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驚豔的開頭,這是殘缺品?!
在全世界的矚目之下,在華夏的緊張期待之中。
蘇明朗聲吟誦的詩句,在漫天光芒中緩緩映照天際之上。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江雪》前兩句現世!
下一刻,天南海北,無數人在輕聲吟誦。
而光是吟誦,眼前就浮現出了一片淒清死寂到了極點的風景。
上一刻,華夏的民眾還在眾誌成城,全國上下如火一般,期待著蘇明的歸來。
此刻吟誦《江雪》前兩句,就感到一陣冰冷孤獨的感觸湧入心頭,人群都為這兩句詩中的畫卷而寂靜。
“好冷清,好死寂啊。”
“這詩真是神了,哪怕我現在處於人群之中,腦子裏浮現出的那副畫麵一下子讓我好像置身無人之處。”
“我周圍的人群全都靜下來的,剛剛還熱情如火,現在我都能感覺到雪花飄飛的冰冷。”
“從未讀過如此淒冷的詩句!
最關鍵的是,隻用了十個字就寫出這種意境,蘇先生是詩神嗎?!”
央視頻道,華夏官方的專家學者也是從這兩句中回過神來。
他們比平常的民眾更能讀出這兩句的妙處。
“這應該就是蘇先生所寫《華夏古詩詞入門》中提到的五言絕句。”
“果然是言簡意賅,盡取古詩精華!”
“這兩句雖然隻有十個字,但是已把冬天到來萬物凋敝的死寂寫到極致了。”
“寫群山之中的死寂,蘇先生沒有正麵描寫樹木是怎麽凋零、空氣是多麽寒冷……
因為那樣是絕對會超出篇幅的,長篇累贅也難以凸顯震撼力。
所以他用了兩種意象來表現淒冷的氛圍。
鳥都不飛了,路上一個人都沒有,連腳印都沒有,可想而知這是多麽的淒冷,又是多麽的寂靜!”
專家們回味半晌,麵上盡顯癡迷,越發感到了蘇明所說的華夏古詩是何等的精妙絕倫。
他們下了斷言道。
“光是這開頭兩句,已經是傳世名句。”
“至少是A級,甚至已經摸到了S級的門檻。”
“寫孤獨淒冷的詩句,能超過這兩句的不多了!”
這下子,華夏的民眾們可謂是喜出望外。
經過專家的科普,他們現在也知道了,華夏古詩往往是在最後兩句發力,將整首詩篇進行升華。
前麵蘇明所作的《過伶仃洋》,前六句也不過是能摸到A級的門檻。
可最後那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瞬間讓整首詩拔高到了載入史冊的程度。
現在這首《江雪》,開篇就如此驚豔。
等後兩句出來,豈不是注定載入史冊?
“蘇先生文采無雙無對!”
“我就知道,再難的關卡也難不住蘇先生的!”
華夏自上而下,總算是將擔憂的情緒掃除了大半,期待著蘇明的後兩句在天空中浮現。
而在讀罷前兩句之後,國外的民眾則都是露出了難以置信的神色。
“Ohmygod!”
“這個華夏詩人,他是詩歌的神嗎?”
“就十個字,這麽簡單,這麽直接,創造的畫麵為什麽能這麽有衝擊力!”
“這開頭兩句,已經勝過我們的國運詩人所作的所有詩歌了。”
“這就是華夏古詩?!”
尤其是櫻花國的民眾。
他們的詩歌本來就是撿了華夏詩歌的一點遺產才發展起來的,不過是華夏古詩的拙劣仿品罷了。
正因如此,對於《江雪》的前兩句,他們才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更懂得這其中的精妙。
“豈可休!”
“雖然不想承認,可是這兩句詩在我們櫻花國是能放入教科書的吧!”
“這就是華夏嗎?那麽龐大的國度,十四億人中誕生的天才,怎麽會這麽強啊!”
“村上大人,這可怎麽辦啊?!”
櫻花國的國運詩人村上,見到這兩句也是冷汗都下來了。
但他還是在櫻花國的電視台上做出了一副看透一切的樣子。
“放心吧。”
“這兩句雖然不錯,可在我看來,反而正要昭告蘇明的失敗呢。”
隨著他的這副言論,世界各國都是為之詫異。
這是什麽理論?
村上繼續道。
“詩歌的道理都是互通的,講究情緒上的收和放,要能夠收放自如。”
“蘇明的前兩句起的這麽高,千山,萬徑,絕,滅……”
“這些詞匯在華夏文字中都是非常極端的詞匯,所以才能描繪出一個極度淒冷的景象。
可蘇明,接下來要用什麽詞去收住這前兩句?
換句話說就是,前兩句已達極致,後兩句該如何收場?
不解決這個,這首詩不過是殘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