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國寶盜案> 九 八十二年前

九 八十二年前

  1900年,即庚子年,對於中國來說是近乎恥辱的一年。就在這一年,八國聯軍從天津登陸直取北京,西太後與光緒皇帝逃至西安。八國聯軍進入北京城後,燒殺*掠無惡不作,百姓流離失所,曆經磨難。其中有一戶文姓的人家,全家逃往了河南永城,去那裏投靠一位親戚。


  到了河南,一家人衣食無著,日子過得很清貧。十年後,女主人誕下了一名男嬰。男主人因為這是自己的第三個孩子,又希望這個孩子長大後能成大器,遂起名為“丙義”。到了他十八歲那年,家裏已經是家徒四壁了。一天,文丙義剛從外麵回來,就被父親叫了過去。


  父親一臉愁容,歎了口氣說:“義兒,咱們家中已經斷炊了。你大哥和二哥都去當了兵,依我看,不如你也去吧。”


  那時正值軍閥混戰之際,“當兵吃糧,吃糧當兵。”這是一般人家為了擺脫生計的無奈之舉。既可以使家中少一人吃飯,又能讓孩子吃飽,而且萬一家裏有人在軍隊混出名堂,也可以光耀門楣。


  文丙義沒有反對,托永城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寫了一封舉薦信,去投靠了河南永城人所率領的一支隊伍。這支隊伍番號是直魯聯軍第十四軍,軍長就是孫殿英。文丙義打聽到孫殿英所部正在天津一帶,便隻身前往。


  當文丙義趕到薊縣的時候,極目所至盡是斷壁殘垣,一片荒涼的景象。當兵的滿街搶掠百姓,其囂張行徑令人發指。但那時的軍閥就是人吃人,當兵的思想覺悟都不高,充其量也就是一幫兵痞。文丙義還沒進城,就被巡哨兵士拿住,送進了牢房。


  文丙義被四名兵士五花大綁,一個滿臉橫肉的人從他隨身攜帶的包袱裏搜出了幾個銅子,裝進了自己的口袋裏,然後趾高氣揚地問道:“說,從哪兒來的?”


  “河南永城。”


  “到這兒幹什麽來了?”


  “來投軍。”


  那人一聽,立即拍桌子罵道:“放屁,老子看你像是奸細!給我打!”


  其餘三個人馬上對文丙義拳打腳踢,文丙義隻得大叫:“我……我真是來投軍的!”


  那人一邊翻著包袱,一邊大聲地罵:“胡說,你他媽的,連老子都敢騙,給我狠狠地打。”正說著,他發現了包袱中的一封信,一看信封上麵的名字大吃一驚,再一看信中的內容,趕緊說:“都住手,都他媽給我住手!”另三個士兵馬上停住了手。


  滿臉橫肉的人一臉諂笑地上前扶起文丙義:“原來小兄弟是孫軍長的同鄉,失敬失敬,兄弟多有得罪,還望小兄弟海涵。”說著,還攙著文丙義坐下。


  那三個士兵一聽是孫軍長的同鄉,也馬上換了一副嘴臉,訕訕地賠笑。


  文丙義一抹嘴角的血,說道:“算了,我現在想見軍長。”


  “好說好說,不過軍長出遠門了,要到下午才回來,這樣兒,我先帶你去見我們師長,來,小兄弟,這邊請。”


  這幫士兵對文丙義如此恭敬是有原因的。直魯十四軍是屬於奉係軍閥張宗昌的部隊。張宗昌稱原籍山東,坐任山東總督後更是大力啟用自己的同鄉,當時童謠都說道:“會說山東話,能把洋槍挎,學會山東腔,能把師長當。”所以,上行下效,孫殿英的部隊中就有不少人是他的河南老鄉。


  到了一處大宅前,文丙義在這個小軍官的引領下穿過前院走廊,進了一間別院。那軍官站在門口立正敬禮:“報告!““進。”


  小軍官引領文丙義進了屋子。屋內正首一人身著軍裝,正低頭寫著什麽。小軍官上前敬禮:“師長,這位小兄弟是軍長的同鄉舉薦來的,特來我軍帳下效力。”說著,將那封信恭恭敬敬地放在了桌上。


  “哦。”師長抬起頭來。看他年紀不過三四十歲,頭發油亮,劍眉鷹目,鼻梁高挺,皓齒朱唇,眉宇間透出了一股英氣。身上的軍裝筆挺,更顯得這位師長器宇不凡,他拿起信來自信看了一遍,然後看著文丙義:“你叫文丙義?”


  “正是。”


  小軍官趕忙給文丙義介紹:“這位是我們的師長譚溫江譚師長。”


  文丙義一鞠躬:“譚師長。”他沒有當過兵,自然不知道敬禮。


  譚溫江點點頭:“這樣吧,你就留在我的身邊當副官吧。”


  “啊?”一聽說上來就給師長當副官,文丙義大感意外。


  譚溫江揮揮手:“就這麽定了,都下去吧。劉班長,帶文副官去領套衣服,再發把槍。”


  “是。”


  就這樣,從來沒有經曆過戰陣的文丙義第一次當兵,竟稀裏糊塗地當了一名師長的副官。看著不太合身的軍裝和自己腰間配的槍,不由地感歎造化弄人。下午的時候,譚溫江找人給文丙義講了一下軍隊的規矩。這個人叫蘇超,年紀和文丙義差不多。蘇超教給了他一些基本的知識和槍的用法後,兩人就聊起天來。


  文丙義說道:“我也沒當過兵,槍都不會拿,譚師長竟然一上來就讓我當副官。”


  蘇超笑著說:“這有啥?上回來了個人,也是軍長的同鄉。軍長馬上提拔他做了軍長的副官。”


  “真的?可是我沒打過仗啊。這要是真打起仗來……”


  蘇超小心地看看周圍,對文丙義說:“放心,一時半會兒打不了仗,咱們快不行了。”


  “什麽意思?”


