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大概是從十六歲那年開始,我心底萌動了一個夢想,就是將來做一個武俠小說作家。因為那時候,手機電腦沒有像現在這樣普及,閑暇時可供娛樂的東西並不多,除了看電視就是看閑書。電視裏娛樂節目不像現在這樣繁雜,其中播出最多的就是武俠劇;如果看書,那也不像現在這樣網絡小說橫行,自然全是紙質書,看的也還是武俠小說。所以前後左右我都逃不過武俠元素的圍繞,年少時代那個夢想就開始發芽生長,一直到今天。
很多人尤其是那些曾經的同學會問,那你怎麽不寫部武俠小說,反而寫了靈異類茅山題材?其實也是事出有因。大學時代經常會看一些經典的港台電影,無意中被僵屍片鼻祖林正英先生的僵屍電影所吸引,尤其是他在片中所施展的各種茅山道術,以及他的茅山道士扮相,令我難以忘懷。
後來在一個機緣巧合之下,我接觸到了網絡小說平台,那是在2013年中旬,恰好有位同學在一家網絡小說網站做兼職,一番閑聊之後,我便貿然做了一個決定,要把年少時的夢想實現出來,寫一部武俠作品,可得知現在武俠小說並不受歡迎,於是腦子一熱,想以武俠小說的寫法,來寫一部茅山題材的靈異小說。
於是便有了這一部《茅山傳說》。
這部作品從2013年5月31日開始寫,一直寫到今天2018年4月1日,用了近五年的時間,我敢說絕對是天下網絡小說中用時最長的一部,倒不是因為我字斟句酌耗費了時間,而是中間寫寫停停,一直拖延至今。期間遭到各平台包括盜版平台的一些讀者抱怨和唾罵,嫌我寫得太慢,在這裏向大家一並致歉。因為寫作不是我的正職,寫作也給不了我物質生活的需要,所以我一直把她當成了愛好,也一直沒有敷衍和放棄。今天,正是我履行承諾的時候,這本書全書正常完結了。
關於當時寫這本書的一些想法,這裏跟大家說說。其實這本書在寫第一章的時候,我沒有什麽大綱,甚至沒有一個完整的骨架,就是想到了什麽就開始寫,寫到後麵發現很多坑需要一一填平,於是開始統籌框架,準備一個完整的骨架。到了最後發現,所有的故事居然可以圈成一個圓,故事完滿結局了。
很多讀者在群裏問我,吳誌遠是不是我本人?其實真不是,我沒有吳誌遠那等豔遇,但吳誌遠的性格特征等確實多多少少有我本人的影子。還有人問為什麽主角要姓吳,曆史上真有這個人嗎?我覺得現在說出來倒也無妨,因為我大學時初戀女友姓吳,雖然相識近一年,我連她的手都沒碰過,但當時那種感覺一直難以忘懷,所以為了紀念那段純潔的感情,我就讓主角也姓了吳。有點諷刺的是在這本書還在寫的時候,有一天我發現我的好友裏已經沒有了那位姓吳的姑娘,她把我拉黑了。
所以說,人世間的兩情相悅是最幸福的,單相思又是最痛苦的,我覺得可能當初我就是單相思了。
在書中,吳誌遠的感情遭遇是最令人羨慕的,無論是性情孤傲的月影撫仙,還是溫柔高雅的盛晚香,或者是任性可愛的李雪瑩,還有那命薄如紙的菊兒,吳誌遠幾乎處處留情。這個設定也被不少女讀者罵過,其實我想說,這隻是個故事,故事難免就有戲劇性,難免就要圍繞主角去展開,如果故事中全部的女子都唾棄男主角,這樣的故事你們愛看嗎?
故事始終是故事,很多情節千萬不要當真。書中吳誌遠施展的各種茅山道術,月影撫仙、南天鷹、金珠尼等人所練的各種蠱術,都千萬不要去隨意模仿。不可否認,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有茅山道術,有苗疆蠱術,其威力或許不如書中所描繪得那般出神入化,但絕不是平常人可隨意嚐試的。請讀者朋友們不要太過認真,隻作消遣即可。
網絡小說作為一種新興的文學體裁,也應該以宣揚正能量為主。這部書中,吳誌遠就是一個正能量滿滿的人,他心地善良,不忍殺戮,得饒人處且饒人等等,這些都是值得我們現代人去學習的地方。在感情方麵,吳誌遠不忍心拒絕和傷害那些向他吐露心跡的姑娘,這也是一種心善的表現,當然,書中寫的是民國時期,換成現在的大環境,很多人又要罵他花心等等。在我看來,從一而終的感情有很多,的確值得敬佩,但多情且重情並不能定義為花心,下結論還是不要太過武斷,同時也要辯證的去看待這一點。
很多讀者得知這本書要完本了,都問我會不會繼續寫下一本。其實,一部作品二百多萬字,能堅持寫完真的不是一件輕鬆的事,至少我感覺我本人是這樣的。曾經有過熬夜到淩晨的時候,也為了想劇情而絞盡腦汁的時候,這一切都成了過去,現在想想,其實真的挺不容易的。盡管如此,我仍然告訴他們,我會繼續寫下一本,還是那句話,因為這是我的愛好,我喜歡我創造的這個世界,而欣喜的是你們也喜歡這個世界。這就是緣分!
這本書裏爭議最多的人物,我想應該非月影撫仙莫屬了。事實上在我的心中,月影撫仙是女神一樣的存在,她全身沒有一絲缺點,唯一的缺點就是不能生育,這正應了“人無完人”那句話吧。在跟讀者朋友們交流時我也發現,很多人都喜歡月影撫仙這個人物,男生多於女生,由此可見,月影撫仙跟大部分男生心中的女神形象是吻合或者比較吻合的。換言之,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月影撫仙。
這部茅山題材靈異作品就此結局,在有生之年,我一定還會再寫茅山題材的小說,敬請期待。
最後,謹以該作品向林正英先生致敬!
花木帥
2018年4月1日午後於山東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