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你知道怎麽鑒定字畫嗎?
看著沈愈用幹毛筆圈住的地方,範世貴急忙湊了過來,晃著腦袋看了好一會,卻是什麽也看不出來,隻好嘟囔了一句:“我繼續看,你接著說!”
沈愈這時突然一臉鄭重的說道:“在給您解釋之前,我想簡單說一下字畫的鑒定步驟。
“鑒定字畫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首先要看字畫作者的個人風格,這是字畫鑒定的第一要點。
“比如您這畫說是唐寅的,那我鑒定就是要看這畫與唐寅其它真跡像不像,有多像。
“若是覺得此畫的個人風格還能說的過去,那就需要再看時代風格。”
範世貴撓了撓頭:“時代風格?”
“對!打個比喻,一張擁有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明成祖的《曆代帝王像》,那肯定不會是唐宋畫家畫的,隻能是明代或者明代之後畫家所作。”
範世貴聞言滿臉詫異的問:“為什麽不能是唐代或者宋代的?”
沈愈怔了怔,這什麽人啊?這麽簡單的道理也不明白?
不過他也算是職業鑒定師了,什麽人都碰到過,還是耐心的解釋道:“因為唐朝或者宋朝不管是誰都不知道後麵還有個明朝,更不會知道有明成祖朱棣這個人。”
範世貴聽了後嘴角動了動,然後訕訕一笑,沒有說話。
“除了上麵所說的之外,畫家印章、紙絹、題跋、收藏印、著錄、裝潢等也會作為鑒定的輔助依據,這些,我想範老板你應該知道吧?”
“這些我都知道,你說你的,說錯了也沒事。”範世貴一副我全都懂的大氣模樣。
沈愈聽到範世貴如此說,就知道他根本沒有聽進去,“那好,因為誰也沒看到人家是怎麽造假的,我隻能說一下我的推測。
“我的推測是造假者把涼亭這一塊裁剪後,找來年代差不多的古紙揭薄後將殘畫重新裝裱於紙上,這是第一步。
“然後造假之人就會找一些畫風類似的水墨畫來進行拚接,比如這隊行旅以及旁邊的村居,還有這頂端的殿宇樓閣以及上山入寺的這隊人,其實不是一張畫上的。”
範世貴瞅了沈愈一眼問:“你是在哪裏看出來的?”
沈愈道:“唐寅是明四家之一,明代書生多穿直裰,問題首先出在這服飾上!”
“直裰我知道啊,古代僧侶、道士,書生都有穿,就是那種斜領大袖,衣長過膝的袍子。
“我愛看書,直裰在西遊記中出現過很多次,唐僧還送了孫悟空一件舊直裰穿,水滸魯智深出家就是穿的皂布直裰。”
沈愈想說道士與書生穿的直裰與唐長老,魯智深等僧人的並不完全一樣,但這個解釋起來很麻煩,也就沒有詳細說,索性接著範世貴的話茬繼續道:“您知識淵博說的沒錯,您可以用放大鏡看一下,涼亭中憑欄觀水,坐臥休憩的幾位書生與上山入寺之人的衣著款式是不是不一樣?
“上山這群人中大部分是穿的長袍,足蹬厚底靴,頭戴瓜皮帽,這明顯是清代人的服飾,尤其是中間之人素金頂戴,珍禽補服,項掛朝珠,這是清代的七品官服!”
範世貴接過放大鏡看了看,“看不出來啊?反正都是布袍綢緞類的衣服,而且瓜皮帽不是朱元璋發明的嗎?”
沈愈目視對方,好似早就知曉對方會如此說,“那您再看看下方這隊行旅中是不是有戴東坡巾,穿直裰的?”
“明朝的人戴東坡巾沒什麽問題吧?”範世貴明顯不能接受沈愈的這句話,緊接著就提出了疑問。
“戴東坡巾當然沒問題,明朝服飾上承周漢,下取唐宋,紋彩之華麗,用料之多樣,剪裁之精巧,都大大超過了以前的各個朝代,可有一點,這商旅中騎馬之人穿的卻是宋代直裰!”
