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大捷
“大捷,大捷啊!”
紫禁城,乾清宮裏響起了崇禎皇帝朱由檢的連連高呼聲。
他麵色潮紅的看著手上的奏折,猛拍著大腿。
無他,此番洪承疇上報的捷報,實在是太大了,光是斬首就高達六千餘!
而且,這是實打實的斬首,而不是虛報。
因為洪承疇已經派人把割下來的六千餘顆腦袋用石灰醃製了後解送回京了!
人頭總不能造假吧?
雖然明軍有殺良冒功的先例。
但是,遼西一帶,壓根就沒剩下幾個平民百姓了,想殺良冒功,也沒的殺啊。
所以,這就是實打實的六千顆斬首。
完全可以稱的上是一場空前的大捷了!
這時候,聞訊趕來的陳新甲,亦是笑眯眯的朝朱由檢賀喜道。
“皇上,此番大捷,我軍傷亡不過一千餘人,可謂是空前絕後之大捷,而此戰,也證明了棱堡可用,而且,洪督師在奏折說了,決定再修上百八十座棱堡,將整個遼西給遮蔽住。”
“如此一來,便可以在遼西屯田,遼西田連纖陌,本就是好田,隻是連年戰亂,所以荒廢了,開墾出來,有數百萬畝之多,在遼西屯田,我國朝又可養雄兵十餘萬,屆時,何愁東虜不平?”
“哈哈哈哈。”
崇禎皇帝少有的發出了一連串的大笑。
隨之,他揮手,麵向王承恩,讓他草擬聖旨。
“傳朕旨意,洪承疇殺敵有功,賜飛魚服一身,再賞金千兩,而前線諸將,亦應加以賞賜……”
說到這,朱由檢眉頭一挑,戶部可沒銀子賞賜啊。
他長歎口氣,有些猶豫,但還是咬著牙道。
“從內帤裏撥出五十萬兩銀子,犒勞一下前線諸軍吧!”
“陛下聖明。”
陳新甲大喜,心裏一塊石頭也落了地。
前線斬首是多,也是場大捷,可是,士卒們殺了這麽多敵,如果朝廷不撥下來銀子賞賜,士兵們怕是要生出怨氣,日後也會不肯力戰,而崇禎皇帝竟然舍得發下五十萬兩銀子的賞錢。
再加上洪承疇拿出來的,足夠讓前線的將士們心滿意足,甘願為大明朝廷征戰了。
“陛下,臣以為,經此一役,錦州之圍可解。”
“哦?”
崇禎皇帝眼睛一亮。
“當真?”
“陛下,您有所不知,韃|子人本就少,死上六七千,已經算的上是傷筋動骨了,而我國朝與東虜之間用兵,每每大捷,後者無不退卻,所以,臣以為,錦州之圍,不日可解。”
陳新甲說道,他說的還是有些道理的。
這時候,但隻聽見陳新甲壓低聲音。
“所以,臣以為,可以暫且與之言和……”
“這……”
崇禎皇帝麵露凝重之色,這事,他確定是跟陳新甲提過一茬,隻是後者告訴他,應該以戰議和,先將滿清擊敗,再行言和,否則的話,後者會以為大明軟弱可欺。
“罷了,不談此事。”
朱由檢搖了搖頭。
他現在可不想言和。
當初之所以生出跟滿清議和的想法,純屬是因為,他感覺兩線作戰,壓力太大,想要來一個“攘夷必先安內”。
打算先搞定了李自成,處理好內部的農民起義,然後將明軍被困在各地,鎮壓農民軍的軍隊抽調回長城防線,繼而與清軍決戰。
可是當下。
咱們的崇禎皇帝,卻已經放棄了這個想法。
因為,擱他眼裏,大明朝,已經用不著議和了!
這幾日,前線打的熱鬧的同時。
朱由檢親自督辦編練的新京營,已經拿到了七千餘條的燧發槍,還有幾十個三斤炮,外加五千副精良的鐵甲。
而三五月後,整個京營,五萬餘人的部隊。
將全部練成這樣的精銳。
正甭提朱由檢還把五千營等京營騎兵,再加上原先的禦馬監騎兵,還有南海子養的禦馬給組織起來,所編練的萬餘精騎了。
而且秦軍那邊,朱由檢已經接到孫傳庭匯報過來的消息。
募兵工作已經大致完成了。
而且咱們的孫傳庭還拿出來了曆史上的拿手好戲——秦軍車營。
十萬大軍,半年後大抵就可以成軍。
再加上左懋第在南都,強行從南都六部裏要來銀子,又靠著自已的麵子(他是江南大族,士林大儒,麵子還是有的)從揚州鹽商那募捐了些銀子,已經重新的在義烏招募義烏兵五萬餘人。
並且,這個從來沒有掌過軍的左懋第還是個死心眼。
他不會練兵。
但他會讀書。
把戚少保的紀效新書給讀了個滾瓜爛熟!
嚴格按照書中所要求的,編練浙軍,而戚家軍的標準,那是什麽標準?
可以說,那是拿到任何時代,都是一等一的天下強軍啊!
左懋第拿著戚繼光練兵的標準來練這群從義烏附近的礦山裏招募來的丁壯。
練出來的,可不是個頂個的精銳?
十五萬即將成軍的浙軍與秦軍,外加那中央六萬餘步騎銃炮精銳禁軍!
咱們的崇禎皇帝,底氣那叫一個足啊!
哪裏還願意議和,給自已這個“大明中興之主”的腦袋上,扣一頂投降派的帽子?
所以,直接的便拒絕了麵前陳新甲的提議。
“戶部那邊,還是缺銀子啊。”
崇禎皇帝將話題茬開。
“朕這內帤,也終究有用完的時候,陳愛卿,你跟朕說說,朕還能怎麽辦啊?”
“呃……”
陳新甲麵色驟變,心道,皇上這不會是讓我捐銀子吧?
可是,可是,他上任兵部尚書才不到一年功夫啊,之前捐的那些武器裝備,已經把這一年來收的賄賂給掏幹淨了,此時,實在拿不出來銀子,他沉吟片刻。
“陛下,若不然,讓朝中大臣募捐好了?”
“嗯,朕有此意。”
崇禎皇帝點點頭。
不過,他真正的目的,卻不是打算募捐,而是打算綁票!
“募捐一事,明日就由你來在朝堂上好了,理由就是前線大捷,朝廷無銀賞賜。”
“是,臣遵旨。”
陳新甲點點頭,這事他熟悉,身為封建帝王,有時候並不是什麽話都可以在朝堂上說的。
所以,帝王們會事先授意臣子們,由大臣們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