  “國民革命軍打過來了,張大帥(張作霖)他們都撤了,咱們倒黴,留下來殿後。你想啊,張大帥都擋不住他們,就憑咱們這幾個人這幾條破槍能擋住他們嗎?你知道軍長為啥不在這兒嗎?”


  “為什麽?”


  “我聽說,國名革命軍的總司令蔣介石想招降咱們,軍長就是過去和他們談條件去了。看來這仗啊是不打了。”


  “招降了咱們,咱們是不是就是國民革命軍了?”


  “那當然了,唉,啥時候真不打仗了,我就回家去看看我媳婦兒。”蘇超說這些話的時候,眼睛裏麵滿是期待的目光。


  “你成家了?”


  “嘿嘿,我媳婦兒是十裏八鄉出了名兒的美人,可惜啊,我和她沒過幾天日子就被抓了壯丁當了兵。”


  下午,譚溫江知會文丙義隨他前去迎接軍長。禮炮齊鳴,所有高級軍官分列兩隊行軍禮。隻見一隊軍馬由遠而近,從遠處緩緩走來。並排走在最前麵的有兩匹馬,左手這邊的人大鼻寬嘴,眉毛很淡,眼中有種陰鷙之氣,滿臉都是麻子,此人正是孫殿英。右手邊的人也是一襲軍裝,長眉細目,神色很是得意。他掃視兩邊說道:“久聞孫軍長治軍有方,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啊!”孫殿英哈哈大笑:“何將軍過獎了,請。”大軍入城。孫殿英吩咐大擺宴席,宴請此人。


  晚上,孫殿英著急各部師長召開會議。文丙義作為譚溫江的副官也列席其中。


  孫殿英首先在會上發言說:“各位,眼下咱們連年征戰,兄弟們傷亡慘重。國民革命軍又攻打甚急,現在北伐軍蔣介石派何成浚前來想要招降咱們,不知你們有何看法。”


  在座的各位師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所措。過了一會兒,一個人站起來說:“軍長,恕我直言,國民革命軍武器裝備要比我們精良,戰鬥力更是比我們強百倍。更有馮玉祥、閻錫山兩路大軍相輔,張大帥尚且不能勝,何況我們現在兵微將寡?不如就此投靠國民革命軍,各位兄弟也可保住官位。”


  “嗯,言之有理。”“說得對啊。”“有道理。”大家都紛紛表示讚同。


  “我反對!”譚溫江忽然站了起來,說道:“軍長,蔣介石不是一般人物。此次北伐大敗吳佩孚、孫傳芳,氣焰囂張。若是此時我們投靠過去,隻是無奈之舉,蔣介石必不厚待,而且日後他還會時時提放我軍,處處掣肘。依我看,倒不如我們揮軍北上,我軍為阻北伐軍已竭盡全力,想來張大帥必不會為難我等。何況張督辦(張宗昌)一向器重軍長,肯定也不會為難我們。他日重整旗鼓,再揮師南下,有何不可?”


  文丙義暗暗點頭:“想不到譚師長心思如此縝密。”


  孫殿英說道:“你的話我不是沒有考慮過。但是,我們跟隨張宗昌,在百姓看來就是軍閥,是禍害百姓的土匪。如果我們投了國民革命軍呢?是革命軍,是救國救民的功臣,這樣的話,兄弟們麵上也都有光。至於蔣介石想為難我們,那是萬萬沒有的事情。今天宴席之上,何成浚的話你們也都聽到了。蔣介石還是很看重我們的,已經答應我仍任軍長,各位還是師長,也同意了我仍率原來所部。咱們就是番號換一下而已。你就放寬心吧!我主意已定,投靠國民革命軍。”


  沒過幾天,孫殿英的直魯聯軍第十四軍就被國民黨收編,番號改為國民革命軍第六軍團第十二軍,孫殿英仍任軍長,統帥原來所部。孫殿英拿到委任狀的時候,笑嗬嗬地對眾人說:“你們看,我說得沒錯吧。咱們再怎麽說,也是一個軍呢,蔣介石不敢小看我們!”


  譚溫江仍有疑慮,說:“近年兄弟疲於征戰,可向蔣介石催促軍餉。一來可以此試探蔣介石招降我們的誠意,二來也可安定軍心。”


  孫殿英點點頭,摸了摸光頭說:“嗯,我這就起草電文。”


  過了幾天,文丙義來到軍長辦公室,見大家都愁眉不展。孫殿英來回踱著步子,過了一會兒他停下腳步手裏攥著電文說:“這個蔣介石,三番四次地推阻事務繁忙,我們的軍餉到現在都沒有發出。”


  一人進言說道:“軍座,沒有糧餉,弟兄們已經頗有怨言了,長此以往,隻怕會生變故啊!”


  又有一人說道:“近日外麵已有傳言,說是蔣介石要整編隊伍,將雜牌部隊取消。”


  “要真是這樣,我們不就白投降了嗎?”


  這時,有人進來報告:“軍座,南京來電。”


  孫殿英有氣無力地說:“念。”


  “今聞孫將軍所部糧餉匱乏,甚是體恤。然奉軍新敗,遺匪橫流。現今奉軍慣匪馬福田占據馬蘭峪一帶,擾民生事。望將軍修辭勞苦,率軍痛擊。大軍獲勝,則糧餉盡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