之一,輔佐劉承佑治理朝政,由此可以看出郭威在劉知遠心目中的地位極高。


  劉承佑好色無度不理朝政,郭威數次冒顏直諫,讓劉承佑極為不滿,在加上與郭威一向不和的蘇逢吉屢添諂言,更讓他心生逐郭威出朝堂的念頭。


  在今年春季一次廷議時,遂派遣郭威以樞密使兼河北都留守使的職務,率兵駐守鄴城,防範北方契丹人每年春冬兩次的大規模南下′打草穀’入侵,並許以兼管河北諸州縣事務,以及監管並州諸軍事務。


  此詔的用意無非是一則抗擊契丹人入侵,二則防範劉承佑的叔父劉崇,以防其擁軍自重,三則讓劉承佑的耳根子清淨些,別阻擾他在後官與妃嬪們淫樂。


  郭威到任後,打退契丹人春季入侵後,遂安下心思治理河北諸州縣事務,很快使得鄴城一帶民眾得以安居樂業,讓農桑得到恢複並加以發展。


  僅僅半年多點的時間,便讓河北各地呈現出一片前所未有的生機,尤其是他駐軍的鄴城,他嚴令將士不準擾民,使得鄴城更是繁華昌盛,軍民和平相處。


  當郭威接到手下小吏遞呈上來的拜帖,仔細觀看一番後,禁不住麵露驚詫莫明之色,整個人也呆愣住了。


  那拜帖上用極佳的書法寫著:'汴京護聖軍都指揮使趙諱弘殷之長公子趙匡胤,草字元朗,久聞郭公治軍有方。特率麾下將士二百七十六人,趙家佃農五百餘人投奔郭公,希不吝收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