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從劉備救援徐州開始> 第83章 漢末貨幣與經濟淺見

第83章 漢末貨幣與經濟淺見

  之前寫曹操兗州之戰,發現當時的糧價,每石糧食高達50萬錢。因為漢朝的平均糧價在1000錢左右,我覺得不太合適就改成了5萬錢。(已改回)

  但是有疑問,史書上應該不會出現這麽大的錯漏,於是抽空研究了一下東漢末年的貨幣和經濟,所得在下麵。


  先說結果,三家沒有一個好東西。


  獻帝初平年間,董卓鑄造小錢,物價暴漲,糧食價格漲到每石數萬至數十萬錢(一二十萬吧)。


  連年戰亂,諸侯互相殘殺,經濟凋敝,曹操與呂布兗州之戰,三國誌上明確記載,當時每石糧食漲到了50萬錢。


  之後繼續戰爭,繼續通貨膨脹,貨幣製度基本崩潰,經濟交易主要以物易物,糧食和布匹是硬通貨。


  劉備入蜀,采用劉巴的建議發行直百錢,進行幣製改革,籌措經費,斂財。改革非常成功,後來漢中之戰、夷陵之戰,乃至諸葛亮六出岐山,都仰賴這次幣製改革的成果。後來諸葛亮治理蜀地,政治清明,經濟運行平穩,直百錢也被一直使用著。蔣琬費禕之後,國勢漸壞,直白錢開始危害蜀中人民。


  孫權發行了大泉貨幣,直五百,直千錢,斂財的手段比之蜀漢有過之無不及。但和蜀漢相比,非常的不切實際,通行了十幾年就因為百姓抵製而取消。


  曹操試圖發行貨幣,不成功,複又以物易物。曹丕、曹睿數次恢複五銖錢,重新鑄造的五銖錢較舊五銖錢偏小,也是斂財的手段之一,同樣導致了通貨膨脹,隻有最後一次堅持下來,沿用到晉朝。因為魏國早在建安元年就實行了屯田製,雖有弊端,但體量大,扛得住。


  經濟和政治的發展一定程度都反映在軍事上了,三者是相輔相成的。蜀國劉備和諸葛亮一段時間最好,所以聲勢很高,多次發動大規模戰役,有勝有敗。


  三國後期,三國的經濟以魏為最,蜀吳次之,所以後來蜀吳被滅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其實改革幣製是符合當時的社會情況的,隻不過由於諸侯割據的原因,沒有辦法統一。


  試想一下,曹魏實行五株錢,蜀漢人拿著直百錢到曹魏購買糧食,虧不虧?曹魏肯定不願意,抵製直百錢。東吳更狠,直千錢簡直是在開玩笑。


  鑄良幣的話,中間的虧沒人願意吃,國家又不全是我的,憑什麽由我來承受?


  所以三家都進行了貨幣改革,卻都不能成功。如果當時有一個統一的中央政府,這一切就都不是問題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