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大唐至尊龍帝> 第40章 賑災蹊蹺,事出有因

第40章 賑災蹊蹺,事出有因

  懷安城的知府衙門中,懷安知府劉子軒和鄭謙兩個人,正忙的焦頭爛額。


  早先,鄭太令給自己的叔叔鄭謙出了個主意。


  封鎖懷安受災地區的主要交通要道,這樣就能方便災民管理,能更加高效的賑災和救濟災民。


  一開始的時候還好,因為陛下的撥款下來了,國庫也開始向災區放糧。


  短時間內,自然是一片歡聲笑語。


  災民吃的飽睡得好,官員任務完成的也不錯,能跟陛下交代。


  可最近不知怎麽了,災民每日需要的糧食,莫名其妙就多了許多。


  按照目前的進度,用不了兩個月,國庫放出來的糧食就要告急了。


  “鄭大哥,糧食現在肉眼可見的減少,藥品和衣物,已經明顯不夠用了,再這麽下去的話,災民們捱不過這個冬天,恐怕要凍死、餓死,或者是病死在這個寒冬裏了!”


  劉子軒一臉焦急,望著賬本上每日發放出去的糧食、藥品和衣物。


  懷安雖說不比錦州北麵,冬季沒有如此冷冽的風雪,可這裏也不屬於南方地帶。


  寒冬的風雪,照樣是能凍死人的!


  災情發生在自己管轄範圍內,若是大批災民死去。


  別說陛下責怪下來,就是陛下寬仁,不因為這個天災懲處自己,劉子軒自己的良心上也過不去。


  自己是懷安本地土生土長的人,沒有懷安就沒有自己。


  這是自己的故土,要是看著家鄉人死在自己麵前,真是比給自己脖子上直接來一刀都難受!

  “劉老弟!我比你更著急啊!我可是奉了陛下的旨意來賑災的,事情若是辦不好,我有何顏麵去見陛下?隻是這件事確實發生的太過蹊蹺,按理來說,賑災進行到現在,應急的物資已經發放過一輪了,怎麽糧食每日發的不見少,反而更多了!”


  原本封鎖了災區的主要要道,其目的就是為了統計受災民眾的數量。


  從而能在根源上解決發放糧食的問題,之前鄭謙還專門派出了統計災民的官吏。


  在附近受災嚴重的地方走訪,有受災的民眾,吃不上飯的,都會被登記在冊。


  然後根據不同鄉鎮的受災民眾多寡,每日向不同的鄉鎮發放不同數量的糧食。


  可最近傳回來的統計結果,受災民眾的數量,比鄭謙想象中的,多了一倍不止!

  他是奉陛下旨意來賑災的,萬一餓到災民,鬧出什麽大事來,自己這一顆腦袋都不夠掉的。


  “大人,最新的統計結果出來了!”


  門口,一位文吏捧著一個賬本走了進來。


  上麵記載的是,最近一陣子撥出糧食的情況。


  “說!到底是個什麽情況!”劉子軒大手一揮,拍了拍桌子。


  這裏畢竟是劉子軒的管轄地帶,論具體的情況,劉子軒肯定比自己清楚的多。


  鄭謙雖然身負皇命,但沒有擅自托大,許多事情都會跟劉子軒商量,聽他的意見。


  文吏捧著賬本,眼睛望了望兩位大人,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大人,要不……你們還是親自看吧。”


  “拿來,你退下吧!”


  劉子軒一把拿過賬本,揮手屏退了文吏。


  文吏聞言二話不說,一溜小跑就跑了。


  直覺告訴他,大人們要不高興了,自己走的越遠越好,免得被大人的怒火牽連。


  接過賬本,劉子軒稍微瞄了一眼,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


  “他奶奶的!完鄉這是出了一個饕餮嗎?三天的功夫,賑災的糧食多了兩倍!”


  劉子軒氣的直罵娘,真拿本知府當傻子麽?


  災民該統計的,應該都已經統計過了。


  它一個完鄉就這麽多人,而且已經封鎖了災區的主要道路,一方便是為了方便管理,另一方麵也是為了防止其餘沒受災的民眾跑過來渾水摸魚領糧食。


  咋的?


  完鄉的土地已經肥沃到這種地步,能從地裏長出人來了是嗎?


  “到底怎麽回事?”


  “鄭大哥,你看看就知道了。我敢保證,絕對有人在其中搞鬼,如果不是咱們官府的人,就是民間有人冒充災民,謊報人數多領糧食。”


  接過賬本,鄭謙仔仔細細的看了起來。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好家夥!

  周圍的十幾個鄉鎮,所需的賑災糧食,不約而同的上漲了。


  其中最誇張的,就是劉子軒嘴中說的完鄉。


  三天,短短三天!

  每日需要的賑災糧食,從十石增加到了三十石。


  按照每人每日半斤的糧食來算,十石足夠救濟二百四十個災民了。


  受災的情況大體一致,但各家的條件不一致,家境好一點的人家,憑家裏的餘糧,完全可以安然渡過災情。


  說白了就是,沒有那麽多需要到官府領救濟糧的災民。


  “依我看,是不是有咱們官府的人,在其中中飽私囊,虛報災民的數量,騙取國庫的糧食?”


  “這個的話,有待商榷。”


  如果是官府的人,在其中搞鬼的話,動作這麽明顯,是很容易暴露的。


  賑災屬於非常時期,在這個時候搞鬼的官員,所受到刑罰是極其嚴苛的。


  動輒就是人頭落地,嚴重者甚至會株連家人。


  為了這點糧食,丟掉自己,甚至是一家人的性命,劉子軒覺得是不太劃算的。


  “對了鄭大哥,我不是不相信你,我就想問一句,你帶來的人中,有沒有可能存在謊報災民數量、侵吞國庫糧食的情況?”


  統計災民數量這個建議,是鄭謙的侄子鄭太令提出來的。


  派去統計災民數量的官員,也是鄭謙從都城直接調過來的人。


  不由得讓劉子軒懷疑他們是不是可靠,鄭大哥的人品他是相信的,絕不是那種貪官汙吏、雞鳴狗盜之輩。


  但都城的官員風氣一向不怎麽樣,給官員送禮好辦事,幾乎已經成了一個默認的習慣。


  由不得他不懷疑,是不是鄭大哥帶來的官員中,有此類貪腐份子。


  鄭謙聞言搖了搖頭,這個他基本上可以確定,不太可能。


  “我知道劉老弟你在擔心什麽,我雖然不敢保證我帶來的人之中,都是正氣凜然、為國為民的好官,但他們應該是不具備從中作梗的能力和條件的。”


  “一來他們剛來此地,人生地不熟的,想在其中做手腳的難度比較大,實施起來比較麻煩。”


  “二來嘛,他們就算真的拿了糧食,能放去哪裏?能賣給誰?能創造什麽利潤?對他們有什麽好處可言?”


  “三來的話,劉老弟你可別忘了,賑災的這件事是陛下親自委派下來的任務,我帶來的人,都是跟都城官員沾親帶故的,陛下自登基以來的雷霆手段,他們是一清二楚的。”


  “我敢向你保證,他們前來懷安之前,肯定被其他官員警告過了,絕不敢在賑災這件事情上打馬虎眼,更不敢做什麽手腳,陛下的怒火,他們以及他們身後的大人,都是承受不起的!”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