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你原是我的救贖> 第45章 朝堂援助

第45章 朝堂援助

  “老夫知道各位,想來是對第一次對渠城的戰役就失敗這件事,心有不滿。覺得是時機不對,是對手不對,甚至是領軍的人不對。”


  梁太尉說到這裏的時候,頓了一下,眾人幾乎齊刷刷的看向劉逸雲。


  他們清楚的看見了劉逸雲臉上的表情,不是顯而易見的憤怒和不甘,但也所差無幾。


  可見劉逸雲對這場敗仗也不是全然不在意的。


  “咳咳,”梁太尉又出聲吸引了眾人的注意,“不過老夫想要告訴你們的是,一場戰役的成敗並不是在於個人,而在於全體。誠然將領的指揮能力占了大頭,但也並不是唯一的因素。前幾日鳴金收兵時,大家是什麽心情,老夫都是清楚的。


  不過是一場敗仗,代表不了什麽的。在場的各位也都是戰場上搏殺出來的英才,怎麽到今日突然就沒法接受自己會戰敗的事實了?勝敗乃兵家常事。”


  梁太尉說完,營帳裏就陷入了沉默。


  “太尉大人說得對,這段時日是我們太過自負了。半個月拿下平城卻兵敗渠城一事,無疑給了我們一個警告。”尤副將率先附和道,“乾國雖然陷入內亂,但底子還在,我們不能因為一場順利的戰事而忘記乾國到底是十國之首的地位。”


  有一就有二,緊接著各位副將紛紛出言表示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等等。


  一時間,營帳裏的氣氛融洽的無法插入其他。


  很快,梁太尉就示意眾人退下,隻留下了劉逸雲一人談話。


  “你覺得三日前攻打渠城一事,錯在何處?或是說,你認識到此戰何處不足?倘若再戰一次,你可是能贏?”梁太尉一連發出三問,眼神銳利,盡顯鋒芒。


  劉逸雲顯然是已經反思過,脫口而出就是答案。


  “錯在激進,自負。我不應在未曾調查渠城守將的情況下,貿然發動進攻,此戰得敗,不僅打擊了我軍士氣,更是失去了我國千百大好男兒。”劉逸雲的情緒是憤憤的,回答的卻是平靜,應當是已經接受當下的事實了,“寧周,我與他不共戴天!”


  “好,這才是我大漠兒郎的風範。那就用你的頭腦,拿出你的實力,給營內的將士,給國內的百姓,給天下的民眾看看,讓他們知道,你不是一個虛有其表的武狀元。你是可以帶領士兵取得勝利的優秀的將軍!”


  梁太尉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表情,是那種看著自己國家成長起來的後輩可以為國家做出巨大貢獻的愉悅。


  離國與坎國位於西北內陸,素有大漠南離北坎的說法。


  由北部荒漠隔開,東邊的盡頭處是乾國地界,南部以下為坎國地域。坎國的西部同時也接壤無人翻越的大涪陵雪山。


  而離國地域狹長,最東邊與最西邊由南北向看,包攬了昇峙的地域,西邊位於大涪陵雪山的山腳,東邊則是與乾兌坎交界,形成四足鼎立。


  坎離地處這樣的不利的環境,在十國爭霸中還能排在中間位置,著實不易。


  *

  五月底,姬塵回到了乾國,隻是他沒有繼續北上,而是暫留在了渠城。


  原本渠城因為乾兌離戰事已經準備閉城。


  但曲城主考慮到百姓的生活需要,在同寧周經過深刻商討後決定,每隔三日的寅時到午時打開北城門兩個時辰以供渠城百姓的物品交換,商品流通。


  其實這樣的做法,是需要承擔很大風險的,畢竟不能保證不會有兌離的探子間諜混進來,隻是不得不這樣做。


  北方的糧食終究不多,尤以乾國為甚,最北端的幾座城池遇上極端天氣甚至可以緊閉房門數日不出,就算是平日裏也是銀裝素裹,茫茫一片。


  所幸這次,渠城的境遇有了更好的轉機。


  乾國的朝內雖然因為內亂而吵得不可開交,但好歹沒有失了理智。


  在寧周的折子送達禦書房之後,乾帝力排萬難將這件事放在了早朝征求意見。


  難以想象,這種時候分裂成兩派的乾國朝堂突然放下怨懟,和平的發表了對渠城的防禦工事相關看法。


  少數朝臣以為,寧周此舉算作擅離職守,應當立即治罪,嚴懲不貸,此外派出合適的將領前往渠城以抗外侮。


  多數朝臣以為,寧周此舉情有可原,應當免去寧周之罪,允許寧周暫留渠城援助守城,並派遣兵將十萬並渠城原有的兩萬人以抗兌離的二十萬聯軍。


  更有朝臣遞進稱,十二萬士兵不足以對抗兌離二十萬聯軍,必須再加三萬人。


  而稱十二萬就有足夠的朝臣則是列出幾點予以反駁。


  其一,乾國地處北方,人口不多,再抽三萬人,會削弱都城的防護,為都城帶來極大風險。


  其二,兌離是聯軍,固然稱作聯軍,但事實上兩軍一直分開行動,並未整合。就算是兩軍整合,誰人掛帥,誰人指揮都要經過一番爭議,完全可以趁此發起反攻。


  其三,寧周本人的軍事才能卓越,十四歲入軍營,十八歲獨當一麵,他在乾國已算的是聲名鵲起。


  一時之間,竟無人可以出言相悖。


  片刻後,有人就其三點進行辯駁。


  第一,削弱都城防護是不該,但若是連渠城都未守住,屆時兌離士氣高漲,再多的人都守不住都城。


  第二,兌離既然相繼發動戰爭,必然早已經過商談,分開行動可以是策略,即使準備整合,掛帥領兵之人也當早有決斷,而非如此拖拉。


  第三,正因寧周年少成名,才會使人忘了寧周自駐守浸提後少有戰事經手,也許他早已不是當年驚才絕豔,頭腦靈活的少年將軍。


  而無論兩派人馬如何爭論,使朝堂分裂的兩位宗室王爺居然出奇一致的同意為渠城增兵十萬。


  威壓之下,豈容乾帝有其他想法,隻得頒下聖旨同意此事。


  事畢後,乾國朝堂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爭鬥。


  *

  南地早已入了夏,而北地才將將可以脫下棉衫。


  是以姬塵一路北上,一路增衣。


  當他抵達渠城時,原先在艮北穿的春衫早被換下,穿著的是三月去到艮北時的開春絨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