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我在明末當皇帝> 第477章 四個學說

第477章 四個學說

  歐洲戰場形式混亂,亞洲這邊的朱由檢也鬧心,重回朝堂的他還是受到了朝臣們的諫言,朝上六成以上的大臣都反對官商一體納糧製和朱由檢要廢除科舉製的想法。


  寒門士子雖然支持,但他們聲音太弱,都是一群年輕人拿什麽說動朝堂上的一群糟老頭子?

  朱由檢再次輟朝,在朝堂上下反對聲音消失之前他都不想再上朝,聽一群老頭子講大道理。


  養心殿內,朱由檢靠在軟榻上,兩腳搭在堆滿奏折的桌上,這都是他翻看過的奏折,一大半都是朝上那群糟老頭上的。


  朱由檢卻隻看一本奏折,這是兵部右侍郎李邦華上的折子,前段時間他把朝上五品以上的官員資料都看了一遍,這個李邦華是他最中意的人選。


  眼下學院製度在張岱的帶領下有條不紊的進行,各地學院已經有學生上課,帝國同樣需要培養軍官的學府。


  一直以來漢民族選拔武將隻有兩種方式,一種像嶽飛那樣從底層做起,一步步晉升,就算有本事也得被頂頭上司挖掘才能出頭。


  而且這類人沒有背景,試想如果嶽飛在外邊有一群執掌實權的兄弟,趙構動他也得掂量掂量。


  另一種就是靠關係,大明億萬子民有領兵之才的人有很多,不是所有人都能像韓信那樣被挖掘,漢朝開國功臣都是劉邦鄉黨,大明開國功臣也都是朱元璋的鄉黨。


  難道隻有華夏萬裏山河隻有他們身邊有良將麽?

  為了改變這種情況,軍校製的施行也是一定要的,帝國陸軍軍官學院的校舍已經建好多時,出任校長的就是李邦華。


  李邦華,六十上下,江西人氏,早年與父同舉萬曆三十一年鄉試,父子自相鏃礪,父子二人徒步奔赴公車。


  他的名字不如孫承宗、袁可立那麽響亮,但功績卻是絲毫不差的。


  孫承宗坐鎮遼東的四年裏,與天津巡撫李邦華、登萊巡撫袁可立遙相呼應,仨人堪稱東北鐵三角,關門息警,中朝宴然,不以邊事為慮。


  讓遼東地區出現少有的安穩景象,如今孫承宗去明屬荷欄了,袁可立壽終正寢,李邦華也該動動了。


  前端時候李邦華跟一群陸軍軍官仔細研討軍事教導方向,李邦華等人總共研究出四個學說,都適用於為帝國培養人才。


  這四個學說,帝國陸軍軍官學院隻能選用一個,這個決定權交到了朱由檢手裏,看著奏折上闡述的四個學說,朱由檢一時間也陷入了為難。


  這幾個學說都適用於未來戰爭,首先一個是學說是:

  決戰計劃:李邦華本人認為當今天下乃大爭之勢,帝國目前獨立於世界東方,每次動兵都會造成世界局勢的變化。


  所以大明要麽不動,要動就要在作戰前做好詳細的計劃和準備,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這個呼聲也是最高的,符合帝國長久以來的庸和策略,這個呼聲也是最好的,朱由檢抿嘴不語。


  第二個學說是大規模攻擊戰術,提出這個學說的軍官認為帝國有世界最多的人口,而經濟體係薄弱,帝國應該揚長避短,發揚人海戰術,用兵力優勢碾壓對手。


  第三個學說是優勢火力學說,此學說專注於向敵人‘投彈’而不是‘投人’,跟第二個學說剛好是兩個極端,這個學說認為,大明將士是國家公器,每一名士兵都是寶貴的,要盡量避免傷亡,用炮彈給敵人煮一鍋鋼鐵的肉湯。


  第四個學說是閃電戰,帝國對荷欄之戰已經驗證了閃電戰的可能性,但這個學說卻是支持人數最少的。


  閃電戰專注與用速度和機動,切斷和分隔包圍敵人的戰術,乍一聽這個學說還不錯,但李邦華認為速度和機動隻適用於騎兵,而騎兵是帝國的短板。


  帝國騎兵不過十萬,步兵卻過百萬,讓步兵用兩條腿分隔包圍敵人不太現實,步兵背負作戰裝備跑個幾百裏,要是突然遇到敵軍,那就是待宰羔羊。


  朱由檢咬著筆杆分析著四個學說的優劣,每個學說都沒問題,真讓他取舍的話,人海戰術和火力學說最先被他派出,一味追求極端必然導某方麵的短板。


  看後世的美軍就知道了,裝備最優秀,戰艦最多,戰機最先進,不是所有美軍都像電影裏的鐵血硬漢那樣渾身都是塊,看看美軍士兵的大肚腩就知道了。


  人海戰術注定被曆史否定的,未來幾十年用人海戰術還可以,以後武器越來越先進,射速越來越快,再多的人上去都是個死。


  這樣一來就隻有兩個學說擺在朱由檢麵前,怎麽選擇就在他一念之間了,一旦選擇某個學說,未來的帝國軍隊的作戰方向都會偏向這個學說。


  決戰計劃…閃電戰…


  朱由檢實在難以抉擇,過了好一會朱由檢才下定決心,提筆沾了點墨,在李邦華的折子寫下批語:決戰計劃!

  作為後世人朱由檢偏向閃電戰,二戰德國的閃電戰玩的多溜,世界各國是有目共睹的。


  要不是德軍進攻蘇聯遇到了嚴冬,缺少冬衣的德軍冷的連槍栓都拉不開,還要麵對早就低溫習以為常的蘇聯軍隊,二戰咋樣還真就不好說。


  但閃電戰的前提條件是機械化,德國大兵能坐在戰車上閃擊波蘭,眼下的大明士兵隻有自己的兩條腿。


  未來十年乃至二十年帝國軍隊都無法實現機械化,這個時候研究閃電戰,總不能讓帝國士兵坐拖拉機閃擊敵國吧?


  “馬上把這份折子送給李邦華,你親自去。”


  劉若愚接過奏折,“陛下有沒有什麽話讓老奴傳給李大人?”


  “嗯…”朱由檢沉吟片刻:“告訴他,招收學員的事現在就可以落實了,第一批學員麵向全軍招收150人,不以軍銜高低而挑選,哪怕是做飯的廚子隻要他想也可以加入。


  如何考校人選讓他自己想辦法,等第一批學員入學朕會親自出席鼓勵他們。”


  “老奴記著了。”


  劉若愚微微欠身,退出去送折子,做完決定的朱由檢鬆了口氣,決戰計劃雖然缺點同樣明顯,但它卻是未來二十年最適合帝國使用的戰術。


  計劃不如變化,更何況是瞬息萬變的戰場,但大明未來要麵對都是疆域狹小的國家,唯一能在領土上跟大明抗衡一下的沙皇俄國也沒到二戰時那麽強。


  在內外蒙古變成帝國核心領域之前,他還沒有對沙皇俄國動兵的想法。


  做完這一切,朱由檢一個鯉魚打挺從坐軟榻上跳起,“擺駕慈寧宮看嫂子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