“直裰還分個宋代明代的?”範世貴的語氣變得有些不耐煩。
沈愈眼中閃過一絲厭惡,他決定直接說出鑒定結果,“這商旅中騎馬之人明顯是一副宋代讀書人的打扮,注意看,他所穿的直裰是不開衩的,更是為直袖。
“而明代的直裰是琵琶袖,兩側開衩,無擺,再加上此人戴東坡巾,所以這一處當是拚的一副宋畫摹本!
“而且仿的原畫我有印象,是南宋四大家之一,至於是劉鬆年還是夏圭的,因為是我少年時看的,現在有些記不清了。”
“中為明畫,下為清初仿宋人摹本,上為清中晚期繪畫作品,三畫合一,拚接成這麽一副所謂的唐寅真跡,這就是我的鑒定結果。”
範世貴聽到這裏頓時毛了,一臉怒容的斥道:“記不清?嗬嗬,我看你是睜著眼胡說八道吧?
“人家明朝的人穿宋朝的衣服怎麽就不行了?他喜歡穿唐朝的又怎樣?大明律中有寫明朝人不能穿戴前朝的衣冠嗎?”
沈愈眉毛一挑露出一絲微不可察的怒氣,但馬上又舒展開來,“範老板你這樣說就沒意思了,我拿錢鑒畫,真就是真,假就是假,真畫說成假畫對我有什麽好處?難道你會把此畫送給我?”
“嗬嗬,你也知道自己是拿錢鑒定?如此一副無汙無損的好畫,哪裏有一點拚接痕跡?
“既然你說畫可以拚接,那我隨便找幾幅畫,你也給我拚一副唐伯虎的畫出來,要是你能,我就認!要是不能?哼哼,俺範世貴可不是隨意欺哄的!”說完,範世貴摸了下自己臉上的傷疤,眸子裏露出一絲狠戾之色。
“耍潑皮啊這是!”
沈愈饒是脾氣夠好也被這範世貴氣的不輕,真想把畫卷起來讓他趕緊滾。
但若是如此,老柳與他自己欺客的名聲也就傳出去了,那對以後的生意不是個好事,古玩生意還是要一個好名聲的。
“不能衝動!絕對不能衝動!”
緩了好一會,沈愈才吐出一口長氣緩緩說道:“範老板,鬥氣的話說起來沒什麽意思,你若能拿來幾副明清古畫,哪怕是殘本,我還真能給你拚一副出來。
“實話實說,古代能工巧匠的裝裱之技真可說是出神入化。
“古畫裝裱修複除了洗,揭,補,全外,還有接筆一說,接筆就是讓一副畫麵缺損的殘畫,憑借接筆之人自身的實力讓其起死回生重新還原到最初的樣子。
“比如一副滄海魚龍圖,真跡上本來有九條鯉魚,但因為各種原因導致畫被撕掉一塊,其中兩條魚連同畫紙沒了。
“這幅畫送去裝裱後,一旦裝裱師父接下這個活,那就得保證給人一副九條鯉魚的魚龍圖。
“畫經過洗畫芯,揭命紙,修補缺損,全色之外,還要有接筆。
“這個接筆需要接筆之人憑借自身的實力再把那兩條消失的鯉魚給畫出來。
“而且要畫的與其它七條魚看不出有任何的不同之處。
“所以能任接筆師父的都是大師級的人物,他們有一套自己的手段。
“夏景林木蔽天,秋景水天一色,
“有路處遊人行,無路處安林木。
“水岸邊有渡船,山斷處畫村居。
“何時老樵負薪,何時漁舟倚岸,何時水淺岸平,何時孤村酒簾,皆有妙筆。
“所以千萬不要小看古人的智慧與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