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全家保舉
孫承宗目光掃過一個個大臣,最終停在了他看好的官員身上,“臣保舉兵部尚書陳子龍,陳子龍雖不是行伍出身,然其飽讀兵書,入仕後整頓京營兵馬,以可見其之能力,望往下任其為將。”
孫承宗的聲音中透著股真摯,不像是在推脫責任。
朱由檢神情複雜的看著陳子龍,這件事涉及大明未來走向,他可馬虎不得,陳子龍年紀尚輕還不像他有穿越者的超前見識,讓他整頓一下京營還可以。
要是讓他擔此重任,朱由檢實在是放心不下。
正當朱由檢還想再勸的時候,劉愗站出來道:“孫大人您就算老了也當為國分憂才是,陳尚書年紀尚輕、缺乏曆練,連現在的官位都…。”
說到這劉愗適時頓了一下,雖然沒說完但誰都知道他要說什麽,陳子龍這官位都是天子破格提拔的,要論功績,陳子龍還太嫩了。
劉愗幹咳了兩下繼續道:“總之陳尚書尚需曆練,下臣請孫大人莫要再推辭。”
文武百官齊齊拜道:“請孫大人莫要推辭!”
此事事關所有人的身家性命,可不得馬虎,就算天子同意讓陳子龍擔負守衛之責,他們也絕不同意,不光是老一派的朝臣,連朱由檢提拔起來的陳子壯、張同敞也是如此。
就算他們與陳子龍私交很好,但這件事,實在不是陳子龍這個年紀能抗的下來的,就連陳子龍自己看到如此多的朝臣推薦孫承宗,也在心裏也萌生退意了。
就在此時,孫承宗把手一揮,斷然喝道:“老夫願以全家老幼三十七口人的性命保他!”
孫承宗此話一出,朝臣無不震驚,看向陳子龍的眼神也變了,都想看出這個還不到二十的兵部尚書到底有什麽值得六十多歲的孫承宗如此不遺餘力推薦的。
難不成這姓陳的小子是孫承宗在外邊的私生子?
朝堂因為孫承宗這一句話陷入了沉默,所有人的目光又從陳子龍移到了朱由檢身上,孫承宗如此不遺餘力的保舉讓他們也不好在說什麽,索性將決定權交到天子手中。
北京一旦被韃子攻下來,也會是天子身上的汙點,沒準天子再倒黴一點,像以前英宗皇帝似的被韃子擄了去,這種可能性也不是沒有。
在朝臣的注視中,朱由檢背負雙手走到龍椅前,看著金光璀璨的龍椅眼中蘊藏著說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過了半響,突然道:“陳子龍聽令。”
陳子龍心中一動,“臣在!”
“以你兵部尚書之職掌北京及周圍各衛所全部兵力,火器營及兵工廠近些天生產的火炮也全部交給你使用,戰時六部也可聽你調用,另外朕賜你尚方寶劍,見此劍如見朕!”
說罷,朱由檢赫然轉身目光看向一邊的劉若愚,劉若愚會意趕忙差人去拿尚方寶劍,陳子龍臉上一喜,當即拜謝道:“臣定不負陛下信任,決不讓韃子攻下北京!”
“好!”
朱由檢微微的點著頭,“但願你不要讓朕失望,更不要讓孫老愛卿失望,孫老愛卿可是用全家三十七口人的性命保舉的你。”
陳子龍重重的點著頭,轉頭對孫承宗深深一拜,“多謝孫大人。”
孫承宗含笑不語,又聽朱由檢的聲音道:“孫老愛卿也請一起安排防務,為陳尚書指出其不足之處。”
聽到這話孫承宗先是一愣,隨即便明白天子的意思了,要是讓陳子龍自己安排防務,朝臣們還是不會放心,天知道陳子龍這個二十不到的年輕人會把城防弄成什麽樣。
“老臣遵旨。”
這個時候,劉若愚也把尚方寶劍取來了,後殿中存有尚方寶劍,取來也用不了多少時間。
孫承宗雙手將尚方寶劍交到陳子龍手中,尚方寶劍不過幾斤的重量,在陳子龍手裏卻好似有幾十斤一般,接劍的手都在顫抖。
鐺…
陳子龍猛地一抖剛接過來的尚方寶劍掉在地上,見到他如此表現,朝臣們失望的搖頭晃腦,就這個連劍都接不穩的年輕人擔的起守衛北京的重任麽?
重新坐到龍椅上的朱由檢看著年紀輕輕的陳子龍,就算安排了孫承宗做他的副手,還是無法讓自己的心安靜下來。
不光是對陳子龍能力的質疑,還有外在因素,北京城已有多年未曾經曆過戰事,城防疏薄單弱,北京城牆高大堅固但時候守城軍隊跟數量太少。
光是靠北京城裏的軍隊肯定不行,還要盡快調集周圍各府的總兵來援。
朱由檢腦中思緒紛飛,不斷回憶著腦子裏以前看過崇禎史,前世他大多數時間都用來學習物理化學等理科知識上,對文科涉獵很少。
就朝堂上站著陳子龍、陳子壯,在外的曹文詔、周遇吉等人還是從他前世的文科生同桌那兒聽來的。
對於這場後金攻明京畿之戰,他隻記得這場戰爭重點就是皇太極與袁崇煥的對決,而在這個過程中,袁崇煥沒有輸給皇太極,而是輸給了君臣之間的不信任。
但最重要的一點是,史書上記載袁崇煥的軍隊到了北京城下後因為崇禎皇帝的不許,而沒能進城,隻能在城外跟後金軍打野戰。
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對於這場戰鬥中,城裏的崇禎皇帝及各位朝臣做了什麽都記載的非常少。
現在的朱由檢隻能盡人事,聽天命了,畢竟曆史已經發生改變,遼東半島重新成為大明疆域,這場本該發生在明年的戰爭也因為遼東之戰而提前到了今年。
原曆史上後金沒有成功攻下北京,但也不是說明朝勝利了。
雖然後期韃子主動撤回北方,這個結果看似明朝方麵成功的守住國都,還讓後金撤了兵,這應該是一場明朝方麵取得勝利的戰鬥,
事實上並不是,己巳之變中後金可汗皇太極與明朝大將袁崇煥,一方攻一方守,兩個人最終結果卻完全相反,皇太極率兵回了北方,而袁崇煥則是被崇禎皇帝下令壓進了大牢,袁崇煥的入獄,給明朝方麵帶去了一個不小的打擊。
嚴格來說,袁崇煥的死亡比後金攻破北京帶來的影響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