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再次受挫(一)
李本深和魏衛聞言,互相對視了一眼,魏衛在心裏暗自罵了一句娘,他娘的,可不是睡不成了嘛!
李本深對魏衛說道:“魏大人本將上城頭看看情況,你趕緊給陛下寫奏章,告訴陛下流寇也已到潞安,請陛下放心,本將必死守潞安。”
“再給澤州的仇將軍發封飛傳,告訴他流寇已到潞安,詢問他澤州方麵有沒有流寇?讓他小心防備。”
吩咐完了魏衛,李本深又對傳令兵說道:“走,前麵帶路,本將要上城看看流寇來了多少人?”
潞安城樓上。
“程校尉,流寇來了多少人馬?何人率領?”
“回將軍,流寇來了多少人馬?標下暫時還不清楚,但流寇領兵好像叫做劉芳亮,剛剛還要魏知府上城答話呢!”
“將軍你聽……”
“本帥是大順皇帝屬下,領兵大將劉芳亮,如今奉大順皇帝旨意來取潞安,本帥念上天有好生之德,不忍刀兵相見,爾等守城士卒速報魏知府知曉,讓其上城答話,速速開城歸順。”
李本深聽了一會,對馬校尉小聲說道:“看來流寇還不知道本將已率軍來到,這樣也好,馬校尉快去看看魏大人的飛傳寫好了沒?要是寫好了讓他趕緊上城來。”
“是,標下這就去。”
說完,馬校尉轉身下了城樓。
“魏大人飛傳發出去了?”
魏衛拱了拱手道:“發出去了,一封發到京城報於陛下,一封發往澤州通報仇將軍,李將軍放心便是。”
李本深聽完道:“好,有勞魏大人了,現在本將還要勞煩魏大人一次,眼下流寇要魏大人上城答話,本將想不如將計就計,拖延一晚時間給守城將士休息,養精蓄銳後明日好作戰。”
魏衛聞言道:“好,就依李將軍之意。”
說到這裏,魏衛向前一步大聲說道:“本官就是潞安知府魏衛,城下何人要找本官?請上前答話。”
劉芳亮聞言打馬上前道:“魏大人本帥是大順皇帝駕前,領兵大將劉芳亮,今日奉大順皇帝旨意來取潞安,魏大人何不順應天意,歸順大順新朝,來日做個開國功臣,何必要給崇禎皇帝殉葬呢?”
魏衛聞言拱了拱手道:“劉將軍此言差矣!想那李闖本是朝廷驛站之驛卒,隻因朝廷裁撤驛站,沒了生計才從賊作亂。”
“本官亦知,你們當中大多數人出身農家子弟,因為西北連年大旱,朝廷賑災不利才被迫為寇,不如你們歸順朝廷,本官上書陛下,赦免爾等的罪過,將軍率領屬下前往遼西,協助吳大帥抵禦建奴,劉將軍以為如何?”
劉芳亮聞言,仰天大笑道:“魏大人,你真是個讀書人,所言皆是書生之見,你覺得到了如今這個地步了,老子們還能投降嗎?”
“魏大人痛快些,開城投降吧!本帥進城後,保證秋毫無犯,否則戰端一開,難免玉石俱焚。”
“為全城百姓計,為魏大人你自身計,大人你要三思而後行,本帥給你一晚上的時間考慮,明日一早本帥再來時,希望魏大人已經打開潞安城門,否則本帥與魏大人你隻能兵戎相見了。”
“駕。”
劉芳亮說完,調轉馬頭道:“全軍聽令,離潞安城五裏處紮營。”
一夜無話,第二天一早,劉芳亮再次領兵來到潞安城下。
“大帥您看,潞安的城門還是緊閉著,這魏老兒也太不識抬舉了吧!大帥攻城吧!”
流寇們軍中,一員副將,指著潞安城的城門說道。
劉芳亮聞言道:“且慢,給本帥喊話,讓潞安知府魏衛上城答話。”
那員副將聞言,立刻打馬向前,對著城樓高喊道:“哎!城樓上的明軍聽著,快去通報你們魏大人,就說劉大帥請魏知府上城答話。”
“不必通報了,本官在此恭候劉將軍多時了。”
劉芳亮見到站在城頭上的魏衛,打馬上前拱了拱手道:“魏大人既然已恭候本帥多時,那現在本帥來了,魏大人趕緊讓人打開城門吧!”
魏衛聞言,也拱了拱手道:“劉將軍恕本官難從命了,本官名叫魏衛,豈能不保衛大明,反而從賊?”
劉芳亮聞言道:“那既然如此,本帥就要攻城了,不過魏大人放心,破城以後,本帥必不殺你,本帥要帶著你去北京,讓你親眼看著大明王朝滅亡。哈哈……哈哈……”
說到這裏,劉芳亮大手一揮道:“來人擂鼓,全軍聽令,攻下潞安城。”
此時,潞安城樓亦擂響了戰鼓,明軍士兵各司其職嚴陣以待。
,見流寇開始進攻,李本深張弓瞄準了一名衝在最前麵的流寇,嗖地便是一箭,當場把那名流寇射翻。
“弟兄們流寇開始進攻了,一會哪裏人多,火炮就往哪裏轟,近了就用弓箭射,用石塊砸,開水潑。”
說完,李本深又張弓搭箭,對著流寇射擊。說來,這李本深箭法倒是不賴,他射出的箭十又八九都會命中目標,被他射中的人,也都是非死即傷。
城下的流寇們,呐喊著,一波接一波的發起衝鋒,城上的明軍則按照李本深的吩咐,有序的進行著反擊。
他們按照李本深的軍令,對付遠處的流寇就用火槍、火炮、弓箭、進行射擊,近處的流寇就用滾木雷石砸、沸油開水潑。
就這樣,流寇們一波又一波的進攻,明軍則一次又一次的死守著,戰鬥一直從清晨打到了中午。
在陣後觀戰的劉芳亮,盡管此時心裏急得恨不得一口把潞安城吞進肚裏,但是,麵對麾下的將領和士兵,他臉上卻絲毫沒表現出來。
他冷靜的觀察著戰場上的形式,很顯然朝廷的援兵已經趕到了潞安,否則小小的潞安城不會有如此實力,能抵擋得住他的攻擊。看來,大明朝廷裏還是有能人的,居然能想到他們會分兵挺進晉南豫北,而且還搶在他們前麵,在此部署了重兵阻擊。
劉芳亮綜合分析了,自西安出兵以來,首敗大同,再敗寧武關,現在自己又在潞安城下遭遇狙擊,等一係列的軍事失利後,他再也不敢小看大明朝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