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4章 將有虧空
占領區的俄國人使用的貨幣地大明子民用的一樣,地方官對於貨幣的普及做得很好,朱由檢要做的就是發行一種專門給俄國人用的錢。
虧空是近在眉睫的問題,調整占領區貨幣的事要盡快來做,朱由檢想一出是一出,當即把戶部和工部的尚書叫來,把這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交給他們。
都是自己任命的大臣,朱由檢對他們沒什麽好隱瞞的,直接把自己的想法說給他們知道。
大明現任戶部尚書堵胤錫聽完皇上的念頭之後非但沒有表現出支持的添堵,甚至還露出擔憂的樣子,他猶豫再三還是說道:“陛下是個可納諫言的明君,臣心中有話就不藏著了。
陛下此法固然可以補一時之缺,但就長久來看後果也是嚴重。”
說到這他稍微停頓了一下,見皇上沒說話他繼續說道:“按照陛下這一波操作下來,那將來俄國人買塊麵包都有用手推車推著錢去買。
老百姓活下去就會造反,到時候我們就要派遣軍隊鎮壓,就會出現傷亡,朝廷的虧空就會更大。”
他說的很全麵,在他看來朱由檢的做法相當於砸了東牆補西牆,牆在這個過程中牆會越來越不結實,到時還要花錢加固牆壁。
對於自己的這個想法所會造成的影響朱由檢早就想過了,在他看來無所謂了,到時會有人造反又如何?
朝廷不弄這套手段,那些現在順從的洋鬼子將來就不會造反了麽?
有多少人期盼著他去死,甚至到了癲狂的地步,自己死了之後必然動亂不止,洪水一定會來,自己現在不過是先分出一部分水流澆灌幹涸的莊稼。
堵胤錫偷偷打量著禦案後的皇上表情,朱由檢麵無表情,讓人看不出他的想法。
對於自己的諫言堵胤錫心裏也沒底,他知道自己不會因言獲罪,卻也擔心皇帝不接受他的諫言,作為一名有責任心的大臣,他是真心為帝國考慮。
有虧空不可怕,慢慢補就是了,曾經帝國連續好幾年的虧空都堅持過來,這才是第一年。
堵胤錫是萬曆二十九年生人,曆史上他在湖南、江西、貴州、廣東、廣西等地進行抗清活動,遭瞿式耜、李元胤的猜忌。
堵胤錫等人主張聯合大順軍和大西軍,何騰蛟、瞿式耜則排斥農民軍,瞿式耜同黨的丁時魁、金堡等就上疏劾奏他在湖南喪師失地之罪。
後來他病死在出兵路上,是一位為大明盡忠的大臣。
朱由檢之所以能聽說他是因為他的能力,他是崇禎十年的長沙知府,當時長沙有山賊蕭相宇作亂,數敗官兵,堵胤錫率鄉兵破賊,殺賊魁,遂以知兵出名。
朱由檢聽說地方上還有這麽個允文允武的臣子就讓吏部把他弄到京師任職,現在的六部中很多人都是在地方上做出了成績才被朱由檢注意到,進而提拔上來。
殿內沉默了一陣,朱由檢突然開口:“該做還是得做,帝國每年花那麽多軍費養幾百萬軍隊為的就是解決這種麻煩,工部盡快拿出一套方便快速生產,又能讓俄國鬼子認同的貨幣出來。”
“臣遵旨。”
“行了都退下吧。”
“是。”
……
皇上的要求很簡單,工部尚書房微明當即去造幣場裏看看,在京師裏就有一間造幣廠,造幣的員工都是沒能進宮當上太監的這批人。
在古代,當太監是一個很好的職業,管吃管住還有錢拿,很多沒有門路,沒有手藝的人做夢都想當太監。
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魏忠賢,當年魏忠賢窮困潦倒的時候,把自己的女兒都賣了,什麽都沒有的他就想到可以進宮,然後就把自己給割了。
割掉之後才發現,宮裏不是你想進就能進的,很多人自己割了之後沒被選入皇宮,現在倒給了他們一個吃飯的工作。
這幫人還不用娶媳婦,可以直接住在廠子裏。
造幣廠是造幣的,但皇上要求的廉價,那硬幣就不能用了,用紙鈔。
紙再便宜不過了,紙幣的製作成本低,且易於保管、攜帶和運輸,避免了鑄幣在流通中的磨損。
在後世,紙幣是世界各國普遍使用的貨幣形式,而世界上最早出現的紙幣,但紙幣的製作成本越是很低的。
華夏民族是世界最早使用紙幣的種族,而在歐洲,最早的紙幣是1661年由瑞典銀行發行的,而且那時候歐洲人發行紙幣隻是權宜之計,並不是作為真正的貨幣。
西方一直要到1694年英格蘭銀行創立,開始發行銀單,且銀單最初是手寫的,後來才改為印刷品。
房微明來到造幣場跟主工程師說明要求後,工程師即刻去辦,設計一款貨幣是很麻煩,可如果這款貨幣隻有兩個要求,那就很簡單了。
不出三天,房微明就把剛生產出的一套紙幣送到朱由檢麵前,朱由檢坐在禦案後邊,跟兒子一起看著眼前這套‘粗製濫造’的紙幣。
之所以說粗製濫造是因為他們都見慣了帝國先進的印刷術,而眼前這套紙幣給他的感覺就像是某個小作坊生產出的是的。
這東西放到京師市麵上也就值一塊錢,而且還不一定能找到買主。
房微明搓著手偷偷看著皇上的臉,朱由檢看向朱慈烜手裏的幾張貨幣,“烜兒以為如何?”
這個…
看著手裏這套貨幣,朱慈烜猶豫了下道:“還是可以的,不過五十萬一張的麵額是不是太大了點?”
朱慈烜對於俄國貨幣不懂,把這紙幣麵值上的五十萬當成是帝國的五十萬,要換成帝國的五十萬,都夠在城市裏買一套房子的了。
朱由檢拿過兒子手裏50萬一張的紙幣,看著紙幣上的一個俄國大胡子的印刷形象,笑了下道:“不大,這些貨幣在俄國佬手裏流通開以後,他們手裏的錢會越來越不值錢。
你以為這50萬很多,在不久的將來,俄國人拿著這五十萬連買一碗水都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