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歸寧
她也不是沒看出來,這一家人都哄著老太君玩兒呢。娶她進門,那也是為了哄老太君高興,誰閑著沒事,大把的錢往個外人手裏塞?
“母親,我一個小婦人,常年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比不得大哥大嫂他們,大哥在外為官需要錢打點,我這裏用不了幾個錢,母親的好意我心領了,往後什麽好吃的好穿的分一點給我就成了,這銀子就不要了!”
鄭氏忍不住多看了她一眼,想不到她小小年紀,竟能這般通透,早看穿了她的意圖。她今日也是來試探一下,看看她心裏有沒有分寸,若是真貪金愛銀,別想在這家裏立足。
鄭氏又笑了笑,“傻孩子,莫說是你了,就是這府的下人們,這吃穿也都是緊著好的!這些東西你先收下,往後用錢的地方還是有。過年的時候,族中的人都要來給老太君拜年,我也放了話出去,有意將孩子過繼出來的,會主動來跟我講,你到時自己挑一挑,若是一個太孤單了,再選個女孩做伴也行。”
出嫁之前,父親特地跟她說過,挑嗣子這事,刻不容緩,這也是傅家向他們宋家提得頭一條要求。傅芸聽這話的意思,猜測鄭氏肯定早就有了人選,便恭順答道:“母親,我年紀小,也不怎麽會看人,倒不如母親幫我選吧,我定會拿真相心相待。”
鄭氏微微一笑,心底的抵觸漸漸消融了不少。為了哄老太君高興,娶她進門,她最是不願意,但見她是個聰明人,便也放了心,“這事也講究個緣份,到時再看吧!”
傅芸看了案幾上的銀錠子,共六盤,每盤當是五十兩,共是三百兩,這個婆母當真有意思,故意這般大張旗鼓地端著這麽多銀子過來,就是為了做給府裏的人看吧。這樣的大富之家,誰還用得著放這麽多現銀在手裏,不都是使的銀票?
她既然拿來了,斷不可能再帶回去,隻能先收下,再想個辦法還給她就是了。
鄭氏稍坐了會兒,陪著她閑話了幾句,便起身要走。
鄭氏一隻腳才跨出門檻,又想是突然想起了什麽,喚了一聲,“芸娘,我看你帶過來的丫頭不多,這麽大的地方怪冷清的,要不把我這丫頭留兩個給你,你自己挑挑看,喜歡誰就留下吧。”
傅芸當然不能說不要,隻好謝過了鄭氏,從她帶來的六個丫頭裏,隨手指了兩個留下。
她留下的,不是丫頭,是眼線。
送走了鄭氏,傅芸大鬆一口氣。她相信,隻要不動國公府這群人的利益,也不至於叫人容不下她。
一旁的朱媽媽本來還因老太君任性的決定,心底有點不舒坦,這會兒功夫,看她與婆婆周旋,處處小心謹慎,倒也想開了,這二少奶奶也算絕境逢生,必然苦盡甘來,如此聰慧之人,應當是個有福緣的人。
緣份這個東西很奇妙,她當初被賣進國公府為奴,在偏院裏做了十年的粗使丫頭,平日裏主子麵也見不著,哪能想到,後來因為府中走水,她奮力救了世子爺,得了老太君的青眼,做了她的貼身侍婢。
現在到了這丫頭身邊,總比當年做粗使丫頭強百倍。老太君年事已高,過幾年去了,她不也照樣沒個去處?
如此一想,心中也寬鬆了,一切隨緣就是了。
雪窸窸窣窣下了一整夜,地上已積了厚厚一層雪,第二天該是歸寧之日。
廣寧伯府那邊來的是傅嵩,傅芸的庶弟,隻有十二歲,充當起了小大人,像模像樣的去給老太君一眾長輩們磕頭問安。
老太君見早上雪初停,還是吩咐宋淳將她送回娘家。
宋淳身份不便同坐馬車,就自己騎了馬,馬車裏隻坐了姐弟二人,外加朱媽媽。
回了家,鵝毛大雪再次下起來,宋淳擔心積雪太厚,馬車不好走,所有流程也隻是走個過場,簡單吃了頓飯,又匆匆往回走。
不料,宋淳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半路上,因積雪覆蓋路況,馬車的車輪陷進路邊的深坑裏,中間的榫卯斷裂,想要修複,最少需要小半個時辰。
剛好路邊有家客棧,宋淳怕她們呆在馬車裏頭挨凍,就上客棧裏要了兩間房暫時歇腳,待把車修好了,再繼續趕路。
傅芸也隻有聽從他的安排,上了客棧的二樓。
進房間裏,果然要暖和許多。朱媽媽摸了摸她手上的湯婆子,早涼了,便想去找客棧的夥計要點熱水來,重新給她灌一個。
朱媽媽前腳剛走,宋淳在外頭敲門,說是叫客棧的夥計送了個碳盆上來。
她開了門,外麵夥計把碳盆擺進屋裏,眼皮子也不敢抬一下,轉身走了。
宋淳卻沒走,站在門框裏邊,就那麽看著她。
傅芸心頭一凜,作為大伯,看自己的弟妹,這眼神太放肆,很明顯的含著另一層意思,他整個人的神態也與平日儒雅謙遜大相徑庭。
這個人還真是表裏不一,她可不想與他有任何的曖昧,便裝做沒看懂他的眼神,“大哥還有事嗎?沒事我要關門了,太冷了。”
宋淳那日掀蓋頭時便被她的美貌所驚豔,在家裏,他不敢這麽明目張膽地看她,正好有此機會,他豈會錯過。
宋淳笑了笑,聽到樓梯上傳來腳步聲,應該是朱媽媽回來了,便道:“無事!車修好需些時候,還請弟妹耐心候著。”
“我不著急!”傅芸也聽到了朱媽媽回來的聲音,懸著的心也放下了。
宋淳退出房間,正好在門口遇上朱媽媽,她略有些詫異,下意識朝房裏瞧了瞧。
傅芸便道:“朱媽媽,大哥剛送了個碳盆進來,這下屋裏頭暖和了。”
她故意省略了客棧小二,宋淳輕輕笑了笑,看來她心裏都明白,在跟他裝傻。
朱媽媽不疑有它,給宋淳屈膝行了禮,回頭將門關上,把熱的湯婆子遞到傅芸手裏說:“二少奶奶把這個拿著,再把腳放在碳盆邊烤一烤就不冷了。”
耽誤了足有一個多時辰,馬車終於修好,回國公府的時候,正趕在了天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