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孫傳庭滴良心大大壞!
何況即便是這些不是困難,但四川已經不是大明朝的了——張獻忠正擱四川肆虐呢。
四川,山西兩條路都不好走!
對於大明朝來說,也隻有把陝西的災民安置到南方比較穩妥了!
因為要是把這些百姓給留在本地,即使是能夠暫時的喂飽了他們,難不成日後每年大明朝都要從天下各地,運糧數百萬石到陝西去?
這根本不可能!
這麽做的花費太大了,崇禎不可能同意,大明朝那捉襟見肘的財政實力,也不可能有餘財做到這一地步!
所以,趁著災荒,把陝西多餘的人品給遷出去,剩下的人口少了,然後熬過了小冰河期後,等到人口再增多的時候,那時候估摸著大明朝都走上了殖民道路了。
完全可以把這些多餘的人口,給移到美洲了,澳洲,或是南亞。
這些都是後話,大明朝的太子朱慈烺現在考慮的正事是如何對付秦王一係——不用對付秦王,前些日子京城接到奏報,秦王朱存機已經薨了!
所以,用不著琢磨著對付秦王了,隻用對付秦王一係就是了!
秦王一係人數還是有些凋零的——他們這一係的人也不知道怎麽回事,可能是做惡太多的緣故,短命不說,絕嗣的也多,除了幾個被朝廷革除的郡王外,剩下的郡王竟然多數絕嗣了,眼下活著的郡王裏麵,隻剩下了一個永壽王朱存棳。
以及前任郡王他的兩個弟弟。
一個是新安王朱存極,一個是建德王朱存木釜(木釜是一個字,奈何水平不夠,打不出來,另外這二位的王號也是編出來的,查不出來)
朱慈烺對付秦王一係的原因也非常簡單——帶來的糧食不夠啊!
五十萬石糧食,換算成斤數,那也就是五千多萬斤而已,按照一人一天的定量,那也吃不了多久!
所以,朱慈烺必須得給自己找到一個新的糧食來源,而這個,毋庸置疑,大明朝的秦王府,最為合適了,畢竟,秦王府掌握了關中數百萬畝的田地。
家裏的屯糧會少了?
而且,按照朱慈烺的想法,如果能夠讓秦王一係的人同意官紳一體納糧的話,那麽,光是這秦王一係,幾百畝地一年下來的能收上來的稅,便有幾十萬石了。
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啊!
朱慈烺這一回來陝西招募災民,也就隻帶了五十萬石的糧食而已!
當朱慈烺一行人走到西安城門口的時候,安遠門外便隻見到,一眾人正在排隊等候著,道路兩側,還有兩排秦軍士卒,手持著長矛,肅立在原地,而本地的官員們。
則是簇擁著三個身穿著王袍的郡王走來。
此三人就是秦王一係的三個郡王,分別是永壽王朱存棳,新安王朱存極,以及建德王朱存木釜,其中新安王朱存極是意氣風發,這個才三十歲的青年郡王,十有八九是要繼承秦王王位了,心情自然好了!
此刻,見朱慈烺走來,是恭恭敬敬的便帶著一眾的官員,郡王們還有秦王一些的奉國中尉之類的世襲宗室,朝朱慈烺行禮道。
“臣等見過太子殿下!”
“免禮!”
朱慈烺笑吟吟的道。
臉上掛著淡淡的笑容,一旁的大臣們還有三個郡王卻不敢輕視隻是個十幾歲少年的朱慈烺——大明朝的國情在那擺著呢,有明三百年裏,從來沒有被廢掉的太子,所以,朱慈烺那是鐵定要當皇帝的人了。
誰特喵的敢得罪?
“殿下,這位是新安王,這位是建德王,這位是永壽王……”
孫傳庭在陝西混了這麽久了,總督三邊軍務,沒少跟這些藩王打交道,此刻正一一的跟朱慈烺介紹道。
而一旁的郡王們看孫傳庭的臉色可都不是太好!
嗯,孫傳庭那可不是一個好人啊!
這是大大滴壞人!
成天沒事就琢磨著清查軍屯田了,或者說是,厘量土地了,沒事還喜歡往秦王府跑上幾趟——不是給秦王送禮啊,是特喵的管秦王借銀子,或者是直接讓秦王,讓他們這些郡王們捐銀子!
說是借,一次也沒還過!
而且,堂堂藩王的,也不好意思要孫傳庭還,再者,孫傳庭也是個老賴,能賴賬的很,即便是他們上奏崇禎,讓孫傳庭還錢,崇禎也不會準奏——這些錢都是用在軍隊上了的,要是還了,十萬秦軍還要不要?
而秦王作為陝西最大的地主,侵占的陝西軍屯田,官田那可不是個小數目啊!
這不是,孫傳庭這麽一查,就從秦王府收回了好幾十萬畝的田地,又把之前的屯田給盡數的從那些個邊將們,軍戶軍官們手上收回來,總共湊齊了一百多萬畝地。
這也是為何孫傳庭能夠編練秦軍的根本原因——一百多萬畝地,一年能打幾百萬石糧食呢,算下來有幾百萬兩銀子,勉強維持十萬大軍開支。
雖然孫傳庭幹的都是為國為民的好事!
可是,這一切在秦王一係眼中,那就是良心大大滴壞了,誰讓孫傳庭動了他們的蛋糕呢?
而且,不隻秦王一係,位於三個郡王身後的陝西本地的士紳們,同樣對孫傳庭不太滿意,因為軍屯田被收回,利益受損的衛所世襲軍官們,亦是如此。
所以,今天這群來歡迎太子朱慈烺的,是心懷著小九九的。
他們要親自的,向太子朱慈烺“揭發舉報”孫傳庭的“樁樁罪狀”。
尤其是新安王朱存極,這貨已經給孫傳庭準備好了一頂大帽子——氣死先王朱存機,他要告訴朱慈烺,就是孫傳庭蠻橫無禮跋扈不堪的強占秦王府田地,把秦景王朱存機被活活氣死的!
不過朱慈烺並不曉得這些,他聽了孫傳庭的介紹,正笑吟吟的朝幾人打著招呼呢。
“幾位王叔,爾等是本宮的長輩,日後勿要多禮了。”
“謝過殿下!”
一眾郡王們紛紛頷首,他們是存字輩的,按照朱元璋製定的輩份來看,是跟朱由檢一個輩份,是朱慈烺的王叔,所以,朱慈烺的尊重,也是意料之中的。
當然了,如果要真的仔細論起來的話。
這群藩王跟朱慈烺的關係,那可就遠了啊——大明朝都傳了多少代了?這親戚早特喵的出了五服了,擱民間早八百年不來往了,也就是皇家在意這些,而實際上,朱慈烺真正算的上的親戚也就是那幾個嘉靖之後分封的藩王……
不過由於明朝的藩王就藩之後,就不能回京城,而皇帝與皇子,一般情況下又不能出京城,所以,這親戚也是名存實亡,隻剩下個名分在……
一群隻剩下個名分,而且還不太識實務的親戚,朱慈烺可也不會太在意,要是他們敢不給麵子嘛。
這個上過戰場,親手砍了好幾個韃子腦殼的少年太子,把他們砍了都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