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上官駕臨
武鬆其實是很喜歡孫二娘的,倒不是因為她的美色,而是她敢愛敢恨的個性,在水滸傳裏孫二娘跟武鬆是很有緣分的。
武鬆殺了西門慶和潘金蓮獲罪,被押解經過十字坡的時候,武鬆看出這是黑店,故意調戲孫二娘,才被孫二娘下了蒙汗藥,不料被武鬆製服。
雙方由此相識,結拜成兄弟,後來武鬆在獅子樓殺掉蔣門神,張都監等人,在路邊昏倒,是孫二娘四處尋找,找到了武鬆把他救了。
最後官兵追殺武鬆的時候,孫二娘還給了武鬆一套頭陀的行頭和兩把戒刀,當然也是她下蒙汗藥給殺了的一個好色頭陀的。
因為知道這些,所以武鬆當然願意跟他們結拜。
當下三人跪倒磕頭結拜。
雖然張青和孫二娘年紀都比武鬆大,但他們倆執意叫武鬆為哥哥,因為武鬆武功高絕,為人仗義,當然也因為他很有錢,他們夫妻是來武鬆這討生活的。
當下,武鬆把兩人帶到後院,跟林衝、魯智深、李逵他們相見做了介紹。
這些人對他夫妻二人不是很了解,但既然跟武鬆結拜了,自然也是很親熱的。
這之後,張青和孫二娘便在獅子樓幫武鬆一起打點生意。
武鬆給他們任命的職務,張青是二掌櫃,孫二娘是三掌櫃,相當於大堂經理。
張青主要負責采買,相當於采購部經理,都是人盡其責。
兩人見武鬆對他們如此信任,更是歡喜。
兩人回十字坡把店關了,把家都搬到了獅子樓,住進了後院,武鬆專門給他們撥了一個院子。
……
數日後。
武鬆去縣衙當差。
李知縣把他叫了過去,告訴他說:
“咱們山東巡撫都禦史侯蒙侯大人,以及東平府知府胡師文胡大人兩位到我清河縣巡視。
今晚本官要在麗春院設宴款待兩位上官,你酒量不錯,同本官一起招待如何?”
武鬆知道李知縣之所以叫自己這小小都頭作陪,其實更主要的目的是他獅子樓的酒水。
李知縣沒有把款待酒宴安排在他的獅子樓而是麗春院,估計這兩位上官都喜歡喝花酒,若是這樣,麗春院當然是不二選擇。
麗春院的名頭連東平府很多達官顯貴都知道,這兩位肯定也是衝著這名頭來的。
當下武鬆點頭答應:“行啊,不過麗春院跟我有些過節,掌櫃的李固老是找我麻煩,我怕到時候這件事會影響接待,掃了兩位上官的雅興就不好了。
要不我把酒水送去,我自己就不出麵了吧。”
李知縣搖頭:“我正是因為這件事才特意叫你去,不然直接叫你送酒水來就行了,何必叫你陪同呢?李固掌櫃這人還是不錯的,你們有些誤會說開了就可以了。
不過你放心,我不會插手你們的事,也不會勸你。
我知道他一直想讓你去給他們東家盧俊義員外治病,這個你自己拿主意,我不會多嘴,我做和事佬也就說兩句行就行,不行拉倒。
更何況兩位大人在場,李固這人還是很懂場麵的,不可能這時候找你麻煩。
再說了,這個機會很好,你也可以結識一下兩位上官,對你獅子樓將來做生意也有好處。”
李知縣說的倒是心裏話,因為武鬆每個月都會給縣衙大小官吏送美酒,尤其是李知縣,需要的酒水從來沒有說二話,甚至不收錢。
所以李知縣對武鬆打心裏感激,總想幫他做點事。
這次山東最大的官,侯蒙巡撫,以及他們的父母官,東平府知府都親自來了,他就想讓李羽結識這兩位上官,畢竟有了官場的人脈,做生意可就如魚得水了。
武鬆了解李知縣的良苦用心之後,便也就點頭答應了。
李知縣見武鬆點頭,很高興,說道:
“你們獅子樓的菜肴天下一絕,別的地方可吃不到。
我之前曾給點了外賣,給巡撫大人和知府大人都送了一些去,他們嚐過都覺得好的不得了。
你的美酒佳肴是兩位上官到咱們清河縣來巡視的其中一個目的哦。
所以,今天的招待由你負責,讓你們獅子樓做最好的菜肴,送一桌到麗春院去,把最好的酒水帶去。
所有花銷都由縣衙來承擔,你到時候到賬房去支銀子就行了。”
武鬆拱手笑道:
“知縣大人說哪裏話,我獅子樓有幸招待兩位上官,已經是很給我自己留麵子了,今天的菜肴美酒全部由獅子樓來承擔,大人就不要跟我見外了。”
李知縣哈哈大笑,拍著武鬆的肩膀:“好兄弟,那就多謝了。”
武鬆想了想,又問他:“大人剛才說,兩位上官特意來品嚐獅子樓的美味佳肴和美酒,隻是其中的一個目的,莫非還有另外一個目的嗎?”
“那是當然,我幹女兒李桂姐你是認識的,上次也見過,跟你還有些矛盾,她可是麗春院的頭牌花魁,琵琶古箏那都是一絕,兩位上官也都是風雅之人,也想看看她的才藝。
她是麗春院的花魁,總不能離開麗春院到外麵看著吧,所以就安排在那兒了。
對了,到時候你可給我點麵子,不要跟李桂姐計較,她要有什麽不中聽的話,你就當沒聽見,先忍下來,回頭我叫她給你賠罪。”
武鬆笑道:“隻要她不太過分,我也不會搭理她。”
“放心,有我在。”
武鬆心頭暗想,莫非李桂姐歪脖子的事情李知縣還不知道嗎?
這下好看了,她那歪脖子除了自己,別人是沒辦法給她糾正的。
不知道巡撫和知府兩位大人對歪脖子美人彈琵琶有沒有興趣?
而且,琵琶古箏她也彈不成了,因為自己把她的手腕也弄彎曲了。
武鬆撓撓頭,對李知縣說道:
“除了李桂姐,大人還有沒有準備其他的歌姬?”
“為何要準備其他歌姬?”
“若是李桂姐臨時有些什麽變故,無法彈奏,豈不是掃興嗎?再說光聽一個人的彈奏,實在有些單調乏味。”
李知縣點頭說道:“這倒也是。這樣吧,你去物色一下,另外再找一個歌姬帶來。”
武鬆當即點頭答應了。
這個時代要想找一個彈琵琶古箏的輕而易舉,就看要找多好的。
潘金蓮就是琵琶高手。
武鬆多次聽她彈奏過。但是武鬆並不願意讓潘金蓮去給兩位上官彈奏,得另外找一個。
從縣衙出來,武鬆回到了獅子樓,去後廚找潘金蓮,想讓她推薦一個歌姬。
可是潘金蓮不在。
問了才知道是吳月娘,李瓶兒把她叫去吃酒去了,在天字一號房,還說讓武鬆回來了就過去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