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軍隊集結
尚書台即刻草擬詔書發往蜀中,此令一出,標誌著帝國對瓦剌之戰的開始,大量戰爭物資運往西北。
各省報社大肆宣揚瓦剌在邊疆殺害帝國軍民的事,帝國九成以上的百姓都知道帝國的威嚴被人踐踏,為了維護國家尊嚴,帝國必須進行這一戰。
很多特邀作家在報紙上對雙方軍事實力大家點評,普遍認為,帝國能洗刷土木堡之戰的恥辱。
對瓦剌之戰,朱由檢並沒明確要求要調多少兵去,怎麽打全憑秦良玉調度,就算秦良玉川陝兩省的兵丁調光了都是合理的,就算她不動川陝兵卒亦是可以
一些報紙還把負責此戰指揮的將軍資料翻了出來,很多人對讓秦良玉統兵懷有異議,千百年來,女人領兵作戰的例子不是沒有,但還是第一次有女人指揮規模這麽宏大的戰爭,而且還是帝國雪恥之戰。
又有人把秦良玉是外戚的事宣揚出去,一時間民間議論紛紛,有監察部的震懾,這種議論隻維持在很小的範圍內。
帝國西北部,在秦良玉的調遣下,超過十萬名川陝士兵進入青海,秦良玉也清楚這一戰必須把瓦剌打疼,起碼要讓瓦剌幾十年向帝國屈服。
最關鍵的是時間要快,不然,時間一長,烏斯藏都指揮使司的藏族人就會有所動靜,秦良玉絕對相信藏族人會站在瓦剌那邊。
青海治所,西寧城下。
十三萬大明軍士在西寧城下列陣排開,幾十名戎裝待命,前軍的三千鐵騎肅靜無嘩,莊嚴凝重的氣氛籠罩著雄偉肅穆的西寧城。
悠揚的號角聲中,輝耀奪目的五彩旌旗引導最後一支軍隊緩緩而來。
秦良玉站在西寧城頭,看著一望無際的大明軍隊,心裏充斥著烈烈豪情,情緒激動地揮手向將士們說:“弟兄們,184年前,帝國軍隊因錯誤的指揮敗給了瓦剌人,如今戰端再啟,百年前的恥辱由我們來洗刷!”
“吼!吼!吼!”十餘萬帝國士兵揮舞兵器,齊聲呼喝。
看著這些風塵仆仆地隨她揮師西征的英勇將士,秦良玉看在眼裏,喜在心頭,有此虎豹兒郎,何愁瓦剌不平。
身為一個女人能統領如此多的將兵,是天子對她的知遇,今後還得靠這些拋頭顱,灑熱血的忠貞將士來拱衛大明江山。
凜凜戰意直衝霄漢,圍觀人群裏一個不起眼的男人拉低鬥笠悄悄退了出去…
……
在城門前讓瓦剌細作看清大明軍力後,秦良玉回到營帳裏,與眾將一起討論進兵大計。
秦良玉麾下的十三萬明軍是大明軍中一等一的軍隊,除了瞿式耜的第五軍外,還有盧象升的天雄軍和數萬陝西兵卒。
陝西軍隊經孫傳庭、盧象升二人合力操練,已經有他們先祖的豪勇之氣。
四川軍隊以秦良玉的白杆兵和蜀中軍隊為主,白杆兵是秦良玉和丈夫馬千乘合力訓練的山地兵種,秦良玉率領這支軍隊參與了平播、平奢、援遼、抗清、剿匪等諸役,獲得赫赫功勳。
再由就是的從山海關疾馳而來的馬祥麟和他訓練的三千名山海騎兵,馬祥麟的先祖馬超以西涼鐵騎縱橫三國,殺的曹操割須棄袍,馬祥麟早就像先祖那樣率領鐵騎馳騁了。
英明的主帥,驍勇的將軍,勇猛的士兵,充足的後勤補給,西征軍已經有取得勝利該有的一切必備條件。
秦良玉的進軍方略是分四路進攻,東路,由盧象升帶領三萬明軍從鎮番衛出兵越過金山自東南向西北插進瓦剌腹地。
西路,讓瞿式耜率三萬軍北上,控製赤斤蒙古衛,另一路由馬祥麟帶領他的騎兵突入瓦剌腹地打遊擊戰。
明軍多路進攻,瓦剌自然要分兵應對,馬祥麟的山海騎兵是輕騎兵,裝備了清一色遼東戰馬,每一匹馬都有八尺高,一天奔出二三百裏絕對不是問題。
中路為進攻重點,由秦良玉帶領剩下的人北上尋找瓦剌主力進行決戰,秦良玉在地圖上為眾將講述進軍方略時候。
萬裏之外的朱由檢也在盯著西北地圖出神的看著,按他的想法,如果此戰勝了甘肅省的麵積能擴張一半,徹底斷絕瓦剌與藏族的聯係,如果是大勝或許還能讓瓦剌提前並入大明。
“陛下,時候不早了。”劉若愚在旁邊輕輕提醒到,朱由檢收回目光:“上朝。”
在百官的朝拜中,朱由檢坐在龍椅上俯視群臣,文武群臣列立兩廂,在劉若愚照常喊完那句‘有事啟奏,無事退朝’之後禮部尚書陳子壯出班奏道:“啟稟陛下,瓦剌使者帶貢品求見!”
朱由檢聞言心中一動,他就料定瓦剌會派人來解釋,但這場戰爭即將開始,帝國已經沒有回頭路了,但他對他們的貢品十分感興趣,固始汗會拿什麽東西來向他解釋?
“遠道而來,見見吧。”朱由檢一抬手讓太監去宣,過不多時,瓦剌使者哈布達從殿外昂首挺胸走了上來。
他身材高大威猛,滿臉黑漆漆的落腮胡子,體毛粗重,甚至連手上也長著棕色汗毛,那樣子看著就像沒進化幹淨的原始人。
相比之下,上一次來朝的瓦剌使者真算的上是眉清目秀了。
哈布達穿著一件火紅色長袍,衣長齊膝,腰束長帶,腳蹬大馬靴,這套衣服寬鬆舒適,便於騎射活動。
哈布達用半生不熟但能聽得懂的漢語對朱由檢拜道:“大蒙古國使者哈布達拜見天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如洪鍾般渾亮的聲音在大殿內回蕩,很多大臣麵露不愉,這家夥哪有個當使者的樣子,是來示威的吧。
朱由檢絲毫不為所動,輕輕地道:“免禮,來此何為?”
“奉固始汗之命,向天朝進獻貢品黃羊一百隻、戰馬一百匹、虎皮二百張、象牙一百隻,各類水果十五車,均用冰塊冷藏保鮮,還請皇上驗訖。
我家大汗說了,這次的事就是個誤會,蒙古願與大明世代交好,年年進貢,永不相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